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同样的皇帝,为什么有些人用死后的头衔, 有的人用庙号,有的人用年号,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些名字之间, 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将告诉你死后、庙号和年号的区别。
死后的头衔,是一个社会地位良好的人,根据他生前的表现,给予一个赞扬、批评或同情的名字。一般来说, 只有王侯将相才有资格备评死后的头衔。
根据西周铭文,大约在周穆王时期, 给人有身份的人死后取死后的头衔已经逐渐普遍。
死后的头衔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赞美型、同情型和贬低型。比如神圣贤文武成康献景,这些都是赞美型的死后头衔。因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晋文公、齐桓公等都是褒义的名字,包括对他们生前所做的事情的评价。每一个词都有其深刻的含义。有怀、悼、闵、民、哀、隐、幽、冲、夷的同情性死亡。 例如,晋悼公在任期间文治武功, 晋国的霸权已经完全复兴,甚至被列为春秋五大霸权之一。然而,由于英年早逝(前558年),他去世时只有29岁。遗憾的是,他死于中年早逝,所以他被评为悼念公众。(晋悼公十四岁即位,十五年恢复晋国霸权, 若再活40年,基于他对恢复晋国公室力量的重视和能力,晋国的结局尚不得而知)
同样如汉朝战争皇帝刘龙百天继位,不到一岁就死了。为了表达对他的同情,他给了他一个战争词,叫短折不成商。还有一个汉冲帝,一岁继位,三岁就挂了,少少短折。除此之外,还有怀,比如楚怀王,这些都是同情型的死后头衔。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 第三种是批评型。皇帝在位期间没有做任何好事。比如商纣王,残义损善。导致中国人民暴动的周厉王,杀人无辜;暴虐无亲;而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 以中兴西周王朝为功劳,力施四方宣。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小时候继位,年轻时就失去了君位。此外,他违反了周礼,宠坏了他的信仰和赞扬,最终导致失国。 早孤陨位说幽;早孤销位说幽;违礼乱常说幽;暴民残义说幽;淫德灭国说幽这样一个内涵,妥妥的幽字。
所以这个死后的头衔, 不仅仅是一种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人的晋升偏好也可以看出来, 比如汉武帝,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信服 无论是评价还是偏好,用武力驱逐匈奴,都当之无愧于这个武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除了刘邦,汉朝皇帝的头衔是两个字。例如,汉武帝实际上是汉孝武帝,文帝是汉孝文帝,景帝是汉孝景帝,甚至是汉献帝, 也是汉孝献帝。)
每个皇帝(国君)都只有一个死后的头衔, 而且这个死后的头衔是死后的,生前永远不会有,所以康熙王朝的孝庄太后自称是我的孝庄,真的是个错误。
庙号的出现早于死后,起源于商朝。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值得子孙后代祭祀的先王,会特别追上庙号,以永远立庙祭祀。商朝时, 创基立业称“太”(太宗太甲)、功高者称“高”(高宗武丁)、中兴人说“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并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称号。商朝时, 创基立业称“太”(太宗太甲)、功高者称“高”(高宗武丁)、中兴人说“中”(中宗太戊,祖乙),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给祖或宗称号。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庙号。
到了西周王朝, 庙号被废除, 转而使用这个称号的死亡头衔。秦朝时, 统一六国后无限膨胀的秦始皇认为,议定死后头衔的行为会导致“子议父、君议臣”的局面, 在这个人看来,似乎犯了以下罪行, 因此,死后的头衔也被废除了。 在汉代, 庙号和死后的头衔一起重新启用。
与死后最大的区别在于, 基本上王侯将相都有资格, 但庙号,只有国家有大功大德,值得后人永远祭祀的君主,才配得上庙号, 因此,汉朝皇帝每个人都有一个头衔, 但是很少有人有庙号。从三国到魏晋南北朝,国家数量先后增加到几十个,导致庙号泛滥, 几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我们以前在文章中《影响到目前为止的宗法制度是什么?中提到天子七庙,即三昭三穆和太祖,即七庙。它的意思是,皇帝(天子)只祭祀他的六代直系祖先和开国君主(太祖),而超过七庙意外天子的寺庙将被拆除,迁入太庙,合并祭祀,不再单独祭祀。
七庙的含义
庙号本身的意义在于, 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将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因此,有庙号的皇帝被称为不祧之祖。
另一方面,死后的头衔发展到唐朝, 字数逐渐扩大,隋朝的杨帝仍然只有一个字,但到了唐朝,它开始逐渐增加, 而后人也可以给前世已经约定好死后的皇帝加上死后的头衔。
太庙分为三部分,前殿(又享殿)、中殿、寺庙(七庙外的祖宗牌位归入祧庙)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被称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这只是初议,后期会随后人再议追加。康熙皇帝的头衔是“合天弘运文武瑞哲恭俭节约,孝顺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基本上没人记得了。几乎只要皇帝的后代会给他们的父亲和祖先美丽的死后,所以死后的头衔实际上不能表现出对皇帝的评价,失去了它的公平性,寺庙的头衔取代了死后的头衔,发挥了最终结论的作用。
因此,从唐代开始,为了便于记载,以庙号称皇帝开始流行,《礼纪》明确记载:“祖有功,宗有德。“功是指开国或奠基的功业,德是守成之德。祖与宗之间是开基与继承的关系。
开国皇帝称太祖、高祖、烈祖,烈祖使用较少,主要用于分割一方的开国皇帝,如魏烈祖曹睿、南唐烈祖李敏。历史上,草原民族入关成功的皇帝也将被称为世祖,如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等。
守成之君一般称为宗,其中最好的一般称为太宗, 例如,唐太宗李世明, 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极,虽然不是开国的始祖,但在王朝的开创和稳定阶段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除此之外, 其他守成之君基本上都叫宗, 比如仁宗、神宗、穆宗、英宗、代宗、孝宗, 这个词的中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有评价的味道。
年号是一种纪年法,古代新君主即位,为了区分旧君主,在记录发生的事情时, 需要一个年号, 因此,每一代君主即位都要改元。在明朝之前, 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遇到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或重大喜事的,要换个新年号。年号始建于汉武帝,第一年是建元,最后一年是宣统(不考虑袁世凯复辟和溥仪在伪满洲国的年号)。
既然是伪满洲国,那就是一个不能被认可的国家,自然不能作为正式的年号
因此,皇帝在位期间可以有多个年号, 汉武帝一生用了十一个年号,简直就是改元狂人。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据说改元太麻烦了, 老朱规定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他用洪武年号一辈子,所以也叫洪武大帝。所以朱元璋以后的明朝皇帝,每一届都只有一个年号, 清朝入关后也采用了这种做法。庙号重复太多,记忆不方便。相比之下,后人选择年号来称呼明清时期的皇帝。所以后来的永乐、嘉靖、崇祯、顺治、康熙、乾隆等都是年号,我们习惯用它来称呼相应的皇帝。
这就是死后、庙号、年号的区别。皇帝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名称的主要原因是方便 读者朋友们, 你明白了吗?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40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