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1955年时解放军授衔时的故事。
廖汉生中将
1955年授衔时,有175位军官获得了中将军衔,加上后来补授的两人,一共177人。那么,既然是群体,总得有个排列顺序,这其中的中将排位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按照姓氏笔画来排位,这种排序方法见于很多会议纪要。这么排的话,首位的中将是湖南湘乡人丁秋生,第二位是东北军出身的万毅,第三位是黄埔军校出身的王诤。
万毅中将
第二种是按照职级来排位。诸位知道,1955年时的授衔是以1952年时的军官职级为依据来判定的。那么,这些开国中将中,职级最高的是正兵团级将领徐立清,他担任过解放军第一兵团的政委,是中将中唯一的一位正兵团级军官。
不过,徐立清淡泊名利,而且新中国建立后担任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职务,具体负责授衔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动要求降衔,最后成了唯一一位正兵团级中将,否则以他的资历,本来是可以成为上将的。
战争年代的王尚荣
在徐立清身后,还有22位副兵团级将领,其中包括了刘道生、李天焕、王近山、王必成、谭希林、刘志坚等一系列老红军出身的功勋卓著的将领。其后还有53位准兵团级将领,其中包括了河北人孙毅。另外还有96位正军级将领包括了河北人韩振纪以及3位无军队级别的将领。
徐立清中将
第三种排法则是根据当时的各大军事单位来排序的。当时的军事单位排名是中央军委机关、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总财务部、武装力量监察部其后还是海军、空军、防空军、公安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军事院校、政治院校和后勤院校、高级步兵学校以及高级炮兵学校和军事法院,再往后才是沈阳、北京等军区,再之后才是志愿军和其他机关。
张经武中将
如果依照这个排法的话,那副兵团级的将领廖汉生则排在第一位,1954年时他担任的是国防部副部长,他是当时七个副部长中唯一获得中将军衔的将领。而排在第二位的则是广东梅县籍将领萧向荣,他在1952年起就担任过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和国防部办公厅主任等职务。
在他们之后,是总参谋部的王尚荣(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刘少文(总参谋部第二部部长)、王诤和万毅、苏静。依照这个排位法的话,在这两个部门之后就是训练总监部,担任过的河北人孙毅,就在这其中,当时他担任的是训练总监部外训部副部长。
刘少文中将
第四种排法和第三种有细微区别,还是依据军事单位来排的,最前边的是中央军委,之后是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总干部部。按照这个排位的话,廖汉生和张经武、萧向荣是排前三位的。
丁秋生中将
当然,这个排位法就将一些不好分类的将领和正在朝鲜作战的将领列到了后边。举例来说,授衔时担任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武官的河北高邑人韩振纪就列到了“其他部门”中,而长期在河北工作的江西永新籍将领旷伏兆当时正在朝鲜,所以排位也就比较靠后了。
萧向荣中将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7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