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恶如仇与疾恶如仇区别(嫉恶如仇与疾恶如仇区别读音)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知识梳理


一、词语(包括熟语)梳理

(一)教材内容

1.《沁园春·长沙》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峥嵘岁月:特殊而不平凡的岁月。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

挥斥方遒:挥斥,(意气)奔放;遒,强劲有力。

2.《诗两首》

彳亍:慢步走,走走停停。

颓圮:倒塌、堕落、败坏。

3.《大堰河——我的保姆》

天伦叙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注意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

忸怩不安: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不安:不安定,不安宁。

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烛之武退秦师》

胜之不武:在绝对优势的竞争条件中获得胜利,此胜利不公平,亦无可取之处。

5.《荆轲刺秦王》

图穷匕见:。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

相或本意露出来了。

切齿拊心:怨恨至牙齿切磨,拍击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6.《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

7.《记念刘和珍君》

桀骜:倔强。

寥落:稀少;冷落,冷清。

黯然神伤:形容因失意、沮丧而伤感。

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回。

8.《小狗包弟》

逆来顺受: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绿草如茵:形容绿草浓密柔软,如铺席垫一般。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涕泗交流: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篇幅等短而有力。

10.《短新闻两篇》

婆娑:盘旋和舞动的样子;枝叶扶疏的样子;眼泪下滴的样子。

11.《包身工》

不假思索:不花时间考虑或思索马上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敏捷。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三差二错:比喻偶然的差错,意外的事故或灾祸。

三差五错:泛言差错,指意外的变故。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扭转乾坤:乾坤,指天地。扭转乾坤比喻将局面整个转变过来。通常是指由逆势转为顺势。

13.“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成语

乐天知命:相信宿命论的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由命运支配,于是安于自己的处境,没有任何忧虑。

嫉恶如仇:也作 “疾恶如仇”。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古道热肠:指待人真挚、热情。

肝肠寸断:形容非常悲痛。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一挥而就:形容人才思敏捷,诗赋文章一动笔就写成: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跑百兽(见于《战国策·楚策一》),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功德无量:原意是称颂一个人的功业甚巨,恩德甚大。现在常用来称道一个人做了有利于人的好事。

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儿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登Dean de La Fontaine ]的寓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

世外桃源: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轻于鸿毛:比大雁的毛还轻,多形容轻微或不足道。

得陇望蜀: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吕:不知足,既平陇,复望岛。”叫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回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来用“得陇塑蜀”比喻贪得无厌。

(二)对接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里约奥运会羽毛球决赛,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又一次败在中国队拍下,黯然神伤的马来西亚球迷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②母亲的猝然离世,让他悲痛不已。长歌当哭,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深情地唱了一首《母亲》,表达对慈母的感恩之情。

③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因为高衙内想把林冲的老婆弄到手,于是林冲吃了冤枉官司,刺配沧州,而对这样的压迫陷害,林冲只是逆来顺受。

④谈起中国当代羽坛,林丹的大名无人不知,这位叱咤风云的羽坛宿将以拼搏进取的精神和骄人的战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⑤他每读中西史书,于兴亡盛衰之感,则涕泗交流,奋斗、求新、求变,改革现状,成为陈天华一生不渝的追求。

⑥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伟壮观的气势吸引了中外宾客。游客一到西安,下车伊始就直奔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饱眼福。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B【解析】②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并非唱歌,属望文生义。④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极大。用在此处有些言过其实。⑥下车伊始:旧时指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用在此处望文生义。①黯然神伤:形容因失意、沮丧而伤感。③逆来顺受: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⑤涕泗交流: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渴望出名是时下不少年轻人普遍的心态,在他们看来,不名一文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而出名则意味着名利双收。

②虽然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已经过去近一个世纪了,但刘和珍、杨德群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至今令人敬佩。

③红薯、南瓜甚至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菜近来成了国人餐桌上的新宠,而曾几何时这些菜肴却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南怀瑾先生的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

⑤纪检工作人员的工作之难不在于案件的错综复杂,而在于如何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应对打招呼者的不情之请。

⑥中央八项规定实行后,各地高档餐饮娱乐行业遭遇寒流,曾经生意红火的店铺,如今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A.③④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②④

【答案】A【解析】①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并非指名声,此处望文生义。②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是贬义词。此处褒贬失当。⑤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此处谦敬失当。③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与句中“近来”相呼应。④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⑥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人很少。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于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上频频获奖,一些家长便不顾孩子的条件,非要让孩子进“奥数班”,数学家张教授不以为然。

②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③在今年以来国际金价跌跌不休的情况下,究竟还有多少中国投资者敢于火中取栗,投资黄金理财产品以期获得收益,这确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④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⑤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⑥在学校举行的高三学生“百日誓师”大会上,几位学习标兵侃侃而谈,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⑥

【答案】C【解析】②一挥而就:形容人才思敏捷,诗赋文章一动笔就写成: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此处用错对象,应为“一蹴而就”。③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此处望文生义。⑤吟风弄月:旧时有的诗人作诗爱用风花雪月做题材,因此称这类题材的写作为吟风弄月。也说吟风咏月。贬义词。此处褒贬失当。①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④扬汤止沸:把锅里烧的沸水百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⑥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首位台球世界冠军丁俊晖,13岁即获亚洲邀请赛季军,被称为“神童”“东方之星”,国内业界难有望其项背者。

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屡试不爽的真理,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这真理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③藏书的多寡与学问的高低并无直接的关联,但大凡渊博的学者总有一定数量的藏书,成语汗牛充栋就是形容藏书之多的。

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贸易额年年增长,两国的经济规模与实力已现鼎足之势。

⑤和谐社会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三六九等各行各业共同实现中国梦。

⑥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这与国内许多富豪漠视慈善事业、细大不捐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A.③④⑥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③

【答案】D【解析】④鼎足之势:形势如同鼎的足,比喻三方对立的形势,而句中仅有两方。⑤三六九等:泛指许多等级,种种差别。不等同于各行各业之意。⑥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兼收并蓄。并非指捐款,此处望文生义。①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于否定语境。②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③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灿鸿”过后,杭州西湖迎来纯净的落日和透明的夜晚,苏堤、白堤,保俶塔、雷峰塔,沐浴在瑰丽的黄昏和迷离的夜色中。“人间天堂”果然________!

