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玉米男孩原型图片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玉米男孩原型图片恐怖,句子百科(www.sws100.com)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能够开辟富饶道路的不是草田轮作制,而是玉米!一定要争取扩大播种面积。这是赫鲁晓夫在1954年中央全会上说的原话。
为了推广玉米种植,赫鲁晓夫经常下基层,亲自向基层农业领导人灌输“玉米思想”,并给积极配合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
一时间,不分东西南北、不分气温高低、土壤肥瘠,甚至都不问种子够不够,肥料够不够,种植技术会不会,反正按照领导的指示,干就完了。
为了配合农民种植玉米的热情,苏联的农机制造机构加快了新型机械化播种工具的研发,科研机构加强了育种改良的进度。
甚至于农业部门的下属单位,都专门为“玉米”创办了一份周刊,街头巷尾的焦点,都在这个声势浩大的“玉米运动”上。
1953年那会,整个苏联的玉米种植面积都还只有350万公顷,1955年就猛增到了1800万公顷。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以后,增长速度更是进一步加快,截至1962年,全苏的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700万公顷。
可急剧增加的玉米种植面积,并未让苏联开辟富饶道路,甚至还导致苏联于1963年,不得不第一次进口西方的粮食。
玉米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赫鲁晓夫也因此荣获“玉米爱好者”称号。但有一说一,苏联的“玉米运动”,真就是一场荒唐闹剧吗?
赫鲁晓夫的多年从政生涯,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只懂政治的政客。相反,早年的工农出身,让赫鲁晓夫也有着不低的农业技术造诣。
而且赫鲁晓夫与玉米的缘,也并不是在他1953年执政以后才结下的。
早在1945年,乌克兰遭遇了一场大旱灾,虽说没有1932年那场大饥荒那么严重,可1946年苏联提高的粮食上缴配额,却也同样让乌克兰情况不容乐观。
为了解决饥荒问题,敢想敢干的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种植玉米的传统经验,在自家的后院里研究出了一套“方形穴播法”。
赫鲁晓夫很快就将其推广到了周围的农庄,截止1949年,已经在乌克兰取得了一个扩种200万公顷的好成绩。
不但狠狠赚了一把口碑,政绩满满,更是因此而被调任到莫斯科,当上了莫斯科一把手。初战告捷,让赫鲁晓夫对玉米的信心更为坚定,在莫斯科继续进行玉米引种工作,同样大获成功。这里的“大获成功”要标重点哦,我们后面再说。
再加上苏联著名农学家祖勃里林教授的实验结果,也明确表明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能有效促进牲畜的食欲。
原本年产1000公斤左右的奶牛,改吃青贮玉米后,年产奶量能有效提升到4000公斤左右。就算拌上其它品质稍微不太好的饲料,奶牛也都能吃的干干净净。
对于这个结果,赫鲁晓夫是深信不疑,觉得玉米简直就是改善苏联现状的良药,不但农业起来了,更是能通过玉米带动畜牧业的发展,以至于只要逮到机会,就都会为玉米种植鼓吹一番。
之后1959年的访美之行,赫鲁晓夫在美国爱荷华州以种植玉米而驰名的加特斯农场,面对北美平原上那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他的心再一次被震撼了。
也就有了1962年苏联那3700万公顷的玉米种植面积。
可能会有人觉得,苏联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种植玉米,从1949到1959,十年时间,赫鲁晓夫难道就不知道玉米的真实产量吗?
他知道。
早在1958年,赫鲁晓夫就曾在莫斯科的农业工作者会议上,公开表示。
“在莫斯科州,玉米的收成往往很低,而有时在报告材料上却能对付过去。莫斯科州人搞这一套是很有一手的。有时收成不怎么好,他们就找一些丰产田,根据丰产田求出平均数字”
简单来说,就是统计造假,通过这种手段,那些收成不好的玉米田,便不会被计入统计范围之内,而且所获得的年产量数据也相对较高。
也就有人认为赫鲁晓夫明知苏联不适合种植玉米,却还继续推行,一定是被玉米冲昏了头脑。
先别着急下结论,一个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却在1962年,以主要策划者身份策划出古巴导弹危机的人,是那么容易被玉米冲昏头脑的吗?
真要被冲昏了头脑,赫鲁晓夫是不会察觉玉米数据造假的,更不会在公开场合直言他知道玉米数据造假这么一回事。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赫鲁晓夫当时的心态其实是很理智的。
那么我们所需要了解的,就是赫鲁晓夫能保持理智心态的底气,到底是从哪来的。
巧得很,刚好就是绝大多数人认为的“气候问题”。
乌克兰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苏联虽说因为版图的原因,气候条件比较多样,可也依旧有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点其实可以参考现如今的俄罗斯,不会还有人认为苏联到处都是西伯利亚那样的冰原气候吧?
顶多就是因为深居内陆,降雨量相对更少一点,光照时间短一点,但对于玉米而言,这些光热条件也就足够了。
咱们就以俄罗斯为例,2016年的玉米产量是1530万吨,看着不多,但其玉米种植面积仅有300万公顷左右,平均每公顷收货5.1吨。
这个数据,虽然比不上拥有先天优势的玉米大户美国,但也属实不算低了,只要能把种植面积搞上去,总产量上去并不是什么难题。
而俄罗斯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远东地区有多大?621.59万平方公里,再加上北高加索地区和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呢?
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显而易见,导致玉米运动失败的原因,或许跟气候条件相关,毕竟苏联确实不是随便一个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但主要原因肯定不是气候。
是政治。
斯大林时期为了加速工业化,不惜以压制农村经济为代价,用工农产品剪刀差的方式来补贴工业,这才有了苏德战争期间的钢铁洪流。
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农村人口占比的急剧降低,那么在赫鲁晓夫执政以后,首先要面对的,其实就是一个农业基础被破坏的问题。
偌大一个苏维埃,1953年的人均粮食只有432公斤、人均肉制品也只有30公斤,甚至还比不上1913年的帝俄时期。
而且苏联的工业基础还多是重工业,商品经济也发展不起来。
赫鲁晓夫想要改革,还不能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路线,毕竟苏联是冷战核心之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及全民公有的国家制度是国之根本,不能随便动的。否则就是另一个柯西金改革。
那么也就只剩下了一条路,推翻旧体制,从最基础的自然经济开始,重新搭建一套新体制。
易成活、产量大、用途广的玉米也就这样入了赫鲁晓夫的眼,别的不说,光是能促进畜牧业发展这一点好处,就明显要比小麦、甜菜等传统农作物有优势。
可是种子有了,改革方向有了,人不够呀,技术水平也跟不上,农机、化肥等农业必须资源价格普遍偏高,而且苏联又时值冷战敏感时期,最缺的就是时间。
这是苏联长期以来积攒下来的基本盘所决定的,短时间根本调整不过来。
那么等政府的压力一层一层下放到基层以后,各种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生产任务可不就出来了吗?
偏偏化肥农机还那么贵,普通农民根本就用不起,自然谈不上什么产量。同时因为种植玉米,又挤占了其它农作物的生产空间。
久而久之,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农民费了好大力气,却赚不到钱,甚至人的口粮都受到了威胁,自然而然也就会开始抵制甚至是反对,直到玉米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这便是苏联的“玉米运动”,大多数人眼中用来调侃的“玉米爱好者”称号,披着喜剧人物外衣的赫鲁晓夫,在我看来,更像一个有心力挽狂澜,却早已年迈蹉跎的悲情角色。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3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