『壹』 元宇宙游戏毁了多少孩子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我准备来聊聊
元宇宙
最近这个概念很火——
facebook改名Meta迎接元宇宙,抖音的元宇宙up主「柳夜熙」凭借两个视频收获了200万粉丝,甚至罗永浩老师都提到了,自己下一个创业项目将会是元宇宙……
那么问题就来了——
-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
后续它会怎么发展?最终形态是怎样的?
-
为什么说目前元宇宙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
-
为什么我们说它有可能会毁了这个世界?
-
我们有办法避免它对人类的摧毁吗?
-
NFT《》
-
区块链《》
-
智能城市《》
-
计算机视觉《》
-
人工智能《》
这篇文章会回答上面的这些问题,希望可以升级你对世界的认知,辅助你更好地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找到在后续每个阶段最关键的技术与应用。
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这个概念来自科幻小说《雪崩》,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虚拟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头,用户可以连接万物,并且可以做到很多物理世界里无法实现的操作。
在科幻作品里头,元宇宙会更丰富一些: 比如像《头号玩家》里头那样,使用VR眼镜来与其他个体互动——
不过,元宇宙并不会单单停留在「炒作」层面上,它有极强的可拓展性。
未来的元宇宙,可能是像电影《超能查派》或《超验骇客》一样,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意识上传到网络上,到时我们可以脱离肉身完全生活在元宇宙里。
大家听到这么赛博朋克的概念通常会特别兴奋,但我想把大家稍微往现实拉回来一些:
因为再往后推演了几步后我们发现,等发展到第4阶段,元宇宙很可能会让人类固步自封,甚至有可能毁了这个世界。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后续元宇宙的发展推演。
目前看来,我们还处于第一阶段——
阶段 1
虚拟元宇宙 ?
元宇宙其实是在复刻人类在现实世界的感官感受。
最早因为设备的限制 (只有电脑和手机) ,所以我们只能复刻一部分视觉和听觉的体验。
像是我以前详细介绍过的游戏 ,在那个元宇宙里一切皆有可能:玩家可以开银行、炒地皮、开会……这个游戏甚至还成功地预言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感兴趣的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德国华人玩家Chung Anshe在现实生活中是个老师,在游戏中却靠着炒卖地皮赚了上百万美金,其虚拟形象甚至登上了《财富》和《商业周刊》杂志的封面。
图/商业周刊
还有后来流行的Roblox、我的世界、摩尔庄园、动森等等……
就像前面说的,所有角色扮演类游戏都可以说是「元宇宙」的前身。
而这几年,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复刻现实世界的体验——
基于上面提到的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更快地接收、处理、传输、输出感官信息。
我们来重点说一下负责信息输出的VR终端,它们的作用是复刻五感的体验——
目前我们对视觉和听觉的模拟已经相对成熟了。
触觉方面,目前有类似《头号玩家》里头的全身触觉体验套件Teslasuit,可以通过电流刺激来模拟触觉。
图/Teslasuit
嗅觉方面,有个叫OhRoma的产品可以模拟战争中的硝烟味、僵尸扑过来时的腐烂味、女生靠近时的体香 (其实…这个产品是色情网站设计的) 等等。
图/Techcrunch
随着化学和材料学等学科的发展,理论上未来也可以合成相应的气体固体,模拟更多嗅觉体验,甚至味觉。
到时候,我们会进入一个几乎可以复原现实世界一切感官体验的元宇宙。
不过,毕竟一切只是「模拟」,还是很难完美复刻所有感官体验。
这时候,我们会尝试进入「阶段2」。
阶段 2
脑接元宇宙
之前我在科普 的时候就提到过「缸中之脑」实验。
人类的感受其实都是大脑的「骗局」:而既然大脑信号都是电信号,我们完全可以把大脑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读懂的语言,反过来也可以把计算机信号转化为大脑可以感知的电信号。
这样我们靠一段代码,就可以模拟吃饭的感受。
像是马斯克这几年在研究的脑机接口技术,就在努力攻克这些课题。
图/Neuralink
随着技术发展,未来我们或许完全不需要通过VR眼镜等外接设备,也可以直接通过电信号完美复刻现实世界带来的感官体验。
不过呢,还是有问题存在:我们的吃喝拉撒还是得在现实世界完成,人类无法跟现实世界完全脱节。
一种解决方案是类似电影《黑客帝国》的场景:所有人类的肉体被妥善保存,通过营养液维持生命机能——
图/《黑客帝国》剧照
这背后也有「两颗药丸」的伦理问题:「真实」到底重不重要?
