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关于茶的传说,可信度有多大,还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茶最早是一种药用植物,其药用功能是解毒。从古代神农尝草,到今天,我们对茶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人们把茶作为家里必不可少的饮料,是招待客人的首选。茶已经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源于中国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种植和使用茶的国家,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直接吃新鲜茶叶,从中吸收茶汁。后来,人们把生茶变成煮熟的茶。新鲜茶洗净后,用水煮熟,和汤一起吃。但是煮出来的茶味道苦涩,当时人们主要把它当药或药引。如果有人生病了,从茶树上采摘新鲜的茶,取其茶汁,或与其他中药一起服用。虽然煮好的茶很苦,但确实有抗炎解毒的作用。
我国茶树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云南省普洱县有一棵“茶树王”,树干高13米,经考证已有1700年的历史。近年来,云南省思茅镇又发现了两棵野生“茶树王”,树龄约2700年,需要两人合抱。在这片森林里,有许多直径超过30厘米的野生茶树。
茶树起源于中国,一直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近年来,一些外国学者还在印度发现了高大的野生大茶树,因此,一些人开始确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认为喝茶的习惯不仅是中国人发明的,也是世界其他地方喝茶的发明地,如印度、非洲等。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的古国。虽然两国都有野生大茶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有文献记载“茶”的时间,比印度发现野生大茶树早了1000多年。当印度人不知道茶的作用,甚至不知道茶树的作用时,无论是从茶树的历史还是分布来看,中国的茶文化都有几千年的历史, 或地质变化,或气候变化等,都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中国是茶树的起源,是茶树的故乡。
茶字的由来
一般来说,在唐代之前,大多数人称茶为“茶”,其他形状也被使用。直到中唐以后,“茶”这个词才成为官方的统一称谓。
起初,茶被归类为野外的苦菜——“茶”(tú)类,没有单独的名字,比如《诗经》中的“谁说苦,谁甘如荠”,但“茶”字有多种含义,容易被误解;而且,茶是一个声音字,草字的标题表明它是一种草本植物,不符合茶是木本植物的身份。在西汉的《尔雅》一书中,我开始尝试用“”字代表茶树。但其原义是指梓、梓等树木,用来指茶树也会引起误解。因此,在“佳,苦茶”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个“擦”字,读茶的声音,用来代替原来的佳,茶。陈隋时期,出现了“茶”字,改变了原来的字形和发音,多用于民间。“茶”字直到唐代陆羽的《茶经》才逐渐流传,应用于正式场合。 古人常把“茶”字分解成“人在草木中”,既合理又有意境。
如今,世界各国的茶名读音大多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进的。这些发音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普通话语音:“CHA”;另一种是采用福建厦门地方语“退”音-“TEY”;茶字的两种语音对外传播时间有顺序,先是“茶”音,再是“退”音。
茶的别称
“茶”字还没有出现在唐代之前。《诗经》中有“茶” “尔雅”称茶为“贾”,“方言”称“贾”(shè),《晏子春秋》称“明”(chuǎn),《尚书·顾命篇》称“惊”。
另外,古茶是一物多名,茶也有一些雅号别称:
1. 水厄:魏晋三国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水厄”,后又称嗜茶。
2. 酪奴:北魏人不习惯喝茶,好奶酪被戏称为奶酪奴隶。
3. 不夜侯:茶有提神醒目的功效,所以封其为侯。在《博物志》中,晋代张华说:“喝真茶让人少睡,所以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
4. 清友:宋代苏易简把茶当作优雅朴素的朋友。
5. 玉川子:借指嗜茶者,宋代杨万里的诗《谢木之舍人分送讲宴赐茶》:“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风来自玉皇家”。
6. 涤烦子:喝茶可以洗去心中的烦恼,一直备受赞誉。唐代《唐国史补》载:“常鲁公随使西番,煮茶帐。赞普问:‘什么?””说:”洗烦治渴,所谓茶也”,因为呼茶是洗烦子”。
7. 云华:“好山好水出好茶”,出生在山顶云雾处的茶,不受污染,故为上品。“华”是指事物最好的部分,所以古人称茶佳茶为“云华”。
8. 仙芽:清代(近代)胡怀琛《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五夷”。仙家只有嫩芽饮料,听着就想尝尝鲜!
9. 玉爪:因为茶泡得像鸟爪,所以叫玉爪。宋代杨万里《丹庵坐在上面看上人分茶》:“蒸水老禅弄泉手,龙兴元春新玉爪”。
10. 甘露:《宋录》出自南朝刘宋时期。:“这甘露也,何言茶”?
后来,随着各种名茶的出现,名茶的名字常被称为“茶”字,如“龙井”、“乌龙”、“大红袍”、“雨前”等。
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书卷,我们都能闻到茶的香味。茶不仅是一种饮料,也是一种广泛而深刻的民族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明珠。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40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