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成为________的人民公仆。

③安徽小伙官东此次当选“中国好人”,________。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故救援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无私无畏让出自己的装备,把生还的机会给予受困者。

A.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名不虚传

B.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C.名不虚传 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D.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

【答案】B【解析】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也说名符其实。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老人住院指定女儿24小时陪护,财产却只给儿子,老人的做法引起网友热议,近八成网友认为老人在财产分配上应________,不偏不倚。

②对于伪造出生医学证明这类伪造假证的行为,我们决不能将它与其他一般造假行为________,必须充分认识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对其严惩不贷。

③作家阎连科认为村上春树不能和莫言________,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写作方式、对文学的认识和追求是不一样的。

A.一视同仁 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B.相提并论 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

C.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

D.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

【答案】D【解析】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二、文化知识

(一)教材内容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穀”等等。

太子: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至于金元小说中的“四太子兀术”,是误用,历史上没有此称谓。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竖子:对人的蔑称,犹言小子。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臣:最初指男性奴隶,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

执事:办事的官吏,也指对对方的敬称。

中庶子:战国时掌管诸侯、卿大夫的庶子的教育的官,汉以后为太子属官。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将军: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清朝,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朝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自刎:自割其颈,即自杀。自刎是中国古代武将绝望时最常使用的自杀报国的手段。

宾客:春秋战国时多用称他国使者及贵族的门客、策士;东汉以后用以称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

祖: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

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朝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

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郡县: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幸:宠爱,指封建君主对妻妾等的宠爱。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也叫幸。

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

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

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也是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

关中:函谷关以西地区,今陕西一带。

河南河北: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编年体: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经,按年、月、日来编撰、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国别体: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

五音:古代汉族音律。五声音阶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

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亚父:①尊敬仅次于对待父亲的人。②项羽尊谋士范增为“亚父”。

仲父:①古代称父亲的大弟。②齐桓公尊辅佐其创立霸业的管仲为“仲父”。

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褒拜,即报拜,再拜是也。

(二)对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解说涉及相关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使之互相对应,这便是所谓的“分野”。古人笔下“星分翼轸”就与分野有关。

B.古人讲一年中的四季依次细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C.数九寒冬是汉族民间谚语,意思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进入寒冬,每九天为“一九”,而以“一九”为最冷。

D.商朝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中“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说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

【答案】C【解析】“三九”最冷。

2.下列解说涉及相关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旦暮、晨昏并举的现象。

B.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是立春,古代众多的节日中第一个节日是“元旦”,也就是现在的正月初一。

C.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叫“除夕”。“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

D.“七夕”节,在农历七月七日,相传此日晚间为牛郎织女聚会之时。这晚妇女们在庭院里摆出针线及瓜果酒水向织女“乞巧”,所以又称“织女节”。

【答案】D【解析】“七夕”不是“织女节”,而是“乞巧节”。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声或五音。成语“五音不全”就是对某些唱歌时走音、跑调的人的嘲讽之词。

B.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现在这些州名大多存在,但地域多有改变。

C.汉朝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等四郡,共为四十郡。郡是比县高一级的行政区域名。

D.周朝实行封建制,所谓“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到了汉朝,“国”也存在,是诸侯王的封地,大小相当于“郡”,所以“郡国”并称。

【答案】C【解析】不是汉朝,是秦朝。

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在唐代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山南道、黔中道、浙江道、岭南道。

B.路,是宋代最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

C.省,最早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简称“行省”,后来简称“省”。

D.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设有都督府与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路,宋代府隶属于道。

【答案】D【解析】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

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将相,分掌文武二柄。赵惠文王曾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悉的例子。

B.秦代皇帝之下由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秉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御史大夫掌全国军事。

C.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

D.东汉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

【答案】B【解析】太尉与御史大夫的职权说颠倒了。

二、填空题

1.下面是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从句末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①春秋时已有将军称号。战国有大将军,后来有左右前后将军。秦汉沿置。汉代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霍去病就曾担任过( )。(A.骠骑将军 B.卫将军)

②汉代地位略次于将军的是校尉,各依执掌命名。例如掌骑士的称为( ),掌西域屯兵的称为()。(A.戍己校尉 B.屯骑校尉)

③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县丞协理县政,( )掌管治安。(A.县尉 B.亭长)

④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改称太守。汉代太守的属官有督邮、主簿等。督邮有监察属县官吏的权力。如小说《三国演义》就有( )鞭打督邮的情节。(A.刘备 B.张飞 C.关羽)

【答案】①A ②B、A ③A ④B

2.下面是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从句末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①隋唐时县以上行政单位是州或郡。州的长官是刺史,郡的长官是太守,刺史实际上等于太守。古人把刺史或太守称为( )。(A.使君 B.县令)

②宋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州政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称为“知某州军州事(“军”指地方军队,“州”指民政)”,简称为( )。(A.州君 B.知州)

③宋代没有太守,刺史也是虚衔。欧阳修知时写《醉翁亭记》提到( )太守,写《丰乐亭记》提到刺史,都是沿用前代的旧称。(A.密州 B.滁州)

④唐宋时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官阶品级和所担任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相同。官阶高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字,官阶低于职事官,则加“守”字,官阶低于职事官二品则加( )字。(A.试 B.行)

【答案】①A ②B ③B ④B、A

3.下面是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从句末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①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制度。汉高祖曾下求贤诏,汉文帝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才。茂才就是秀才,是为了避( )的讳。(A.汉武帝 B.汉光武帝)

②魏晋以后,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废。所以晋李密在(《 》)里说:“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A.《陈情表》 B.《述理论》)

③唐朝参加进士科考试及第后,考生称考官为座主、恩门,考生对座主则自称为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 )。(A.同年 B.同庚)

④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 )。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A.曲江会 B.曲江宴)

【答案】①B ②A ③A ④A

4.下面是对古代文化常识有关内容的解说,从句末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①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会举行一次,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于乡试第二年春在礼部举行,考中者称为贡生;殿试是由( )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进士。(A.皇帝 B.宰相)

②清代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称为( ),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员,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状元之后是榜眼、探花。(A.乡员 B.解元)

③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也就是( )。(A.母系氏族社会 B.父系氏族社会)

④随着子孙繁衍,同姓的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 ),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A.名 B.氏)

【答案】①A ②B ③A ④B

5.下面是对古代文化常识有关内容的解说,从句末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①周代贵族有姓氏,一般贫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 )的,姓是用来( )的,二者的作用不同。(A.“明贵贱” B.“别婚姻”)

②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有齐、楚、宋、越。齐国的开国之君是( )。(A.姜太公 B.周公旦)

③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如传说中的孟姜女就应该理解为( )。(A.孟家的大闺女 B.姜家的大闺女)

④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有意义相同的如( );有意义相反的如。(A.韩愈 B.屈原)

【答案】①A、B ②A ③B ④B、A

三、古文阅读

[通假字]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_________

【答案】已,同 “矣”, 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

【答案】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

【答案】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

【答案】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5.今日往而不反者____________

【答案】反,通“返”,返回。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__________

【答案】振,通“震”,震慑。

7.卒起不意____________

【答案】 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

8.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

【答案】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9.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____

【答案】要,通“邀”,邀请。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

【答案】倍,通“背”,背叛。

1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

【答案】 蚤,通“早”,早早。

12.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_____

【答案】郤,通“隙”,隔阂,嫌怨。

[实 词]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杂少量虚词例句供辨析)

1.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__________

②何辞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推辞。②告辞。

2.敢

①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不敢与忤视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冒昧地,客气的说法。②有勇气做,敢于。

