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汉字演变过程七个阶段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汉字演变过程七个阶段图片,句子百科(www.sws100.com)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以李斯小篆体为标准,经西汉发展正式成为汉字,又经历隶书、楷书、行书以及草书的演化,最终形成楷书为印刷体,以宋体或仿宋体为书籍字体,传承两千年基本稳定。
陕西兵马俑秦始皇雕像
春秋《尔雅》为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录9353个汉字,至清朝康熙皇帝编辑《康熙大字典》为汉字集大成者,共收录46933个汉字。新中国成立后,经两次简化汉字,而第二次没有成功,在此基础上编辑《新华词典》以及《中华字海》,共收录汉字85000个。其中高频字1000-2000字,基本能够满足识读书写要求。形成了中国大陆使用简化字,港澳台仍使用繁体字的局面
那么甲骨文之前的汉字是如何形成的,经历哪些阶段?文字的演化形成需要数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验证,难以得知汉字形成的过程和时间节点。汉字的形成从两条路径去探索,第一条路径就是考古发现,依托考古发掘的遗物遗迹去模拟还原。第二条是人类社会的传说,尤其是原始社会的传说中探索相关文字的演化过程。但主要逻辑推理的猜想和假说,缺乏直接证据和佐证。
甲骨文字
考古发现的文字符号及文字。浙江余姚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据碳14推算为公元前5000年至前3300年,发现了字符。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公元前4800年至前4300年,在陶器上发现了22个符号。在山东、内蒙、陕西龙山文化遗址,约公元前2600年至前1600年,发现了有规律的系统的骨刻文,比甲骨文早1000年,由于分散性和未释读成功,没有得到承认。
在浙江良渚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300年至前2000年,发现了原始文字。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集中在盘庚迁都到纣王,公元前1300年至前1046年的时间。从最早的字符到殷墟甲骨文,经历了3000至4000年的时间,从文字符号到系统文字,也就是骨刻文时代也需要2000到3000年时间。
文字符号是在仰韶文化早期出现发现了半坡遗址的22个字符,到了龙山文化中期已经成熟发现了系统的有规律的骨刻文,到二里头文化、二李岗文化时期已经成为完备的文字体系,发现了青铜器铭文,还有殷墟发掘的甲骨文。
存在的问题是考古遗址遗迹遗物,不能形成了时间和区域连贯的衔接的资料,局部和偶然性影响整体和必然性的考量研究分析,考古资料的数量较小,研究成果难有突破也极大限制了分析和猜想的合理性。
青铜器铭文
古代文献记录的传说。人类的文字应当是在结绳记事开始,是在传说中的构木为巢的有巢式时代,到了天皇燧人氏时代发明了人工用火,发明了陶器制作,就有了刻画的文字符号,以及烟灰制作的原始的黑墨,就可以树枝、木棒做笔,以黑灰黑墨留下痕迹,就可以在陶器上、石器上、木器上、骨器上以及树把树皮、木板、兽皮上书写。
到了地皇伏羲氏时代就发明了八卦,发明了象形文字,到了人皇神农氏时代,笔墨的发展,书写载体的发展,以及红铜的冶炼有了金属的刀笔可以刻画,文字的发展已经成熟。
到了黄帝时期,仓颉经整理汇总形成了系统性完备的文字体系的,也就是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天雨粟,鬼神哭。到夏商时代文字的完备性、系统性更趋于成熟。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3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