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的这首《相见欢》,是其后期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写于李煜被囚禁之后,亡国之痛,痛彻心扉。公元975年,是李煜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南唐兵败亡国,38岁的他,从一国之君变为阶下囚。
李煜的诗词,以这一年为界限,前后风格有很大的差异。他之前的词风,有很浓郁的花间派词人的风格,内容主要以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为主。
亡国后,他的诗词一改之前的柔糜之风,沧桑悲凉,情真意切。他的后期作品,每一首都是血泪化成的,感人至深。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诗人在开篇便给读者展开一幅画卷,画中清冷孤独的感觉扑面而来。诗人在深秋的夜晚,独自登上西楼。凭栏远望,静默无语。
这句诗中,诗人连用两个动词,无言,生动地写出此刻落寞的心情。独上西楼,无以言说的孤独感,跃然纸上。
月如钩,是李煜在楼上看到的风景。万籁俱寂的秋夜,陪伴他的,只有这一轮弯月。残月如钩,终会有月圆的时候。人间的离别,终有相聚的那一天。
诗人以月色委婉地告诉读者,此时的时令。天上的明月,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而丧国之痛,古往今来又有几人真正体会过呢。如今的李煜,无国无家,故乡,再也回不去了。过去的一切,已与他永别。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锁清秋意为秋色笼罩着庭院,清秋即作深秋。诗人看到的景色,从天上的明月移到眼前的庭院。寂寞的深秋,梧桐树叶早已随风飘落,孤独的树干独立于夜空下,一树空枝在秋风中呜咽。面对如此萧索的景色,怎不让人触景生情?
锁,可谓一语双关。诗人自己被锁在庭院内,一院秋色被锁在深宅之中。人失去了自由,但是人的思想无法被禁锢,灵魂是自由的。思乡情、亡国恨,总会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诗人心中的离愁,该如何处置呢?自然引出下片的心情感受。
如此看来,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过渡自然。李煜的文笔功力之深,令人佩服。上片的西楼、残月、寂寞梧桐、深院、清秋,既勾勒出深秋夜的悲凉清冷,也刻画了诗人孤寂的内心。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诗人以丝喻离愁,新颖独特。李商隐曾把思念比作蚕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思似海深,至死方休。现实中的丝线,可以整理,可以剪断。但是无形的离愁,无法割舍,难以剪断,越想越乱。离愁之难忘,正如李白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到如今只有一声叹息。回首往事,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无数次出现在他的梦中。南唐宫中的亭台楼阁无比华丽,各种奇花异草数不胜数。昔日的他,高坐在龙椅上,接受群臣朝拜。如今的他,被囚禁于庭院之内,就像飞鸟失去了翅膀,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寻常百姓,遇到伤心事尚能痛哭流涕,发泄一下。李煜,身为亡国之君,连悲伤的权力都没有。刘禅因为假装乐不思蜀,才平安度过余生。李煜内心的悔恨、伤悲,对家国亲人的思念,万般滋味在心头,却无从诉说。
李煜受到的屈辱,让他思念如刀绞,却不得不强颜欢笑。但他终究不是刘禅,从未忘记过南唐。公元978年,宋太宗派徐铉探视李煜。也许李煜被关押太久,压抑的情感无处宣泄。他竟然跟徐铉元推心置腹,说出了很多内心的感受。
李煜后悔当初错杀潘佑、李平,若非如此,南唐何至于亡国?听闻李煜的言论,宋太宗大怒,对他有了杀心。李煜写下一首情真意切的《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对南唐的思念与日俱增。宋太宗看了之后,更为生气,以牵机药将其毒杀。
李煜的一生,享受过别人未曾见识过的荣华富贵,他所居住的皇宫,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当南唐灭亡,繁华成为往事,他又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伤悲。富贵到了极致,伤感也到了极致。
这种强烈的反差同时出现在他一个人身上,情感的落差,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李煜后期的诗词,境界比之前豁达了许多。他的诗词,寄托了对故国和故乡的无限思念,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诗词,不禁感叹,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李煜阴差阳错,当了南唐的皇上。他本无意成为一国之君,无奈命运安排,让他成为亡国之君。我们读他后期的诗词,仿佛能看到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泪痕和血痕。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40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