3.封

①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

②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

③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成为边境。②疆界。③分封。

4.图

①唯君图之________________

②图穷而匕首见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考虑。②地图。

5.说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

②范增说项羽曰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通“悦”,高兴。②shuì,劝说。

6.兵

①秦兵旦暮渡易水____________

②不得持尺兵________________

③不及召下兵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军队。②兵器,武器。③士兵,武士。

7.诚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_____________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_________

【答案】①如果,果真。②的确,确实。

8.顾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_____________

②荆轲顾笑武阳_______________

③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②回头。③顾忌,考虑。

9.发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______________

②发尽上指冠________________

③轲既取图奉之,发图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出发。②头发。③打开。

10.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________________

②轲自知事不就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登上。②成功。

11.使

①使使以闻大王_______________

②使毕使于前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前“使”,派遣;后“使”,使者。②前“使”,让;后“使”,使命。

12.度

①卒起不意,尽失其度______________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__

【答案】①dù,常态,气度。②duó,估计。

13.故

①故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___

②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________________

③鲰生说我……故听之_____________

④君安与项伯有故_____________

【答案】①特意。②缘故。③所以。④旧交。

14.穷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_____________

②图穷而匕首见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走投无路。②穷尽,完结。

15.引

①秦王惊,自引而起____________

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指身子向上起。②举起。

16.举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___________

②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举起。②尽。

17.谢

①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__________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

③哙拜谢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谢罪。②道歉。③感谢。

18.军

①沛公军霸上________________

②为击破沛公军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驻军。②军队。

19.胜

①刑人如恐不胜_______________

②沛公不胜杯杓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尽。②经得起,承受得住。

20.如

①固不如也________________

②沛公起如厕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及,比得上。②往,到。

[虚 词]

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杂少量实词例句供辨析)

1.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_______________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__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语气词,表陈述。②疑问代词,何。③疑问代词,哪里。

2.与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

②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介词,和,跟。②动词,结交,亲附。

3.其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____

③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_

④吾其还也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代词,指代“那件事”。②代词,指代“行李”。③代词,自己的。④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4.之

①公从之________________

②是寡人之过也______________

③行李之往来________________

④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

⑤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②助词,相当于“的”。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⑤动词,到。

5.而

①今急而求子________________

②夜缒而出________________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___

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________________

⑤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________________

⑥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__________

⑦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__________

⑧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_____________

⑨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________

【答案】①连词,表顺承,才。②连词,表方式或状态,不译。③连词,表转折,却。④连词,表并列,可不译。⑤连词,表递进,并且。⑥连词,表因果,因而。⑦连词,表转折,却。⑧连词,表方式或状态,就,或不译。⑨连词,表方式或状态,不译。

6.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_

②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___

③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_____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拿,用。③连词,表目的,来。④介词,把。

7.为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_________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_______________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_____________

④为之奈何________________

⑤乃为装遣荆轲______________

⑥乃令秦武阳为副_____________

⑦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__________

⑧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__________

【答案】①动词,做。②动词,给予。③介词,表被动,被。④介词,对。⑤动词,准备。⑥动词,担任。⑦介词,为了。⑧动词,发出。

8.且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________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_______________

③臣死且不避________________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_____

【答案】①连词,表并列,又,并且。②连词,表递进,况且。③连词,表让步,尚且。④副词,将要。

[古今异义]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敢以烦执事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那人,指秦穆公。今:对别人的妻子的尊称。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眼泪。今:鼻涕。

6.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①年纪大、辈分高的人;②年高有德的人。

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可以用它来…… 今:表可能、能够、许可。

8.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礼品。今:货币。

9.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 古:跑。今:步行。

10.诸郎中执兵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宫廷的侍卫。今:指中医。

11.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今: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或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12.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指山东省。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指意外的变故。今: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极。

1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黄河以北地区。今:河北省。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河南省。

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

1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今: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词类活用]

1.指出下列句子中使动用法的词语并作解释。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

【答案】亡:使……灭亡。

②阙秦以利晋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利:使……得利。

③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封:使……成为疆界。

④使使以闻大王_______________

【答案】④闻:使……听到。

⑤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_____________

【答案】 ⑤止:使……停止,阻止。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____________

【答案】 ⑥活:使……活,救活。

⑦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_____________

【答案】 ⑦从:使……跟从,率领。

⑧拔剑撞而破之_______________

【答案】⑧破:使……破,打破。

2.指出下列句子中意动用法的词语并作解释。

①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鄙:把……当做边邑。

②太子迟之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迟:认为……迟。

③群臣怪之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怪:认为……奇怪。

3.指出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作解释。

①夜缒而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夜:在夜里。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

【答案】 ②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东:在东边。

④进兵北略地_______________

【答案】④北:向北。

⑤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⑤日夜:每日每夜。

⑥函封之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⑥函:用木匣。

⑦发尽上指冠_______________

【答案】⑦上:向上。

⑧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⑧兄:像对待兄长那样。

⑨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⑨翼: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4.指出下列句子中名词作动词的词语并作解释。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沛公军霸上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军:驻扎。

②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盟:结盟,订立同盟。

③樊於期乃前曰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前:上前。

④皆白衣冠以送之_____________

【答案】④衣冠:穿衣,戴帽。

⑤乃朝服,设九宾______________

【答案】⑤朝服:穿上朝服。

⑥沛公欲王关中_______________

【答案】⑥王:做王,称王。

⑦亡去不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⑦义:恪守信义。

⑧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

【答案】⑧前:走上前。

⑨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____

【答案】⑨目:使眼色。

⑩刑人如恐不胜_______________

【答案】⑩刑:处罚,用刑。

?籍吏民,封府库______________

【答案】?籍:登记。

?道芷阳间行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道:取道。

5.指出下面句子中动词作名词的词语并作解释。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_____________

【答案】赐:恩惠。

6.指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词作名词的词语并作解释。

①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远:远地。

②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乏困:缺少的东西。

③其人居远未来_____________

【答案】③远:远方。

④此其志不在小_____________

【答案】④小:小的方面。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_____________

【答案】⑤故:老交情。

[文言句式]

1.请将下列文言句子按句式特点分类。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⑤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燕王拜送于庭

⑨群臣侍殿上者

⑩妇女无所幸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若属皆且为所虏

?客何为者

?此亡秦之续耳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判断句:______________

被动句: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____________

定语后置:____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________

【答案】①⑤⑥???? / ④⑩?? ③???? / ⑦⑨ / ②⑧

2.按正常语序调整下列倒装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_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_______________

③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__________

④给贡职如郡县_______________

⑤贪于财货________________

⑥具告以事________________

⑦长于臣________________

⑧得复见将军于此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其于晋无礼 ②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③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④如郡县给贡职 ⑤于财货贪 ⑥以事具告 ⑦于臣长 ⑧得于此复见将军

3.补充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②夜缒而出,见秦伯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

③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郑)敢以(之)烦执事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

【答案】④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⑤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__________

【答案】⑤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⑥取之百金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⑥取之(以)百金

⑦人不敢与忤视______________

【答案】⑦人不敢与(之)忤视

⑧荆轲有所待,欲与俱______________

【答案】⑧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去)

