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我国第15个“信用记录关爱日”,此节日旨在拓宽征信知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维权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近年来,征信逐渐成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作用于求职、买房、买车等各个领域,也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注入活力。
《论语》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是精彩人生的通行证。在全面推进征信体系建设的今天,让我们从节日出发,一同读懂关于这封“信”的现实意蕴。
读懂人无“信”不立,守好为人处世之本。从古至今,诚信故事不胜枚举: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曾子杀猪、尾生抱柱……一个人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立得住,能成事”。时代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新的内涵,翻开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二字作为公民道德的基石、社会运行的基础,更是直击人心,引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言而有信,才能拥有小“信”运。我们要完善社会信用等级考评体系,惩戒失信,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褒扬诚信,让诚信者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能享受优惠待遇。充分发挥宣传作用,以榜样的力量传递诚实守信正能量,让诚信融入基因,成为一种习惯。
读懂业无“信”不兴,精通创业守业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既是创业成功的秘诀,又是守业坚实的根本。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些百年老店、老字号企业,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秘诀就在于无论遇到什么风浪挫折,都能够坚守诚信立企的原则。当下,我们的信用体系进一步健全,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炉,到各地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用账本”等基础性工程,到各地纷纷出台惩戒“老赖”、发布企业“红黑榜”等举措,都是以制度力量培养诚信自觉,让人们选择诚信更有底气,对社会信用的前景更有信心。
读懂国无“信”不宁,践行治国理政之要。“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诚信是国家交往的关键。在国际合作和交往中,我国始终信守一个“诚”字,积极践行在国际社会上作出的每项承诺:对非洲的援助、对联合国的承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支援等一一落实。以诚相交,真诚相待,通过践行诺言赢得好感尊重,巩固政治与战略互信。诚信在外交上发挥较大作用,对内作用也不可忽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廉政取信于民,以勤政服务于民,始终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密切鱼水关系,做群众的“贴心人”。用“承诺”“思想”“行动”的一致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和重要特征,是每个社会公民的立身之本。在信用记录关爱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读懂这封“信”,弘扬诚信文化,普及信用知识,让知信守信的社会氛围融入生活中的每一天。(文/姚玉铃图/沈途威)
来源: 南通网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news/2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