Anyway,即使伦理问题解决了,所有人都愿意选择在元宇宙里生活和工作了,仍然有问题无法解决:衰老与死亡。
这时候,人类会尝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元宇宙——
阶段 3
意识元宇宙
随着全脑仿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如果我们可以像《超能查派》或《超验骇客》一样,直接把人类意识上载到服务器上,同时让意识具备自我计算机能,那么我们可以脱离肉身完全活在元宇宙里,彻底地进化为硅基生物。
而且我们的意识还可以无限复制,传到全世界的各个服务器上。
这个哲学上的讨论很多,今天就不展开了。
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WaitButWhy的文章《What Makes You You?》。
Anyway,假设意识本身都是「我」,那么在意识可以备份的前提下,只要不存在全球性灾难事件引发全网断网、数据库全毁这样的极端情形,理论上我们都可以实现「永生」。
不过这时候还是有问题:人们会变得不再快乐。
这一点可能有点违反直觉,我来解释解释——
大家之所以喜欢元宇宙的概念,是因为它能摆脱现实世界的诸多限制。
比如空间限制,我们可以在元宇宙里实现瞬间移动。
我们也可以脱离时间限制,很多动作可以有即时反馈,压根都不需要等待。
如果我们的意识可上述传到元宇宙,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提高计算速度,来改变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就像刘慈欣在长篇处女作《中国2185》里头所描述的,「虚拟人类」在两个小时里度过了600年的演化。
还有就是规律限制——在元宇宙里我们能做到很多违背物理学生物学规律的事情,比如你可以飞可以漂浮,就算被车撞了被剑刺了也不会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图/Mark Zuckerberg via FB
而更重要的,在元宇宙里,理论上你也没有资源限制——
你可以拥有无限多的资源,你可以拥有无数套房、无数辆豪车、无数个名牌包包……
只要计算资源允许,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元宇宙,成为自己宇宙的「神」。
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几乎没有限制,为啥还会「不再快乐」呢?
这是因为,快乐的来源,在于「预期差」。
几乎什么都做得到,要什么就有什么,你就不会有「求之而不得」的感觉。
就算你得到了一切,都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意识被上载还有一个后果:我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变强了,出现「意外」的概率很小。
换句话说,我们的「预期」变得极其准确,这也是导致没有预期差的原因。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会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
阶段 4
孪生元宇宙
为了制造预期差,我们会开始某种程度的自我设限,复刻真实世界中的各种规律:物理学、经济学…创造出一个现实世界的镜像,也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数字孪生」。
最简单的做法是加入随机数。
就像玩游戏抽道具,把把欧皇并不会让人沉迷,有了随机变量自然会有意外,会有预期差。
当然,我们也可以自我设限,让资源不再无限 (不过这也失去了元宇宙的大部分魅力) 。
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我以前科普过的 ,让元宇宙里头的虚拟物品具备稀缺属性。
这么做,本质上就是让资源不再可以随随便便地无限复制,那么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规律也可以在元宇宙里头被复刻。
当然,这些手段其实在更早的阶段就会开始发生,像是NFT在这几年就被热炒过几波。
不过在这个阶段还是有两个致命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甚至有可能让人类不再拥有创造力。
第一个问题是时间资源无法受限。
上载意识后,人类实现了「永生」。
虽然我们会自我设限,让经济规律重现,但我们不大可能会让时间资源被压缩。
毕竟从伦理道德来看,剥夺一个人的剩余时间,相当于主动「杀死」他。
一旦人类拥有近乎无限的生命,他们会做什么?
奈飞《爱死机》第二季的《Pop Squad》 (人口**) 给出了答案——人类将会丧失创新意愿。
剧集里的一个女性角色,她是个歌手,过去20年一直在磨炼某一段独唱。
图/爱死机2
因为她拥有了无限的时间,已经试错了足够多次,「从0到1」甚至「从1到100」都搭好了,所以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从100到101」的层面。
顺带一提,这时候「繁衍后代」也会变得没那么重要,你甚至可以跟NPC (人工智能) 生下后代,但很可能只是为了体验当父母的乐趣。
Anyway,人类创新的步伐确实会因此放缓。
当然你也可以说,虽然是放缓,但还是在进步的;而且时间资源近乎无限,那长远来看,人类还是在发展的。
这时候我们还会面对另一个问题——信息茧房。
人类知识的发展,要有信息的输入才能有智慧的输出。
而在元宇宙里头,信息的输入源会被局限在元宇宙 (外加地球) 本身,这会限制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会形成一个信息茧房。
当然,自我演化本身也可以有输出:因为我们对原始数据的处理会得到新的信息,会产生新的认知与洞见。
但这些都只是人类自身活动而产生的信息。
更可怕的是,一旦算力足够多,每个人都可以在意识里加载所有人类已知的知识,那么每个个体的输入相同、处理机制也相同 (因为处理机制由输入的信息决定) ,这样每个个体的输出也会相同。
这会诞生很多科幻小说里提到的「统一意识体」。
多样性的美将不复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破局呢?
