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过“挖矿”得到比特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其相应的解,而要找到其解,并没有固定算法,只能靠计算机随机的哈希碰撞。
一台矿机每秒钟能做多少次哈希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单位写成hash/s。
算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计算能力。目前主流的矿机为14T左右的计算量级,即一台矿机就能每秒做至少1.4*10的13次方次哈希碰撞,我们可以说,这一台14T规格的矿机就有14T的算力。矿工所掌握的所有矿机占比特币全网总算力的百分比是多少,就代表TA在这10分钟竞争中能够获胜的概率就是多少。
举个例子,如果比特币现在全网的算力是100,而某个矿工拥有10的算力,那么TA每次竞争记账成功的概率就是1/1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速率来判断速度快慢,在比特币网络中一个挖矿机每秒钟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单位写成hash/s这就是所谓工作量证明机制POW(Proof Of Work)。
算力(也称哈希率)是比特币网络处理能力的度量单位即为计算机(CPU)计算哈希函数输出的速度,比特币网络必须为了安全目的而进行密集的数学和加密相关操作。例如,当网络达到10Th/s的哈希率时意味着它可以每秒进行10万亿次计算。
早期的比特币区块链采用高度依赖节点算力的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PoW)
机制来保证比特币网络分布式记账的一致性。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竞争币的相继涌现,研究者提出多种不依赖算力而能够达成共识的机制,例如点点币首创的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 共识和比特股创的授权股份证明机制(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 共识机制等。
比特币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是由PoW
共识机制的强大算力所保证的,任何对于区块数据的攻击或篡改都必须重新计算该区块以及其后所有区块的SHA256难题,并且计算速度必须使得伪造链长度超过主链,这种攻击难度导致的成本将远超其收益。据估计,截止到2016年1月,比特币区块链的算力已经达到800
000 000 Gh/s,即每秒进行8*10^18次运算,超过全球Top500 超级计算机的算力总和。
安全性威胁是区块链迄今为止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其中,基于PoW 共识过程的区块链主要面临的是51%
攻击问题,即节点通过掌握全网超过51%的算力就有能力成功篡改和伪造区块链数据。以比特币为例,据统计中国大型矿池的算力已占全网总算力的60%上面这些,理论上这些矿池可以通过合作实施51%攻击,从而实现比特币的双重支付。虽然实际系统中为掌握全网51%
算力所需的成本投入远超成功实施攻击后的收益,但51%攻击的安全性威胁始终存在。基于PoS 共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51%
攻击问题,但同时也引入了区块分叉时的N@S (Nothing at stake)
攻击问题。研究者已经提出通过构造同时依赖高算力和高内存的PoW共识算法来部分解决51% 攻击问题,更为安全和有效的共识机制尚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设计。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qukuai/27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