⑨为击破沛公军_______________

【答案】⑨为(我)击破沛公军

[对接训练Ⅰ]

1.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同。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D.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答案】B(陪:增加。)

2.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夺取。

B.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侍:侍奉。

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购买。

【答案】D(购:重金征求。)

3.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戮:杀戮。

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匣子,用匣子。

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

D.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立:站着。

【答案】D(立:立马。)

4.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金币。

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并、列。

C.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前:上前。

D.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之闻、让……听到。

【答案】A(币:礼品。)

5.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责怪。

B.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假借:宽容。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D.至易水,既祖,取道 祖:临行祭路神。

【答案】A(怪:感到奇怪。)

6.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飨:犒劳。

B.素善留侯张良 素:曾经。

C.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D.距关,无内诸侯 内:接纳。

【答案】B(素:一向。)

7.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损害。

C.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D.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恶。

【答案】D(厌:通“餍”,满足。)

8.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B.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因:于是。

C.沛公起如厕 如:往。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度:估计、考虑。

【答案】B(因:趁机、顺势。)

9.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目:递眼色。

B.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翅膀一样。

C.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之活、救活

D.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中间。

【答案】D(间:抄小路。)

10.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见秦伯 缒:用绳子系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见识短浅。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希望。

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军。

【答案】B(鄙:边邑,这里作动词,当作边邑。)

11.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抓。

B.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发:打开。

C.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幸:君主对妻妾的宠爱。

【答案】A(提:投掷。)

12.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不如因善遇之 遇:对待。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随。

C.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旧,老交情。

D.张良是时从沛公 从:跟随。

【答案】B(从:带领,使……跟随。)

13.对下面加点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胜:胜利。

C.图穷而匕首见 见:显露出来。

D.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股:大腿。

【答案】B(胜:尽。)

14.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唯君图之

B.子犯请击之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因人之力而敝之

【答案】C(之:助词,取消独立性。其他三项为代词。)

15.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以其无礼于晋

C.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D.因击沛公于坐

【答案】D(于:介词,在。其他三项为介词“对”“对于”。)

16.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B.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C.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答案】C(以:介词,把、拿。其他三项,连词,“用来、来”。)

17.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良乃入,具告沛公

C.乃令张良留谢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D(乃:副词,竟然。其他三项为副词,“于是、就”。)

18.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拔剑切而啖之

B.今行而无信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D.又前而为歌曰

【答案】B(而:转折连词,但是。其他三项表顺承连词,可不译。)

19.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此其志不在小

C.虏赵王,尽收其地

D.吾其还也

【答案】D(其:连词,表选择,带有商量请求语气,还是。其他三项,人称代词,他的。)

20.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君为我呼入

【答案】A(为:介词,被。其他三项,介词,替、给。)

[断 句]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答案】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参考译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有别于人的著作。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就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难道会后悔吗?然而,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对接训练Ⅱ]

给下列文言语段断句。

1.阅读下面的课外语段并准确断句。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传信幼而俊迈聪明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①容止颓然有过人者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

(节选自《北史·庾信传》)

【注】①十围:这里当以两手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为一围。

【答案】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传/信幼而俊迈/聪明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

【参考译文】庾信字子山,南阳郡新野县人。祖名易,父名肩吾,他们的传记都载在《南史》。庾信从小超群出众,聪明机敏。他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庾信身高八尺,腰带十围,容仪举止,庄重恭顺,有人所不及之处。他的父亲庾肩吾在梁朝官为太子中庶子,负责掌管文书。

2.阅读下面的课外语段并准确断句。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答案】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参考译文】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司空裴寂说:“近来有臣下上书奏告国事,分条一一列举的很多,我总是把这些奏章贴在屋内的墙壁上,进出的时候观看反省。我所以孜孜不倦的原因,是为了彻底了解臣下的心愿。每当考虑到国家大事的时候,我有时候到三更时候才睡觉。我也希望您们用心国事不知疲倦,以此来与我的忧国之情相符合。”

3.阅读下面的课外语段并准确断句。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

(节选自《唐文粹》)

【答案】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

【参考译文】建中四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抵达项城县。大概将要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县令李侃,不知做什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令,叛贼来犯,应当守卫。力量不足够,为此而死,这是你的职守。您如果逃跑,那么谁来守城?”

4.阅读下面的课外语段并准确断句。

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节选自《封氏闻见记》)

【答案】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参考译文】茶采得早的叫做茶,采得晚的叫作茗。《本草》说:“茶能止渴,使人不想睡觉。”南方人喜欢喝茶,北方人原来并不多喝茶。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位称降魔师的和尚大力提倡禅宗,坐禅时必须不打瞌睡,又不吃晚饭,于是允许和尚们喝茶。

5.阅读下面的课外语段并准确断句。

郭令①曾将出见修宅者谓曰好筑此墙勿令不牢筑者释锤而对曰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郭令闻之怆然动容遂入奏其事因固请老

(节选自《因话录》)

【注】①〔郭令〕指郭子仪,其曾任中书令,故称。

【答案】郭令曾将出/见修宅者/谓曰/好筑此墙/勿令不牢/筑者释锤而对曰/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郭令闻之/怆然动容/遂入奏其事/因固请老/

【参考译文】郭子仪曾要出门,看见修建住宅的工匠,说:“好好地夯这墙,不要让它不牢固。”夯墙的工匠放下锤子,回答说:“几十年来,京城达官贵人家的墙都是我夯的。只看见改换主人,墙却都还在。”郭子仪听了,脸上的表情都惨然变了,于是,他上朝报告了这件事,就此坚决请求退休。

[句子翻译]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晋国,哪里有知足的时候啊?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便)又想扩张它(晋国)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太子和那些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行。

4.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5.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来和意外变故。

7.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对接训练Ⅲ]

翻译下面课外的文言句子或语段

1.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

(节选自《元史·虞集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虞集,字伯生。虞集的父亲虞汲,娶妻杨氏。虞集三岁时就已知读书,乙亥年,虞汲携全家去岭外,战乱之中没有书籍可带,杨氏口授文章,虞集听一遍就能诵记。

2.王叔文者,越州山阴人也。以棋待诏,粗知书,好言理道。德宗令直东宫。太子尝与侍读论政道,因言宫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见上,当极言之。”

(节选自《旧唐书·王叔文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叔文是越州山阴县人。因棋艺任翰林院待诏,略知诗书,喜欢谈论治国方略。唐德宗命他侍奉太子。太子曾和侍读们议论政事,谈到宫市的弊端,太子说:“我见皇上时,将尽力陈述这看法。”

3.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

(节选自袁枚《游武夷山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是学古文的人,用文章谈论山水:武夷山就像文章没有直笔,所以曲折;没有平笔,所以陡峭;没有重笔,所以新奇;没有散笔,所以紧凑。

4.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

(节选自《宋史·赵概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赵概秉性和平,与人没有怨仇。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始终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照顾他的家人非常周到。

5.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荆公守惠之明年,岁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田畴龟坼,郡之人戚曰:“不有播,其曷有获?”一月不雨谓之干,再月不雨谓之亢,一时不雨谓之槁,槁则无岁,无岁是无民也。太守荆公容有蹙曰:“天于民务殖之也,非天弃民,太守其不勤民,实弃守也!”

