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受够了
脆弱的社会关系,虚伪的社会关系
开始主动寻求“孤独”
深夜扔掉手机
一个人走在街上
或者只是在房间里发呆
愈发独处
越来越享受这种解脱与逃避的兼并
精致的“个人时光”
实际上
这只是妥协
没有人想陷入孤独
只是他们对糟糕的社会现状无能为力
让自己独处,逐渐封闭
让我们从孤独开始
什么是孤独?
孤独指的是
你所期待的社会关系
与实际社会关系存在差距
所以
孤独与你是否孤独无关
经常社交的人也可能感到孤独
反过来
孤独的人可能并不孤单
因为他们可以从不同的事情开始
获得预期的满足感
为什么人们需要社会关系?
远古时期
人们必须集体狩猎
捕获大型动物
以此充饥
再到现代
人们通过努力合作
建造航天飞机
探索宇宙
因此,人类需要相互依赖
能够生存和发展
这是群居动物的属性
孤独之所以存在
因为它有利于强化群居属性
和口渴、饥饿或痛苦一样,饥饿或痛苦
它是一种预警机制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
中间缝背核中的一组神经元
正是驱使我们找到同伴的根源
2016年初
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
刺激这组神经元
驱使独居老鼠寻找同伴
如果我们忽略了身体的预警
会造成哪些具体伤害?
孤独对人有什么影响?
1、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首先
孤独会改变我们的大脑
2009年的一项研究
研究人员测试了孤独的大脑
他们是否对威胁更敏感
结果发现
与不孤单的人相比
孤独者对快乐图像的反应较弱
对描绘暴力
以及不愉快的社交场合
则反应更强
孤独刺激着大脑
进入高度警戒状态
长时间不能放松
2、吃不下,睡不好,容易发炎
这与压力激素皮质醇密切相关
它们分散在我们的血液中
影响我们的心脏和大脑,
胃口和睡眠
孤独者的皮质醇水平较高
这使他们更难入睡
晚上醒得多,睡得浅
除此之外
研究还表明
高皮质醇会使其受体不敏感
从而使炎症更加严重
3、增加疾病风险
当我们认为受到威胁时,当我们认为受到威胁时
人体会抑制自己的病毒反应机制
能量花在这里
防止伤口引起的细菌感染
若孤独感继续存在
与此同时,人体一直在约束抗病毒效应
我们不能保护自己免受疾病的伤害
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
功能障碍、痴呆等风险
面对孤独,我们能做什么?
为了解决这一现象
英国和澳大利亚都做出了回应
2018年1月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孤独大臣”上任
孤独的大臣特雷西·克劳奇(右)
允许医生向孤独的“病人”发放许可证
以政府费用补贴的形式补贴政府费用。
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活动
澳大利亚推广了一个名为“澳大利亚”的项目
“一起结束孤独”的计划
旨在提高公众意识
减少孤独带来的危害
长期孤独容易进入恶性循环
如果你认为你周围充满了敌意
不经意间变得不再友好
那么其他人也可能离你而去
但我们仍然需要它为自己迈出这一步
与他人建立联系
因为这是缓解孤独的唯一方法
事实上
在相关测试中
孤独者的社交技能并不比别人弱
而且孤独者的同理心更强
因为他们对别人的痛苦
表现出更强的同情心
所以
当你感到孤独时
试着联系别人吧!
参考资料:
[1]Matthews, Gillian A et al. “Dorsal Raphe Dopamine Neurons Represent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Isolation.”Cell vol. 164,4 (2016): 617-31. doi:10.1016/j.cell.2015.12.040
[2]Eisenberger NI. The neural bases of social pain: evidence for shared representations with physical pain. Psychosom Med. 2012 Feb-Mar;74(2):126-35. doi: 10.1097/PSY.0b013e3182464dd1. Epub 2012 Jan 27. PMID: 22286852; PMCID: PMC3273616.
[3]Hawkley, Louise C. and John T. Cacioppo. “Loneliness Matter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of Consequences and Mechanism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40 (2010): 218-227.
[4]Cacioppo JT, Norris CJ, Decety J, Monteleone G, Nusbaum H.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 predict regional brain activation to social stimuli. J Cogn Neurosci. 2009 Jan;21(1):83-92. doi: 10.1162/jocn.2009.21007. PMID: 18476760; PMCID: PMC2810252.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38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