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稳定不仅以密码学作为原理,更是来自于共识机制,提到共识机制,就一定会想到矿工。而矿工,作为使用专业挖矿设备求解“数学难题”来获取比特币等加密货币。
而矿工使用的挖矿设备即被成为“矿机”,矿机每秒能做的最多哈希碰撞次数,被称为这台矿机的“算力”,单位记作hash/s。
算力单位以“千”作为单位,即H=1次、1000H=1K、1000K=1G、1000G=1T、1000T=1P、1000P=1E。
(以S9机型13.5T为例,13.5T=13500G=0.0135P)
同时,我们经常可以在矿池看到类似MH/s、TH/s的表述,这些表述是指不同矿机针对不同算法币种的算力显示,MH/s是百万次hash每秒、TH/s是万亿次hash每秒。
与算力很相似的还有内存单位,即我们经常说的1G=1024M,很多矿工朋友表示分不清楚。事实上是因为我们习惯将内存单位的GB,简化成G,才会出现与算力单位类似的情况。
内存容量是以Byte(字节)为单位,每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数组成,即“8bit”为进位,1Byte=8bit、1KB=1024Byte、1MB=1024KB、1GB=1024MB。
以比特币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矿机的赚钱原理,比特币系统由用户(用户通过密钥控制钱包)、交易(交易都会被广播到整个比特币网络)和矿工(通过竞争计算生成在每个节点达成共识的区块链,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共权威账簿,包含了比特币网络发生的所有的交易)组成 。
比特币矿工通过解决具有一定工作量的工作量证明机制问题,来管理比特币网络—确认交易并且防止双重支付。由于散列运算是不可逆的,查找到匹配要求的随机调整数非常困难,需要一个可以预计总次数的不断试错过程。这时,工作量证明机制就发挥作用了。当一个节点找到了匹配要求的解,那么它就可以向全网广播自己的结果。其他节点就可以接收这个新解出来的数据块,并检验其是否匹配规则。如果其他节点通过计算散列值发现确实满足要求(比特币要求的运算目标),那么该数据块有效,其他的节点就会接受该数据块。
中本聪把通过消耗CPU的电力和时间来产生比特币,比喻成金矿消耗资源将黄金注入经济。比特币的挖矿与节点软件主要是透过点对点网络、数字签名、交互式证明系统来进行发起零知识证明与验证交易。每一个网络节点向网络进行广播交易,这些广播出来的交易在经过矿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验证后,矿工可使用自己的工作证明结果来表达确认,确认后的交易会被打包到数据块中,数据块会串起来形成连续的数据块链。每一个比特币的节点都会收集所有尚未确认的交易,并将其归集到一个数据块中,矿工节点会附加一个随机调整数,并计算前一个数据块的SHA256散列运算值。挖矿节点不断重复进行尝试,直到它找到的随机调整数使得产生的散列值低于某个特定的目标。
众所周知,选择矿机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算力问题,一般来说,算力越高,挖矿速度越快,收益也越高,矿机的算力高低是由芯片性能决定的,芯片属于精密部件,其算力的升级需要突破技术壁垒,从研发到投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因此,同时期主流矿机的算力大小并不会有太大差异,所以投资者在选择矿机的时候,一定要查看清楚矿机的算力情况。
以上就是矿机算力能达到多少?矿机算力单位如何换算?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矿机算力的资料请关注币大师其它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qukuai/13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