(节选自韩日缵《甘霖亭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甘霖亭是为纪念前太守荆公求雨而建的。荆公任惠州太守的第二年,是壬戌年,从夏季的五月到秋季的七月没有下雨,田地都龟裂了,郡里的人悲伤地说:“没有播种,哪里会有收获?”一个月不下雨称作“干旱”,两个月不下雨称作“亢旱”,三个月不下雨称作“枯槁”,枯槁就会没有年成,没有年成老百姓就没办法生活。太守荆公眉头紧锁说:“上天是愿意让百姓生活繁衍的,不是上天抛弃了老百姓,应该是太守不勤政爱民,实际上是上天抛弃太守啊!”

[对接训练Ⅳ]整体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 执 中 传

陈执中字昭誉,以父恕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帝属疾,春秋高,大臣莫敢言建储者,执中进《演要》三篇,以蚤定天下根本为说。翌日,帝以他疏示辅臣,皆赞曰“善”。帝指其袖中曰:“又有善于此者。”出之,乃《演要》也。因召对便殿,劳问久之,擢右正言。逾月,遂立皇太子。

曹利用婿卢士伦除福建运使,惮远不行,利用为请,乃改京东。执中尝劾奏之,利用挟私忿,出执中知汉阳军。

与夏竦同知永兴军,议边事多异同,诏令互出巡边,乃屯泾州,令诸部曰:“寇籍吾水草,钞边图利,不除,且复至。”命悉焚之。表解兵柄,以为兵尚神密,千里禀命,非所以制胜,宜属四路各保疆圉。朝议善之,就知陕州,复徙青州。于是请城傅海诸州,朝廷重兴役,有诏不许。执中不奉诏,卒城之。

明年,沂卒王伦叛,趣淮南,执中遣巡检傅永吉追至采石矶,捕杀之。召拜参知政事。谏官孙甫、蔡襄极论不可,帝遣使驰赐敕告。久之,拜集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河决商胡,走大名,程琳欲为堤,不果成而去。执中乘年丰调丁夫增筑二百里,以障横溃。以吏部尚书复拜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每朝退,闭中书东便门,以防漏泄。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权势所引者,皆奏罢之,内外为之肃然。

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及议谥,礼官韩维请谥曰荣灵。后改谥恭襄,诏谥曰恭。帝篆其墓碑曰“褒忠之碑”。

(节选自《宋史·陈执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

B.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

C.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

D.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

【答案】C【解析】A.“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是完整句读不可断散。B.“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是同位语,不需断开。D.“为御史所言遂”“遂”字不在句读之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高,即年事已高的委婉说法。皇帝年事已高,来日不多,自然要考虑确立接班人的问题。

B.出执中知汉阳军,“出”,官员离开京城外放任职,离开了权力的中心,自然有贬谪的意思。

C.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D.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以及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等事务的大臣。

【答案】C【解析】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属于礼部职内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执中因父任而步入仕途,因为在劝君王立太子的事上直言敢谏,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并升任了官职。

B.曹利用女婿卢士伦被贬官为福建运使,因担心路途遥远不愿意就任,曹利用向朝廷请求将女婿改任了京官。

C.陈执中与夏竦一起执掌永兴军,议论边事意见多不相合,朝廷只好诏令他们各自为政巡视边境,陈执中于是就屯驻泾州。

D.陈执中为官清廉,官员不敢因私事而请托他帮忙,各地拜访或送礼的人也不曾登门,只有郭承祐多次登门拜访,因此受到御史的弹劾。

【答案】B【解析】贬官一说于文无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请城傅海诸州,朝廷重兴役,有诏不许。执中不奉诏,卒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决商胡,走大名,程琳欲为堤,不果成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于是请求近(在)海各州诸城,朝廷对于征调民工服劳役很慎重,有诏令不准许。执中没有奉行诏命,终于筑成城池。(2)黄河在商胡决口,洪水流向大名(府),程琳打算修筑堤防,最终没有修成就离开了。

【参考译文】

陈执中字昭誉,因父亲陈恕的功绩,为秘书省正字,多次迁升担任卫尉寺丞、梧州知州。真宗患病,年岁已高,大臣没人敢说立太子,执中进献《演要》三篇,以早早决定天下根本为论点。第二天,真宗把其他奏疏出示给辅佐大臣,都称赞说“好”。真宗指着衣袖中说:“还有比这更好的。”取出《演要》。因而召执中在便殿应对,真宗垂问了很长时间,提升他为右正言。过了一个月,立皇太子。

曹利用的女婿卢士伦被任命为福建转运使,害怕路途遥远不去赴任,曹利用替他请求,于是改任京东转运使。执中曾弹劾他,曹利用怀私人怨恨,外调执中出京城担任汉阳军知军。

与夏竦一起统领永兴军,议论边事意见多不相同,诏令他们互出巡边,执中屯驻泾州,命令各部说:“敌人凭借我们的水草,抄掠边地图谋利益,不除掉,又会再来。”命令把水草全部焚烧。上表请求解除兵权,认为兵贵神秘,千里禀承命令,不是用来制胜的办法,应嘱托四路各自保卫边疆。朝廷赞同他的意见。就地任陕州知州,再移任青州知州。于是请求近海各州筑城,朝廷对于新兴起工役很慎重,有诏令不准许。执中没有奉行诏命,终于筑成城池。

第二年,沂州士兵王伦反叛,奔向淮南,执中派巡检傅永吉追到采石矶,捕杀王伦。召授参知政事。谏官孙甫、蔡襄极力论述不可以,皇帝派使者疾驰赐予敕告。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授集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黄河在商胡决口,洪水流向大名(府),程琳打算修筑堤防,最终没有成功而离去。执中趁年丰调征民夫增筑二百里,以障蔽横溢溃决的河水。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又被授予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每次退朝,关闭中书东便门,以防止泄露。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凡因权势所引荐的,执中都奏请罢免,朝廷内外为之肃然。

执中在中书省八年,人们不敢以私事求他,四方问候赠送不到门庭,只有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几次到他家,被御史上奏,于是诏命中书省、枢密院从今以后不是聚厅议政不要接见宾客。等到讨论谥号,礼官韩维请谥号叫荣灵,后改谥号为恭襄,诏命谥号叫恭,皇帝用篆书书写他的墓碑叫“褒忠之碑”。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氏 叔 琮 传

氏叔琮,尉氏人也。唐中和末,应募为骑军,初隶于庞师古为伍长。叔琮壮勇沈毅,胆力过人。太祖讨巢、蔡于陈、许间,叔琮奋击,首出诸校,太祖壮之,自行伍间擢为后院马军都将。时东伐徐、郓,多历年所,叔琮身当矢石,奋不顾命,观者许焉。累迁为指挥使,寻奏授宿州刺史、检校右仆射。太祖伐襄阳,叔琮失利,降为阳翟镇遏使;寻又捍御晋军于洹水有功,迁曹州刺史。

