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是陈凯歌、第五代、乃至整个中国电影史上最优秀的也是最重要的影片之一。它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宣告了一个电影天才的诞生,也不仅是宣告了第五代电影的光荣揭幕,同时也标志了中国电影的一个历史新纪元······
——陈墨:《少年的诗章—对陈凯歌电影的一种解读》
《黄土地》被视为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标志性电影作品,其获得的赞誉极高,它的影视艺术也成了众影评家研究的热点对象,研究成果,众说纷纭。
而我,更多的只是用自己的双眼来感观这部电影带来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融入我个人的思考,来浅析《黄土地》的视听语言艺术。
《黄土地》这部电影取材于柯蓝的《深谷回声》,主要是讲一个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到陕北黄土高原收集民歌时和其他三个主要人物即翠巧一家生活在一起所遇和所发生的故事。
故事中,翠巧一家,贫寒、沉闷、压抑。她妈妈早年亡故,姐姐已出嫁,弟弟憨憨沉默寡言,她爹47岁的年龄,但看上去却像是一个老汉,满脸是不符合年龄的皱褶。
顾青作为一个“革新者”,给陕北黄土高原这个闭塞、落后的地方带去一种清新的空气。他住在翠巧家时,给他们讲延安的新风气——自由婚姻、女子当兵读书识字,强调这世道要“变变”。翠巧在这过程中,渐渐地、悄悄地萌生出走出黄土、向往新生活的念头,并在最后挣脱包办婚姻,勇敢走向“光明”、走向新生活,即使最后结局却令人惋惜遗憾。
当中刻画了黄土地的绵延起伏、沟壑纵横、辽阔苍凉;当地传统婚礼、喜宴;翠巧一家的生活状况和干活的各种场景(包括顾青帮老爹犁地、教憨憨唱歌和翠巧两姐弟送别顾青的场面);一场酣畅淋漓的腰鼓表演;向龙王求雨的悲壮场面以及翠巧撑小船过黄河寻找八路军却被激浪吞噬的场景。
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心情压抑。我一直在想,这部影片想要表达主题的是什么?虽然看片的时候,有被其中场景感染而流泪。但对其主题还是觉得模糊两可。后来想起一句话,具体记不清楚了,大概意思是“把一个叛逆的小孩带到西北粗犷的黄土地上瞧一瞧,他就会被这辽阔苍凉的土地所感动,回来后会变得有责任。”再结合张艺谋在《摄影阐述》中说到的话语——“我们想表现天之广漠、想表现地之深厚······想表现人们从原始的蒙昧中焕发出的力量和呐喊,想表现从贫瘠的黄土地上发出的荡气回肠的歌声;······我们追求的风格是拔地而起的高亢悠远的信天游,是刀斧剁般的沟沟壑壑,是踏蹬而来的春雷般的腰鼓、是静静流淌的叹息的黄河。”
无独有偶,张明所著的《与张艺谋对话》中也有说明,“想表现天之广漠,想表现地之沉厚;想表现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想表现民族精神自强不息。”
通过这些,我想我能大概了解这部片子的意图了。
接着看第二遍时,我生发了这么一个疑问“在翠巧鼓起勇气想要过新生活时,划小船过黄河找八路军这个情景时,最后安排的情节不是翠巧唱着顾青教的“镰刀、斧头、老镢头……”划向光明的未来而是激浪吞噬了她呢?难道用毁灭性的悲剧才能反映这部电影的主旨么?翠巧划向光明的未来,不是更能体现出当时人们思想的觉悟,和表现出共产党是把处于水深火热的老百姓救出来的拯救者吗?
