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国军军衔制度源起于清末的新军,北洋六镇时模仿普鲁士军制设立衔级,北洋政府将新军时代军官分为都统、参领、军校三等,各官等又分正副协3级的3等9级的制度,民国后改为将官、校官、尉官3等9级,士官3阶:上、中、下士,士兵3等级: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北洋政府时期军衔:
?国民政府(1935)北伐成功后,又将上将分为特级、一级与二级:
1946年至1949年:
军衔与职务的对应,北洋政府时期比较固定,基本是军队主官一职一衔固定。国民政府以后又增加了军衔和职务,使得层级很多,系统不一。个人中国历史以来军衔与职务的对应,还是北洋时期比较完整,系统简单,不会出现一衔多主官职的情况。
北洋政府时期使用的肩章:
国民政府时期使用的领章军衔:
1946至1949年使用的肩章军衔:
北洋时期军衔与职务对应:
上将巡阅使(总司令)、中将师长(各方总司令)、少将旅长、上校团长、中校团附、少校营长、上尉连长、中位连附、少尉排长
1936年前民国军衔与职务对应:
上将:总司令、军长 中将:师长、路军司令、军长 少将:旅长、纵队司令 上校:团长、支队司令 中校:团附 少校:营长 上尉:连长 中尉:连附 少尉:排长
1936年至1946年国民政府军衔与职务对应:
特级上将:委员长蒋中正 一级上将:参谋总长、军政部长… 二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集团军总司令… 中将:军长、部分师长… 少将:师长、独立旅旅长、城防司令… 上校:团长… 中校:副团长… 少校:营长 上尉:连长 中尉:副连长 少尉:排长
1946年以后国军军衔与职务对应:
特级上将:蒋 一级上将:参谋总长、陆(海、空)军总司令… 二级上将:绥署长官、兵团司令、整编军军长… 中将:整编师师长(军长)… 少将:整编旅旅长(师长)… 上校团长、中校副团长、少校营长、上尉连长、中尉副连长、少尉排长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6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