天复元年春,领大军攻拔泽、潞,叔琮遂引兵北掠太原。师还,除晋州节度使。明年,太祖屯军于岐下,晋军潜袭绛州,前军不利。晋军恃胜攻临汾,叔琮严设备御,乃于军中选壮士二人,深目虬须,貌如沙陀者,令就襄陵县牧马于道间,蕃寇见之不疑,二人因杂其行间,俄而伺隙各擒一人而来。晋军大惊,且疑有伏兵,遂退据蒲县。时太祖遣朱友宁将兵数万赴应,悉委叔琮节制。既至,诸将皆欲休军,叔琮曰若然则贼必遁矣遁则何功焉因夜出潜师截其归路遇晋军游骑数百尽杀之遂攻其垒拔之,斩获万余众,夺马三百匹。太祖闻之,喜谓左右曰:“杀蕃贼,破太原,非氏老不可!”叔琮乃长驱收汾州,与晋人转战,直抵并垒。军回,以其功奏加检校司空。自后累年,晋军不敢侵轶。

叔琮养士爱民,甚有能政。及昭宗东迁,征为右龙虎统军,以卫洛阳。天祐元年八月,与朱友恭同受太祖密旨,弑昭宗于大内。既而责以军政不理,贬白州司户。寻赐自尽。叔琮将死,呼曰:“卖我性命,欲塞天下之谤,其如神理何!”乾化二年,诏许归葬。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叔琮曰/若然/则贼必遁矣/遁则何功焉/因夜出/潜师截其归路/遇晋军游骑/数百/尽杀之/遂攻其垒/拔之/

B.叔琮曰/若/然则贼必遁矣/遁则何功焉/因夜出/潜师截其归路/遇晋军游骑数百/尽杀之/遂攻其垒/拔之/

C.叔琮曰/若然/则贼必遁矣/遁则何功焉/因夜出/潜师截其归路/遇晋军游骑数百/尽杀之/遂攻其垒/拔之/

D.叔琮曰/若然/则贼必遁矣/遁则何功焉/因夜出/潜师截其归/路遇晋军游骑数百/尽杀之/遂攻其垒/拔之/

【答案】C【解析】A.“遇晋军游骑数百”不可断。B.“若然”,即“如此”之意,中间无停顿。D.“潜师截其归路”中“归路”不可拆开。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行,“伍长”,即五人之长。故“行伍”常指军队或士卒。叔琮“自行伍间擢为后院马军都将”,可谓破格提拔。

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刺史则是州郡一级的行政长官,其职权与节度使平级。

C.“蕃”通“番”。周代称九州之外为夷服、镇服、蕃服。后用以“蕃”泛指域外或外族。李克用为沙陀族,为突厥的一部。所以,朱温称攻杀李克用部卒为“杀蕃贼”。

D.封建时代臣杀君、子杀父母,称为弑。如弑君、弑父等。这是为纲纪、人伦所不齿的滔天大罪。从“弑昭宗于大内”的表述,可见作者的贬斥态度。

【答案】B【解析】刺史职权远小于节度使。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叔琮是一介武将,只懂得攻城略地,缺乏政治头脑,他主政一方时既没有好的施政措施,也没有好的政声。

B.朱温所在的梁政权与李克用所在的晋政权势如水火,而氏叔琮在抵御晋军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C.作为心腹,氏叔琮也积极参与了朱温篡夺李唐皇权的阴谋,亲自实施了杀害唐昭宗的行动,成为改朝换代的牺牲品。

D.氏叔琮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既能进攻又善防守,从低级军官一步步做起,最后因战功升至检校司空的高位。

【答案】A【解析】从“叔琮养士爱民,甚有能政”看,其人绝非一介武将,而是懂得尊重人才爱惜百姓的,也有政绩。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伐襄阳,叔琮失利,降为阳翟镇遏使;寻又捍御晋军于洹水有功,迁曹州刺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叔琮将死,呼曰:“卖我性命,欲塞天下之谤,其如神理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太祖攻打襄阳时,氏叔琮作战失利,被降职为阳翟镇遏使,不久又因在洹水抵御李克用的晋军有功,升迁为曹州刺史。(2)氏叔琮临死时,高呼道:“靠出卖我性命,来堵塞天下人的议论,哪里还有什么天理!”

【参考译文】

氏叔琮是尉氏人。唐朝中和末年,氏叔琮应募为骑兵,最初效力于庞师古麾下担任伍长。叔琮雄壮勇敢沉着刚毅、胆识气力超过一般人。梁太祖曾经在陈州和许州之间讨伐黄巢和蔡结,氏叔琮奋力出击,作战勇猛,战功超出一般诸校,太祖对他非常称赏,从行伍间把他提升为后院马军都将。当时,太祖在东面讨伐徐州、郓州,转战多年,氏叔琮作战时身档箭石,奋不顾身,看到的人都赞许他。因军功逐渐升迁为指挥使,不久,又被上报朝廷授官为许州刺史和检校右仆射。太祖攻打襄阳时,氏叔琮作战失利,被降为阳翟镇遏使,不久又因在洹水抵御李克用的晋军有功,升迁为曹州刺史。天复元年春天,率领大军攻打泽州、潞州,氏叔琮引兵向北攻打太原。还师后,授官为晋州节度使。第二年,太祖屯军在岐下,李克用的晋军偷袭绛州,前军失利。晋军乘胜进攻临汾,氏叔琮严密设防。氏叔琮在军队中挑选壮士二人,这两个人深眼窝、胡须蜷曲,相貌像沙陀族人,氏叔琮让他们在襄陵县的道路上牧马。晋军看到他们二人没有怀疑他们的身份,这两个人于是混杂在晋军中间,不一会他们伺机各自擒一个晋军归来。晋军非常吃惊,并且怀疑有伏兵,于是退守蒲县。此时,太祖命令朱友宁率领数万士兵前来救援,救援的军队全部交给氏叔琮调度。援军到达后,诸将都想让军队休整一段时间,叔琮说:“如果这样,那么晋军一定逃掉了,敌军逃掉了我们还有什么功劳!”于是决定趁夜出击,暗地里派部队截断晋军的退路,部队和晋军的数百游骑相遇,全部斩杀了这些游骑;于是攻打晋军营垒,攻陷了,斩获了一万多人,夺得战马三百匹。太祖听说这事,高兴地对左右说:“消灭晋军,攻破太原,非氏叔琮不可!”氏叔琮于是长驱直入,收复了汾州,又与晋军辗转作战,直接抵达并州的营垒。回师后,因他的军功奏加检校司空,自从这次战斗后多年,晋军不敢轻举妄动。

氏叔琮关心士兵爱护百姓,很有治政的才能。等到太祖强迫唐昭宗东迁,调氏叔琮为右龙虎统军,以保卫洛阳。天祐元年八月,氏叔琮与朱友恭同受太祖密旨,在宫中杀死了唐昭宗。太祖为了洗清自己,斥责氏叔琮管理军政不力,将其贬为白州司户。不久,又赐他自尽。氏叔琮临死时,高呼道:“靠出卖我性命,来堵塞天下人的议论,哪里还有天理!”乾化二年,朱全忠下诏允许氏叔琮的尸骨归葬原籍。

四、名句默写

1.《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2.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3.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____?