人类在彻底理解了元宇宙与地球之后,还是有拓展知识边界的需求的。
这时候,我们需要打破信息茧房,从地球外部去找输入。
就像我在新加坡的ArtScience Musuem (艺术科学博物馆) 里头看到的这么一句话——
图/狐狸
翻译过来就是「科学是宇宙想告知人类的,而艺术则是人类想告知宇宙的。」
所以过往一直有所谓「飞船派」和「元宇宙派」的争论——
到底人类的未来,是走向外星殖民?还是成为地下运转的服务器?
如果是后者,那么一个流星过来,人类很可能会就此湮灭。
这是包括刘慈欣老师在内的诸多科幻小说家、未来学家所担心的;也是我开头提到的「元宇宙可能会毁掉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
无独有偶,人类登月的第二人Buzz Aldrin也吐槽过:「你承诺过给我们火星殖民,现在我得到的却只有Facebook。」
图/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那么问题就来了——
你到底会选择加入「飞船派」呢?还是「元宇宙派」呢?
最后我想说,这两个派别其实并不矛盾。
这就像是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一样。
像费雪说的,「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或者说,投资其实就是未来的消费。
一样的,「飞船派」是在拓宽信息源,而「元宇宙派」则是在更好地利用和处理现有的信息。
两者并不矛盾,可以两者兼有。
只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钱都花在消费上,还是该拿出一部分来投资。
照例一张图总结一下——
P.S.总有一天,疫情终将过去。疫情前和疫情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后疫情时代又有什么投资机会呢?找天给大家聊聊不晓得你们会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小伙伴点个在看呗。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
?? 风险提示:监管风险。
本文分析师/狐狸
图片与编辑/狐狸
Icon/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创/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过杂。华尔街见闻、36氪、新浪财经、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体专栏作者,著有畅销书《风口上的猪》《无现金时代》。
『贰』 一张最丑自拍,扎克伯格花了160亿!他为何如此大手笔
扎克伯格在网络上晒出自己元宇宙中的自拍,被网友戏称是最丑自拍,他在元宇宙中投资了160亿美元。扎克伯格对于元宇宙投资之所以如此大手笔,是因为在扎克伯格看来,元宇宙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扎克伯格此次在网络上晒自拍虽然受到众多网友吐槽,但也是很好的宣传了一波元宇宙。
元宇宙在推出之际,就备受社会各界期待不少,商业人士都觉得投资元宇宙能够大赚一笔,但是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元宇宙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扎克伯格对于元宇宙仍然充满着信心,愿意花费大量投资金额。相信在资本的推动下,元宇宙终将会被普遍接受。
『叁』 元宇宙传媒公众号兼职是真的吗
最近,“元宇宙”的概念十分流行,有关“元宇宙”的话题也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单。在很多人还没搞清“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有些公司就嗅到了谋求暴利的机会,以“元宇宙”的名义招聘员工。
据《工人日报》报道,在某知名招聘平台,记者输入“元宇宙”进行搜索,发现有260余个相关岗位。这些招聘单位大多是游戏和社交短视频公司,还有电商、教育、影视类公司,其中既有技术类岗位,也有产品、运营、市场等常规岗位。然而,如今并没有关于“元宇宙”的准确定义,很多人也只是头脑一热,就把一些看似有“前景”的领域纳入“元宇宙”的范畴,比如3D建模、虚拟设计,等等。这其中难免有很多水分,并不见得能引领行业的发展。
还有一些公司的岗位明明十分普通,却被刻意赋予“元宇宙”的色彩,让外界误认为公司的发展契合所谓“未来趋势”。对此,曾有求职者吐槽:“岗位描述与常规项目没区别,用的模板都差不多,只是套了‘元宇宙’的外壳。猎头描绘的项目前景极具诱惑,却说不清招我进去到底做什么。”如果招聘双方都稀里糊涂,根本不知道如何界定“元宇宙”的概念,更不知道如何发展“元宇宙”事业,又如何谈得上有效发挥人才的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元宇宙”还是个刚刚兴起的领域,与之相关的市场需求和人才需求,并没有一些炒作者鼓吹得那么大。这是一片看似辽阔的“蓝海”,却也充满着暗礁与急流。从招聘者的角度看,一些公司希望跟上趋势的急切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一切的前提,应该是基于现实,精准规划,理性拥抱科技浪潮,主动寻找商机,而不是盲目跟风,操之过急。