第三遍再看,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安排翠巧被激浪吞噬这一毁灭性的悲剧情节,赚足了观众的同情眼泪,也让我们对这样的结果更为深刻,引起更深的思考。另一方面,如果不安排翠巧失败这一情节,也许后边求雨的场景就没存在的必要了,而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主题就变质了,也就没法体现出黄土地的沉沉文化。
因为影片的故事和摄影构成所要表述的是一个古老民族贫瘠黄土地上寻求生存的文化命题,要塑造的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形象,追溯和审视这一古老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特性之根源和内涵。
在《黄土地》中,情节被淡化了,人物的对白也是如此简练而沉闷。故事在平稳中缓缓诉说,甚至显得有些沉闷枯燥。而影像的表意就成为了本部电影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它的意义远远大于情节的表意。镜头、构图、色彩光影、音乐音响等电影因素都被导演和摄影极大的强化了它们的作用,以刻意追求意象的象征意义和表现意义,赋予《黄土地》深沉的文化内涵。这也充分展现了“用镜头说话”的视听语言的艺术魅力。
塑造“黄土地”这一意象和表现其文化蕴涵和象征时,摄影张艺谋和导演陈凯歌就充分利用了电影的一切表现手段来传达他们的创作意念和他们关于黄土地的深沉思考。
而这一切的表现手段,总而言之就是从电影的“视”与“听”两大艺术手法对黄土地进行意象化和表现电影的主题。下面,我将以我对本片最为深刻、最引起我思考的情节对其进行视听语言分析。
视——
影片开始,出现一系列高原的空镜头,这些镜头大都以固定镜头为主,辅助以摇镜头和移动镜头。渐渐地,在天边出现顾青的身影,身后是灰蒙蒙的天空,他与天地连为一体,成为这个空旷天地中唯一一个行走的生灵。这过程中人物由小变大,其中还运用了叠化淡化效果,人物与纵横沟壑的黄土高原相继淡出或淡入,这一场景,让人充分感受到黄土高原的空旷与粗犷,同时体会到人于天地之渺小,生命之脆弱。这个镜头带有全片一贯的深沉悠远的气氛,也便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
这当中也穿插了黄土地的各种景物空镜头:沟壑纵横的高原、孤零零的小树、鸡肠小路等镜头,这些镜头就呈现出了陕北特有的地貌。而这些镜头大都是远景、全景,如此便能充分体现出意象的空旷、深沉。
特别让人深刻的是在画面构图和色调上。无论在构图或色调上,黄土地,无时无刻都在摄像机的记录之中,成为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因为在这里,“黄土地”不仅是这块土地是世世代代生活的人们生存环境的写实,也是我们民族在漫长历史道路上艰难奋进的形象写意。这样也不难理解片名何为为黄土地》了。
构图上,独具特色。拍摄到的地平线基本上是倾斜的,黄土地占据绝大部分画面,人物被模糊、虚化了。如下面顾青帮忙犁地这组镜头:
这个镜头反复出现,一反映了这块黄土地的贫瘠,加深观众对其印象;二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日复一日的生活状况,这与翠巧担水和憨憨放羊的镜头反复出现的道理是一样的,记录着这块土地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永恒劳苦和缓慢而单调地永远重复的农民生存状态,也寓意着一个古老民族在贫瘠土地上顽强寻找生存的文化命题。
(倾斜的土地上,坡度高的一角光着膀子的老爹下蹲着,形象是那么渺小、呆滞。影片中不缺这样的画面,就因为有这样的画面,才更能体现影片开头所要表现的基调,以及表现出世世代代靠土地生存的古老中国的儿女们的艰辛的生存环境和他们所作出的努力。)
另外,构图上导演甚至有些画面上人物的头已经顶在天空,整个画面构图使人感到压抑,沉闷。如,下面这个画面。之前我还以为是播放器的原因导致人物的头部被遮挡住了,但后来才发现这是摄影和导演有意的处理。天地之间,黄土地还是主要表现的意象。人,还是显得渺小,似乎也暗示着翠巧的不幸命运。就如老爹在跟顾青聊天时,顾青问道“大叔,您说您的女子为啥受苦?”老爹嘴里吐出一个词“命!”