【答案】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4.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的句子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

【答案】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5.《鸿门宴》中,樊哙批评项羽不认可刘邦功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劳苦而功高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 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

6.《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与“思”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7.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妄自尊大、师心自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答案】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8.《论语·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的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9.《论语》中,论述“乐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论语》中,论述“学”“教”应该有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1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看万山红遍,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②《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们朝气蓬勃、才华横溢、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七律·长征》中,用夸张手法写红军翻越崇山峻岭若等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②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③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12.补写出下列诗文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出师表》中与今天“临危受命”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普天下贫寒之士的祈愿。

③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感慨秦汉宫阙变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3.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①《论语·述而》中表示生活中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③《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③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14.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①《诗经·关睢》中,运用了比兴手法,为后文抒情创造了情意绵绵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经·蒹葭》中,写清晨秋霜中主人公顺流而下追随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答案】①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②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5.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①《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刈麦时的艰苦劳动与紧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鱼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答案】①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②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16.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游山西村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至、乐声不断并表现当地民风淳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17.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①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自己人生理想志趣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堪称文眼,欧阳修以此点出了人、酒与山水的关系,并开启下文。

【答案】①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18.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①《送东阳马生序》中,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个人有道德才不会孤单,才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正如《论语·里仁》篇所讲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胭)脂凝夜紫 ③德不孤 必有邻

19.补写出下列文段中的空缺部分。

①《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马说》中,韩愈说“名马”之所以不能被称作“千里马”,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最集中体现词作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北固山下》写岁月更替形象巧妙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②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事的同时也有抒情,主要运用了直接和间接两种抒情方式。如“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一句,就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B.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作者从细微处着笔,通过对梁任公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博闻强识、幽默、睿智的学者形象,使我们对学者梁启超先生多了份了解,多了份崇敬之情。

C.梁任公讲到戏剧《桃花扇》的内容,“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是因为痛恨帝王昏庸无能,致使百姓陷入战争苦难而痛心疾首。

D.文章开头交代“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但在字里行间,作者也暗示了梁任公先生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

【答案】C【解析】“梁先生被其中的爱国情怀所感动”表述有误。梁先生演讲的时候是20世纪20年代,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这一细节描写表明先生的忧国忧民之情。

2.第八段中梁任公先生两次哭的原因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答案】明确:不一样。第一次哭是因为痛恨帝王昏庸无能,致使百姓陷入战争苦难而痛心疾首。第二次是因为战乱终告结束,百姓总算告别颠沛流离的生活,国家走向稳定的期盼终于实现而哭,这是喜极而泣,突出地反映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3.到清华大学这所名校讲演做报告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没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讲演却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

【答案】首先是因为梁启超讲演非常有特点:①开场白非常独特而有个性。②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洪亮而激亢。③讲演内容,在笔写的讲稿之外,能大段地背诵,而且对所讲的古诗或戏曲非常投入。④他的表情,酣畅淋漓,变化之至。其次是因为梁启超这个人非常有特点。①外貌上,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眼神犀利,光芒四射。②讲演时一点也不刻板,而是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这样的讲演怎能不引人入胜、令人难忘呢。(意对即可)

Ⅱ实用类文本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新闻中运用少量的笔墨,对历史进行了回顾,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与纵深感。

B.本文标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别了”一词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借以表达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C.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D.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

【答案】B(“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错误,应为“‘别了’委婉的口气中略带一丝嘲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英国米字旗降下和五星红旗升起的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B.新闻运用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要的时刻,感情真挚深沉,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C.本文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因为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香港作为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

D.这则通讯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的回顾,证明了只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我们才不会被别人欺辱。

E.结尾“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一句,语言庄重典雅,客观地写出英殖民统治结束了,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抒发。

【答案】BE【解析】B.“抒情的笔调”错误。E.“语言庄重典雅”错误,应为“语言平实”。

3.在这则新闻中,对现实场景的描述与对历史的回顾是怎样的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答案】对现实场景的描述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处对历史的回顾都对应着一个现实的场景。比如写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了关于港督府历史的材料;而写到眼前的英国降旗仪式,则联想到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历史的回顾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表达极大地扩展了新闻的容量,使现实的场景增加了历史纵深感,从而更能使人体会到香港回归祖国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六、作文素材梳理

课文

内容素材

精警语录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李时珍立志编写一部详尽的医书,经过30多年终于完成巨著《本草纲目》。《诸葛亮集·诫外甥书》中说道:“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从小就想成为一个桥梁专家,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话题专辑——理想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5.青年应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孙中山

《再别康桥》

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美好,那么康桥就是徐志摩心中的美好所在,虽然也有一丝哀愁,一丝忧伤。康桥,留下了徐志摩太多的回忆和牵挂,不知是康桥属于徐志摩,还是徐志摩属于康桥,外人很难读懂其中的奥秘。正如我们不知是屈原属于汨罗江,还是汩罗江属于屈原一样。不过我们却知道,这份美好一定值得珍惜,值得守护。所以屈原在“举世皆浊我独清”时,“制芰苛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浅唱低吟,信步江边,怅忆平生;陶潜在看透官场污浊时,种豆于南山之下,虽芳草萋萋,豆苗稀少,他却依然乐此不疲。心中的美好,或许是一份想念,或许是一种信念,或许是其他支持自己前行的力量。让我们都守护自己心中那份美好,唯其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阳光,才会一路灿烂。

话题专辑——守护心中的美好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丰子恺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养育了诗人艾青;农民,养育了全社会。农村种地的农民,生产了社会生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财富;城里的农民工则在最艰苦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一样的贫穷,生命卑微如野草;他们一样的善良,胸襟宽广如大地,没有他们,社会不再完整,文明也将消失部分的光彩。艾青怀着感激的心情,对自己的保姆大堰河发出了深情热烈的赞美,我们也应该发自肺腑地对农民——社会的母亲,献上我们真诚的感谢和真心的尊重。

话题专辑——珍视亲情,关爱父母

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2.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以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郑伯执政的几十年间,他从未受到重用。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们总是感叹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养精蓄锐,机遇只要抓住最关键的一次就行了。在几十年的寂寞隐忍中,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韬光养晦,终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话题专辑——老当益壮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荆轲刺秦王》

