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白银时代之后,受产业转移、中国产业技术的升级、国家推动重点工业园区建设等因素影响,工业地产被普遍认为是房地产业新的蓝海和热点,更引起众住宅地产大佬纷纷跨行而来。但如此转型,究竟是选对了“蓝海”还是又将重回“红海”?恐怕还得从以下8大“难关”说起!
1价格水分
工业地产最为吸引开发企业的地方是价格低,通常仅为数十万每亩,或者零地价,甚至负地价,更有土地免费,且予以补贴。但往往被要求超过200万/亩,即3000元/平米的投资强度,并解决一定量的就业人口,这就意味着除了厂房的建造,还有对机器设备的投入。且实际操作中,受到行政审批或者相关法律变更等因素影响,预期价格大打折扣。再加上多数情况下会超过土地出让价的市政配套费,工业地产价格水分着实需谨慎提防。
2产业不明
主导产业不明确。且不管是原有主导产业发展遭遇瓶颈,并且长期来看区域面临产业转型的压力;还是各大产业发展较为均衡,从产值、就业、利税等方面没有突出的产业,并且总量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均可致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明显,若再遇上产业扶植政策不明晰,工业地产开发企业则将面临很大风险。
3供大于求
部分开发企业是怀着囤积居奇的目的进入工业地产领域,认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工业用地最终会出现供不应求。但通过对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土地资源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维持农用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从面积角度来看,城市建设区面积占城区面积的比例大多不超过40%,这也意味着潜在土地供应量是非常巨大的,而工业用地对于区域要求不高,受到供应量的影响更大。
4指标滞后
在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城市,工业用地批租面积与商业开发用地面积持平或略低,而处于初期或中期的城市,工业用地批租面积往往是商业开发用地面积的数倍。因此对于非自用的工业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动辄数千亩的意向土地,需要分成5-10年按指标获取。而部分企业在指标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与地方政府协商,先行开发,后补手续。然一旦相关审批出现变数,则前期的投入都将化为乌有。
5热点转移
这是工业地产开发的最大陷阱之一。工业地产区位条件往往较差或可替代性较强,根据众所周知的领导换届问题,在工业地产领域最常见的是,领导上任伊始,将城市开发重点转移至新的区域,这对于由前任领导招商并且已经投资建设的工业地产项目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打击,尤其是已经投入巨资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工业地产项目。
6规划易变
这其中包括了多项规划内容的变动,一、用地性质的变动:如拿地时的核心区位被边缘化;二、交通设施的变动:如曾经的临铁路、高速,或取消或改道;三、公共配套的变动:承诺的供电设施、公共污水处理设施被取消,该部分投资成本由地方政府转移至开发企业。另外,因规划实现的时间滞后导致开发速度、银行贷款成数、销售速度、回款额和回款速度等低于预期,资金链紧绷,一旦进入恶性循环,整个项目就会陷入困境。
7租售缓慢
简单来看,工业地产与一般房地产开发相同,都是通过租赁和销售来实现盈利,不同的是工业地产的租售速度缓慢许多。原因在于工业地产的客户是企业,不能紧靠普通的渠道营销,营销的内容不仅突出价格,更应该强调产业,且不能局限于某一区域,这就对营销人员的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再者,工业地产大多不可分割出售,甚至不可整层出售,只可整栋出售,这对于工业地产的租售更是雪上加霜。
8环评门槛
在工业地产开发过程中,经过多方的长时间努力,终于成功引入一个大型企业,但不曾想到,由于所引入企业存在大气污染或水体污染或粉尘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不被当地政府批准。尤其在最近几年,世界各国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大规模减少碳排放,因为环评因素被否定的项目越来越多,相关环境的评价指标成为了地方政府除了GDP、FDI等以外的重要考核指标。
观点:工业地产的热潮虽然已席卷而来,但是中国制造行业的前景还不容乐观,众多开发企业的一涌而入,势必搅动本已非常敏感的市场,如果将工业地产也当作一种金融产品大规模运作,目前基于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而言,尚不具备条件,各方需要以更为开放的态度面对这一趋势,以更为谨慎的方式化解各类风险。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4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