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为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状态。中药治疗过程一般指利用其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毒性等药性,纠正机体的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过程。
概念还是很复杂,刀客田简单说—
人体的最佳状态是阴阳平衡,假设阳为正数、阴为负数,阴+阳为零是健康状态。如果一个人生病了,数值上表现为-10,那么此时需要总数值为+10的中药来治疗。同样是前边说的总数值为+10的这堆中药,下一次去治疗一个数值为+100的病人,那病情一定是越吃越重。同一味中药、同一个方子,可能你吃就好使,他吃就要出事了。
所以说,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每个病人、甚至每个病人的不同疾病阶段,用药都有所差异,这是中医药治疗的特点,也是魅力所在。
目前,中医辨证治疗肾脏病已取得确切疗效,但有些中药仍存在“伤肾”的风险,不仅对于肾病患者、对广大健康人群,也应时刻保持警惕。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代谢和排出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毒素等,不恰当的中药应用会对其造成影响。最早在20 世纪80年代国外研究证实了某些中药存在肾毒性。
但是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医法圆通 ·用药弊端说》: “病之当服,附子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告诉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中药毒性。
那么文献中已经证实可产生肾毒性的中草药有120余种,包括矿物药、动物药、植物药等,以下简单介绍临床常见的易致肾毒性的中药(刀客田敲黑板!“易致”是指容易造成肾毒性,并不是绝对的说吃了这个药,就一定损伤肾功能。)
1. 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 : 如马兜铃、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细辛等。
2.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其肾毒性成分为苷类生物碱。过量久服可对肾小管造成严重损伤。
3.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其肾毒性成分为槟榔碱。
4.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其肾毒性成分主要为桂皮醛。过量、长期应用对肾小球损害较大。同时应注意不可与赤石脂同用。
5.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药典提示30 g以上易中毒。中毒成分主要是烯萜类。
6.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有小毒。肾毒性成分为川楝素。药典提示生用6~8 g以上、炒用30g以上易发生中毒现象。
7.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肾毒性成分是益母草素。药典提示应用90 g以上易中毒。
8. 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有小毒。肾毒性成分为水蛭蛋白和水蛭素。药典规定用量1-3 g,90 g以上易中毒。
9. 矿物质类:如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主要成分HgS。致肾损害物质HgS,进入 体内的金属汞70%由肾脏排泄。
10.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肾毒性成分主要为柴胡皂苷和挥发油性成分。药典提示35 g以上易中毒。
11.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肾毒性成分为白头翁素和皂苷类。药典提示50 g以上易中毒,易发生过敏反应。
按:任何事情都应该辨证看待,神农尝百草早已经说明中药具有毒性,但中药正是利用这种偏性来治疗疾病的。《神农百草经》将中药进行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等进行说明,因此读者应注意:
切不可自行用药,须经医生辨证后服用中药。
切不可过分迷信偏方、秘方。
切不可不遵医嘱,久服久用,从而出现蓄积毒性反应。
最后祝您健康。
下期预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我是刀客田,关注我了解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留言,欢迎转发。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8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