有人说,荆轲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罝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后完成了个人的悲剧。也有人说,荆轲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其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荆轲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的棋子,在那个时代,荆轲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他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无论哪个时代,生命与生活都充满了悖论,面对扑面而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也常常走出了一个陷阱,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人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我们从一个时代去反观另一个时代的局限时,往往忽略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用自己所处时代的价值作为标准去衡量荆轲那个时代的信仰价值。因而,荆轲的选择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也是那个时代的无奈。其信仰的成功度已体现在其悲剧行为过强的执着中。

话题专辑——命运与时代

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艾青

《鸿门宴》

刘邦之所以成就千秋大业,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在激烈险恶的斗争中,好的团队的凝聚力无可抵挡。张良的智慧、樊哙的勇猛、刘邦的缜密(以退为进),组成了一支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力量。然而项羽的团队缺乏沟通,人心涣散,项伯夜会刘邦、项羽优柔寡断、范增怒言相斥,四面楚歌的结局已露端倪。团队的力量可以决定个人命运,甚至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

团队的力量,不在于突出个人的棱角,而在于同伴之间的了解和配合,互用所长互补所短,形成整体的强大能量。完美的团队,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就像刘邦,他拥有一支出色的队伍,险象环生的鸿门宴上,刘邦负责谦恭事人,樊哙负责临危救驾,张良负责善后,所以这支队伍最后毫发无损地返回。可见整体大于个体之和,团队力量至关重要。

话题专辑——团队的合作

1.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2.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国自古以来的美学是信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由此有了“沉默是金”的人生箴言。于是,社会上“昏睡”着的人固然“沉默”;“较为清醒”的人也往往不胜“叫醒昏睡的人”之累,也选择了“沉默”。还有另一种沉默,那就是路见不平,却佯装无视,绕道而行,然后继续风花雪月、歌舞升平地游戏。这种“明哲保身”的沉默其实比不开口的抗争更加可怕。不开口的抗争还隐伏着爆发的可能性,而这种沉默则是对不平的一种默认。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沉默”,深入反思社会上“选择沉默”现象的实质。

话题专辑——正确对待“沉默”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2.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

《小狗包弟》

能说真话,敢说真话,是一个人正直诚实的表现,是一个人美丽而高贵的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人性的鲜花吐出的沁人心脾的芬芳。巴金亲身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并在这场“运动”中受到冲击,深受其害,同时也听到了许许多多在后人看来十分荒唐的人和事。“文革”后,许多人对这一场政治运动都还心有余悸,却又不敢说一个“不”字。在拨乱反正的年代里,巴金终于感受到了噩梦醒来后的晨光,勇敢地说出了久抑心里的真心话,让人们受到深刻的启迪,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

话题专辑——求真

1.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

2.举刺不避乎权势,犯颜不畏乎逆鳞。——胡俨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任公先生以他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后人。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有学识者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人如坐春风;如黄钟大吕,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会增长你的见识,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提高你的人生境界。学识与胸怀往往是孪生姐妹,学识会开阔你的视野和胸怀,让你纵观古今,放眼中外,以天下为己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做一个博览群书、修养身心的人吧!

话题专辑——学识与胸怀

1.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培根

2.当我们步入晚年,知识将是我们舒适而必要的隐退的去处;如果我们年轻时不去栽种知识之树,到老就没有乘凉的地方了。——切斯特菲尔德

《短新闻两篇》

随着不列颠尼亚的永远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然而永远洗刷不去的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在另一个国度也同样上演着,纳粹在西欧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惨剧。走进奥斯维辛,我们会用明亮的双眸审视纳粹德国的“杰作”,用善感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碰触的历史,历史告诉我们:该忘记的一定要忘记,不该忘记的要铭记在心。

话题专辑——忘记与铭记

1.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照样得再犯前人的错误。——鲁迅

2.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饶雪漫

《包身工》

被誉为中国文学史“真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问世已经七十余年,仍具有深深的震憾力,其重要原因在于作者表现出的直面黑暗、不畏邪恶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夏衍为了获得第一手的材料,多次冲破日本管警、巡捕、工头流氓的封锁进入包身工工作车间;为了了解包身工下班的情况,足足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毛泽东读小学时就给自己起名“子任”,意思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后来,在反对丧权辱国“二十一条”的斗争中,他和师生们编印成册《明耻篇》,并在封面上写下四句话:“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青年人有理想,有抱负,唯有将其与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连,理想才是远大的,抱负才是宏伟的。

话题专辑——社会责任感

1.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2.生命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就会永垂不朽。——车尔尼雪夫斯基

《飞向太空的航程》

苍凉的戈壁滩上,航天城高耸入云;茫茫的大草原上,回荡着神舟飞船几度凯旋的豪迈与激情……

纵观历史,当中国科学家还面对着一张张白纸,一个个难题,一重重疑问的时候,前苏联和美国已经进行了上百次太空飞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起步晚,如何迎头赶上?虽然有巨大的沟壑,但当一个民族积蓄多年的能量集中释放,她的跨越速度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十几年时间里,中国人完成了别国几十年的跨越:中国不仅成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而且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的国家。

话题专辑——自力与自强

1.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2.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430994.html

(0)
句子百科句子百科
上一篇 2023年 5月 15日 下午10:22
下一篇 2023年 5月 15日 下午10:56

相关推荐

  • 专业跑鞋排名前十名(跑鞋排行榜前十名)

    最近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专业跑鞋排名前十名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跑鞋排行榜前十名,句子百科(www.sws100.com)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对于跑步老手来说,四大跑鞋这个称呼绝对不会陌生。当年跑步还只是一个小众运动的时候,亚瑟士、索康尼、布鲁克斯还有New ba…

    2022年 9月 14日
  • 侄子的侄组词(侄子的侄怎么组词)

    课文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感受严监生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

    2023年 5月 7日
  • 起点白金作家排行榜(起点白金作家排行榜2019新书)

    大家好,我是小熊同学,本期和大家一起盘点下网文20年,100位百强大神作家,第六十一到第六十五位,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作者吧! 第六十一位,骷髅精灵,中国网络小说作家,橙瓜见证·网络文学20年十大科幻作家,阅文集团白金作家,上海网络作家协会副会长 ,橙瓜网络文学奖十二主神,多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2004年凭借处女作《猛龙过江》,成为网络文学一线人气作…

    2023年 5月 20日
  • 电动自行车十大品牌(电动自行车十大品牌排行)

    最近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电动自行车十大品牌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电动自行车十大品牌排行,句子百科(www.sws100.com)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虽然现在正值隆冬,但前段时间八月仲夏的晚风好像还没有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马上又要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很多年轻人很喜欢…

    2022年 9月 14日
  • 苹果手机型号大全(苹果系列手机型号大全)

    2007年,乔布斯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iPhone。 在发布会上,乔布斯充满自信地说:“苹果将重新定义手机”。 乔布斯先是宣布今天将发布三款产品,一部宽屏触控的iPod、一部革命性的手机、一部飞跃性的互联网设备,然后他又重复了两遍,最后在人群的呼喊中神采飞扬地说到:“你们懂了吗?它们不是相互独立,它们合三为一,我们称之为——iPhone!” 这次发布会注定…

    2023年 1月 1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k37759@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