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杀虫,又能杀卵的唑虫酰胺
为啥没有知名度
有一种杀虫剂,既能防治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食心虫等)、半翅目害虫(蚜虫、粉虱、介壳虫、绿盲蝽、稻飞虱等)、缨翅目害虫(蓟马)、鞘翅目害虫(跳甲、黄守瓜、天牛、瓢虫等)、双翅目害虫(斑潜蝇),还能防治部分螨类,如茶黄螨、锈螨及叶螨等。
同时对作物白粉病、霜霉病及锈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该杀虫剂还有个最大的亮点,就是不但具有很好的杀卵能力,还具有干扰害虫正常排卵的能力。
和杀卵效果优秀的虱螨脲相比,唑虫酰胺的杀虫能力远远领先于虱螨脲;和能防治各个阶段害虫的茚虫威相比,唑虫酰胺同样毫不逊色,杀虫范围甚至还远高于茚虫威。
这样的杀虫剂,是不是很值得大家期待?
唑虫酰胺,是一种较为冷门的“多功能”杀虫杀螨剂,是日本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研发,2009年在我国获得农药登记,在经过一系列农药登记证件变更后(临时转正式),2018年国内唑虫酰胺临时登记证件全部到期,2019年才开始取得正式登记证。
当前在我国取得正式农药登记证件仅有30个,其中单剂5个(含1个原药证件),混配剂25个。
除1个原药证件和1个单剂证件为2019年登记外,其余均为2021-2022年期间登记,由此可见,唑虫酰胺当前还属于一种全新的杀虫杀螨剂,在市场上还未得到普及,这也是其知名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唑虫酰胺主治哪些害虫,有哪些杀虫特点
唑虫酰胺,属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以胃毒为主,兼具一定的触杀作用,具有长效杀虫、强烈杀卵、抑制取食、抑制产卵的四大特点,其杀虫机理是,通过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从而达到最终的杀虫目的。
唑虫酰胺虽然杀虫较为广谱,但目前登记防治对象主要集中在小菜蛾、蓟马、茶小绿叶蝉、黄曲跳甲和锈壁虱的防治。
尤其是混配制剂,如唑虫酰胺+甲维盐、唑虫酰胺+虱螨脲、唑虫酰胺+噻虫嗪、唑虫酰胺+呋虫胺、唑虫酰胺+虫螨蜻、唑虫酰胺+阿维菌素、唑虫酰胺+螺虫乙酯、唑虫酰胺+多杀霉素、唑虫酰胺+茚虫威等。
都是通过强强联合,达到防治针对性害虫的有效杀虫组合。
从农药登记来看,唑虫酰胺之所以混配剂数量远超于单剂,主要还是由唑虫酰胺的自身缺陷导致。
佰秀农业通过实践应用观察,唑虫酰胺只有混配以后,才能见到较为明显的效果,这是因为唑虫酰胺虽然具有杀卵功效,且对害虫整个生长期均有效,但唑虫酰胺不具有内吸性和渗透性,一旦施药不够细致,很容易造成“漏网之鱼”,从而给农民朋友造成效果不好的假象。
而和内吸性好的不同机理杀虫剂进行混配后,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者在使用时添加具有渗透功能的农药助剂,也是提升唑虫酰胺效果的途径之一。
尤其是在防治蓟马、茶小绿叶蝉及跳甲类小虫时,具有杀卵能力和对成虫有优秀杀灭能力的唑虫酰胺,绝对是农民朋友最为喜欢的,但解决不了内吸缺陷,其杀虫功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唑虫酰胺该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防治作物蓟马、蚜虫、跳甲及茶小绿叶蝉等小虫,建议采取:
30%唑虫·虫螨腈,每亩用药25-50毫升,兑水30-60斤稀释后均匀喷雾。
25%唑虫·呋虫胺,每亩用药20-40毫升,兑水30-60斤稀释后均匀喷雾。
11.8%唑虫·甲维盐,每亩用药30-50毫升,兑水30-60斤稀释后均匀喷雾。
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建议采取:
30%唑虫·茚虫威,每亩用药10-20毫升,兑水30-60斤稀释后均匀喷雾。
20%唑虫·虱螨脲,每亩用药20-40毫升,兑水30-60斤稀释后均匀喷雾。
30%唑虫·丁醚脲,每亩用药30-50毫升,兑水30-60斤稀释后均匀喷雾。
防治锈壁虱、红蜘蛛,建议采取:
15%唑虫·虱螨脲,稀释成2000-3000倍均匀喷雾。
18%唑虫·阿维菌素,稀释成4000-6000倍均匀喷雾。
在使用唑虫酰胺时,佰秀农业温馨提示:
①采取混配制剂效果优于使用单剂。
②使用唑虫酰胺及其混配剂时,应在害虫虫卵孵化期或若虫始盛期时使用,杀虫持效期会更长。
③遇大风天气,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④唑虫酰胺对蜂鸟鱼蚕毒性较高,施药时应尽量注意对有益生物的保护。
⑤最需要注意的一点,黄瓜、茄子、番茄和白菜幼苗期对唑虫酰胺敏感,为避免药害现象发生,以上作物幼苗期尽量避免使用唑虫酰胺。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42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