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建立之后,没两年,周武王就死了,周公旦成为了周朝的实际统治者。周公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制礼作乐”,制定了宗法制,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中,嫡长子高于其他儿子,而嫡子的地位又远远高于庶子。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比较违反人性的事情?作为男性可能会对不同的妻妾有不同的感情,但是父亲怎么会差别对待自己的孩子呢?儿子多了,可能不好说,但是儿子少的时候,怎么也会严格执行呢?并且,发展到后来,庶子是备受整个社会歧视的,作为孩子的父亲怎么会允许呢?尤其是父亲是位高权重的贵族的时候?
以致于最终发展到,“尔母婢也”成为了一句最恶毒的骂人的话,几千年来一直到现在都没变过。
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斫之!’(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尔母婢也!
《春秋》的第一个故事就是鲁隐公的故事,鲁隐公因为是庶子,也就是“婢养的”的缘故,不能继位,只能代替幼弟摄政,最终被杀!为什么鲁惠公临死前,不立成年的儿子,虽然是庶子的息姑,而立幼子但是是嫡子的公子允?最最关键的是,连鲁隐公自己也坚持觉得应该这么干!为什么会这样?这违反人性啊!也违反常识啊!
考察先秦的婚姻制度,有一条非常奇怪的规矩,叫做“三月庙见始成妇”。这条规矩表面上是说,新婚夫妻成婚三个月之后,新妇才能拜见祖庙,正式成为媳妇。这结婚还有试用期的吗?当然,这条说的实际上是,新婚夫妻,过了三个月才能圆房!圆房之后,媳妇才算得到认可。
我们都知道先秦时期,男女之间性观念是非常开放的,婚前性行为是非常普遍的。伟大的孔夫子就是因为婚前性行为出生的。甚至国家会在每年春三月的时候,在城外的树林里,开辟出一块专门的地方,提供给青年男女。《诗经》中也有相关的诗句: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古代的贵族男子成婚之后,就有接盘的风险啊!而且古代宗法制下,家族的血缘问题是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不容一点含糊的。于是就出现了,新妇三月庙见之礼。为什么是三个月呢?因为怀孕三个月就能被检查出来了。
但是,这一套礼仪是用在娶妻身上的,只有正妻才会这么玩,除之外的姬妾,没有这套规矩。也就是说一个女子成为某个贵族的男性的姬妾的时候,很可能已经怀孕了。甚至是被纳为姬妾之后,这个女人也可能会和其他人发生关系。主人不想管,实际上,应该也是管不住的,太监和宫女还能对食,很多事情怎么可能管得住?
田氏代齐时,田成子广纳美人,同时放开大门允许他的门客,进去与自己的姬妾偷情,最终到田成子时,这些美人为他生了七十多个庶子,于是田氏宗族的势力大盛,后来最终取代姜姓齐国建立田氏齐国。
由此,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古代嫡子和庶子之间地位差距这么大了!因为庶子的父亲根本不能确定这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只能确定和这孩子的妈睡过!现在人家找上门来了,总不能赖账吧!古代又没有亲子鉴定,这事谁能说得清?
至于为什么嫡子地位,则是因为相对来说可以完全确定是亲生的。因为正妻的娘家可以做保证,成婚后,规矩也多,可以放心。
而,中国人又是非常好面子的,不好把这话说的太明白,只好笼统的说成是“庶子”。于是,如果直接说“尔母婢也”,无论真假,实际要表达的意思也就非常恶毒了,没人能够受得了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到了明清时期,对于女性的压迫日重,对于性的管制也非常严厉,嫡庶之分就不像之前那么严重了。尤其是宫廷里皇家,明清皇室基本都不区别嫡子和庶子了。
其实,仔细想来,在古代,一个人能够把庶子和嫡子当成一样的,一视同仁,应该说心也是很大的了……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45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