在报道中,有记者发现,一家主营移动通信基站射频产品的公司,在招聘栏中发布了“元宇宙合伙人”“元宇宙人才(海归)”“元宇宙人才(应届生)”3个岗位的信息,收入也相当“诱人”。但实际上,公司的经营范围、岗位的具体任务,跟“元宇宙”关系并不大。在这其中,“元宇宙”更像是吸引眼球的一个噱头,即便招到了所谓的“人才”,也未必就能为公司带来“元宇宙”方面的收益。只是目前“元宇宙”的热潮还在,很多商家沉浸在浮躁的状态里,让这个领域变得鱼龙混杂。
从应聘者的视角看,谨慎判断相关信息、为自己找到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最关键的。如果只是因为“元宇宙”招聘信息很诱人,或者一些公司看似跟“元宇宙”有关,就盲目投入其中,未免太不理性谨慎了。虽然在一些人口中,“元宇宙”是当下的风口,只要跟风就能“收获满满”。但是,如果不加辨别,头脑一热便涌入这一领域,就很容易被人“割韭菜”。
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元宇宙”,以及想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在“元宇宙”的热潮中“分一杯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个新兴领域在刚出现时,很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吸引资本流入,“元宇宙”也不例外。但是,未经过深入了解和调查,就贸然参与其中,绝非明智选择。对此,不论是招聘者还是应聘者,都需要认真思考,谨慎判断。
『肆』 周杰伦正式入局元宇宙,关于元宇宙概念你了解多少
我所认为的元宇宙的概念只不过是一场骗局,甚至可以称之为资本的游戏。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元宇宙注定不可能成为现实,我们也很难见到一个人整天盯着屏幕看。虽然有些人会觉得元宇宙属于技术革新,但元宇宙只不过是很多年轻人躲避现实的工具而已。同时,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元宇宙的要求,所有的很多元宇宙的游戏只不过是小型网页游戏罢了。
一、周杰伦正式入局了元宇宙。
在一系列的名人入局元宇宙之后,周杰伦和林俊杰这样的名人也正式入局了元宇宙,他们在虚拟世界交易了一块土地,交易的金额达到了几百万美元。我们都知道元宇宙本身并不客观存在,所谓的元宇宙更像是一种资本炒作下的跟风的游戏而已。
『伍』 扎克伯格“元宇宙”自拍照被吐槽,为何投入百亿美元效果不尽如人意
有可能是他们的研究人员并不是特别专业,而且存在着一些原因,使得画面表现出来的空间特别有限。
『陆』 元宇宙社交到底怎么玩
方法如下:
软件:联想小新8
电脑:联想wind10
软件:元宇宙1.2
1、在手机上打开游戏,点击开始游戏。
『柒』 扎克伯格“自拍”被群嘲,烧掉百亿美元的元宇宙为何效果不尽如人意呢
扎克伯格晒出自己虚拟形象在元宇宙中的自拍,但是受到网友的集体嘲讽,许多网友认为扎克伯格在元宇宙上面投资了上百亿美元,但是效果却并不是很好,这是因为元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新兴事物,需要一定的磨合时期和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尤其是虚拟技术。
在小编看来,元宇宙作为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刚刚面世,确实是非常让人难以接受,虽然许多人对此都抱有幻想,但是就目前所推出的元宇宙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槽点,所以大众的期望没有被满足才会吐槽连连。
『捌』 每天亏2个亿!从梦想到梦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为何没能度过寒冬
国际经济局势都不太景气。哪怕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大区,也同样面临着裁员的危机。美国硅谷,就是其中之盛。美国的社交平台脸书,其母公司Meta恰逢大规模的裁员,弄得人心惶惶。
发展元宇宙至今,Meta不仅没有正向收益,反而每天亏损近两亿元。元宇宙可以说是该公司陷入颓势的源头,梦中的乌托邦终究只是梦想,不切实际,因此才会难以发展。有一员工就抱怨过,元宇宙正在将他们拖入慢性死亡。
从实际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Meta宣布裁员,大规模的裁员导致近一万人失去工作,没有收益。就如同员工抱怨的那样,即便该公司负责人承认错误,却也无济于事。
梦想在寒冬面前,终归是无能为力。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qukuai/31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