劳逊说的“摄影实际上是一个用光线进行绘画的过程。”《黄土地》这片子运用了桔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反映出了创作者对这块土地的深厚的情感。有时那黄土的色彩温暖、明亮,给人一种暖意,透出母性的慈祥仁爱;但有时那土地又显得冷淡、灰暗,给人一些寒意,透出生活的艰辛,自然给予的吝啬。影片最后有一个顾青回来的画面,淡蓝色的天空,一斜角黄土地,与憨憨逆人流跑向顾青的画面对应,寓意着希望。
(傍晚时刻,憨憨等姐姐回来的场景。人物和羊身上都笼罩着一层淡淡地晕黄金色。很温情的画面特别是,沉默寡言的憨憨喊了一句“姐”!让我动容)
(憨憨送别顾青时的近景,色调也是比较温和的。憨憨远远眺望,呼呼的北风刮着,一滴眼泪流出眼眶,此时无声胜有声)
(翠巧在离别前注视家的背影。昏黄的煤油光,窗户模糊的灯光反射。萦绕的是分离的愁绪,反衬的是翠巧内心的痛苦)
此外,红色也是本片一个值得探讨的色彩。开头出现的嫁娶婚礼,鲜红的轿子、鞋子、大红花、门帘、对联和翠巧鲜红的嫁衣、红铺盖这些本是喜庆的象征,但在本片中却是映照着妇女不幸的命运和束缚新娘自由和命运的枷锁。翠巧出嫁的场面镜头与开头的镜头是相似的,喻示着翠巧并未能摆脱世世代代女性不断重复的被封建礼制和男权操纵的命运。
场面调度。腰鼓舞和求雨这两个场景,壮观而宏大。这都是导演一手导出来的效果,关乎其的艺术表现,我就不做具体分析了。大概说一下它们的作用。腰鼓舞,欢天喜地的场面与上个镜头——翠巧被掀开盖头后表情和动作的惊恐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是反映了翠巧不幸的命运。求雨这场景是悲壮的,在被画面震撼的同时,你会为这些人感到心酸,或许不能怪他们愚昧或固执,生活苦难的逼迫,你更多的是心疼,为他们的艰辛劳苦。
听——
电影中的声乐有极强的表现意义和造型功能,它属于人声,可以参与塑造人物性格,将对白对人物性格的表象升华,用更艺术、更精练和更震撼的方式直接来表达。有时候,它可以代替旁白,直接表达思想并进行评价。重要的配乐有时会作为电影叙事的情节部分出现。在本部电影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影片开头,一小段悲壮中透着凄婉的唢呐声吹响,接着出现以篆书交代故事背景的字幕——八路军战士顾青来到黄土高原上收集民歌。其中,击鼓声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就奠定了故事的感情基调:凄婉、悲壮。
本部影片中,信天游“酸曲”也算最具特色的地方了。大大小小的插曲有九首之多,每首插曲都和剧情紧密结合,成为剧情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开头顾青出现时就从空旷的高原处传来“揽工人儿难···”的信天游,也与开头的基调吻合。
影片中,婚礼礼仪上的酒曲《一样的朋友一样的待》体现的是陕北农民的热情、善良与豪迈,而《都说新人光景好》这首曲给人的却是心灵深处有悲怆之感。这也暗喻了女子被封建礼制和男权控制命运的枷锁。
而影片的主题歌《女儿歌》由翠巧传唱,在她挑水的镜头配合起这首歌曲,暗示了翠巧不幸的命运,“女儿可怜”!同时也表现了翠巧的心事,“不想我的那亲娘再想谁?”
在声画关系上,声音和画面大都数是同步的,直接了当去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事的发展。
比如影片中有两处地方是表现翠巧笑的镜头。一是翠巧粘红纸时的场面,脸上展开的笑容和笑声、说话轻快的声音同步;二是憨憨开口唱歌后,她的笑脸和清脆的银铃般的笑声也是同步的;这两个声画同步的场景,都是一种反衬人物不幸命运的反常手段:以喜衬悲。后来,翠巧出嫁,门框上贴上了写字的对联,与之前画圈的红纸相对比;翠巧一路上踏着愉快的步伐担水回家,脸上满是笑意,但等待着她的是:她即将嫁给一个比她年大的男子的命运。这都给观众很大的视觉感受力,为翠巧的命运深深揪心着,却对结局无可奈何。
本片中,有一个声画分离的关系很是经典。就是翠巧担水回来后打开门,看到媒婆在家中,然后她爹用空洞的语言劝说她下嫁的镜头,画面中,声音是老爹发出的,但对应的画面是翠巧像是面无表情又像是悲愤惊恐神情。这里也反映了翠巧悲苦的命运。
《黄土地》这部影片,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我只是取了冰山一角作了简略分析,其之所以成为经典,我想不仅是从影视角度出发,它的剪辑和拍摄以及配乐上都令人称赞;从影片的内涵而言,它的主题思想、社会意义、人生感悟,都给人深沉的思考。
是的,它感动了我。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46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