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发展过程:实物货币→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不兑换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信用货币。主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三个过程。
实物货币 称量货币
商品货币 金属货币(铜、银、金)
铸币
货 纸币、银行券(现金)
币 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
电子
2.职能与作用
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与经济的关系):货币使用方便了交易,扩大了市场,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深化,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
3.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包含四个要素:规定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建立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的发展:金属本位币制度{(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货币由现钞和银行存款构成;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发行;货币供应在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供应过多势必危及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货币供应量不受贵金属量的制约,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通过货币供应管理,可以使货币流通数量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4..货币的发行与区域货币
国家对货币制度和货币发行的管基于两个方面的利益考虑:货币作为公共事业所带来的间接利益。随着铸币的产生,国家可以依靠发行不足值的铸币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能够为发行者带来直接的铸币税收入
区域货币也称地区货币,它是由一定区域的经济特征和政治制度联系的紧密性做决定的。譬如我们国家的“一国多币”(人民币 港元 澳元 台币)和多国一币(欧盟集中发行的欧元。罗伯特A.蒙代尔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因倡议和设计了世界第一个区域货币,被称为“欧元之父”。还有西非货币联盟和西非货币区。)
附带理解
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
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来把握本质是最重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理解:
●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
●货币外在形式的变化不改变货币的本质,也不改变货币与商品的对立均衡关系。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的含义: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这种借贷活动可以采取商品形式,也可以采取货币形式。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的发展:前资本主义信用—高利贷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社会主义信用
2.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和预付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的中介工具——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以商业信用形式进行交易的债权人用以保证自己债权的一种书面凭证(期票 汇票 融通票据)
◆商业信用的特点:
①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交易相联系。
②商业信用具有社会普遍性、自发性和分散性。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③商业信用的运动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上与产业资本的运动状态相一致。
④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的信用方式。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①规模上的局限性。
②行业范围上的局限性(只能在同一产业内上、下游产品企业之间提供信用)。
③地理范围上的局限性。
④管理调节上的局限性。
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提供的信用。是现代经济中的主要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的特点:
①具有广泛性(范围、规模、期限等)。
②是一种间接信用。
③具有综合性(反映、监督、调节、管理经济)。
④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进行的信用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广义的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狭义的国家信用只指国内信用。
◆国家信用的特点:
①安全性高,信用风险小。
②具有“财政”和“信用”的双重性。
③用途具有专一性。
◆国家信用的作用:
①国家信用的直接用途是弥补财政赤字。
②调剂财政年度收支的暂时不平衡。
③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④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调节货币供给。
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购买消费品的信用
◆消费信用的具体形式和工具
合作信用
租赁信用
◆赁信用就是以出租设备和工具收取租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赁信用分为:
①融租赁(财务租赁)
②营租赁(服务性租赁)
③杆租赁(平衡租赁)
国际信用
3.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
直接信用是指企业自己或通过经纪人、证券商向金融投资者(即储蓄者)出售股票或债券等有价证券而获取资金的融资方式。(商业信用、国家信用以及消费信用中由企业提供的部分、股份信用等都属于直接信用)。
◆直接信用的特点:
①借款人自己直接通过发行信用工具进行融资,中间人仅仅是牵线搭桥,收取佣金。
②融资主体自主性、灵活性大:数量、期限和工具的选择自由灵活。
③融资过程公开性强:公开、公平、公正是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原则。
④融资风险相对分散:参与者众多与融资工具多样化。
◆直接信用的缺陷性:
①对于筹资者来说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②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高于间接信用。
③资本市场较高的进入壁垒使得大多数企业很难进入。
④证券市场如果运行不当,往往会引致投机,引起证券价格的暴跌猛涨,导致市场动荡,影响融资效率,并连锁反应到其它金融市场甚至其它国家,不利于经济和金融稳定。
间接信用是指企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银行)间接获取储蓄者资金的融资方式。金融中介机构在间接信用中同时扮演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双重角色。(银行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消费信用中由银行提供的那部分也属于间接信用的范畴)。
◆间接信用的特点:
①间接信用中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②对于筹资者来说间接信用的融资成本低。
③对于投资者来说间接信用的风险小。
④融资弹性较大,融资速度快。
◆间接信用的局限性:
①限制条款较多。
②使用期限较短。
③融资数量有限。
④资金需求者融资主动权较弱。
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联系:无论是直接信用还是间接信用,都是资金融通或交易的方式,均是将社会闲散资金纳入营运过程中,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1.量上的此消彼长;2.直接信用是间接信用的基础。
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区别:虽然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存在种种联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融资,其主要区别在于:1.信用行为的主体不同(直接信用只有筹资者和投资者,间接信用的主体是筹资者、投资者和进入中介机构);2.运动形式不同;3.融资的成本及风险不同;4.灵活性不同(直接信用较间接信用灵活性);5.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不同(间接信用的规模直接影响货币流通量,而直接信用中长期信用与短期信用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不同的)
附带理解
赊销(sale on account ):商品买卖双方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
●赊销方式把商品购买与支付货款分离为两个环节.
●赊销方式对于买卖双方都有利.
●赊销方式实际上是销货者在出售商品的同时向购货者提供了短期资金融通.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1.利息发展与利息理论
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利息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利息率与利息市场化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市场利率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
◆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
官定利率又称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公定利率由民间权威性金融组织商定的利率,各成员机构必须执行。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3.决定利率的主要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
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的,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①平均利润率
②银行成本
③通货膨胀预期
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⑤经济周期
⑥借款期限与风险
⑦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⑧政府预算赤字
⑨国际收支状况
⑩国际利率水平
当前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
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②市场物价水平的变化
③金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
④国际金融市场利率
4.利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①实现市场经济和利率市场化
②存在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
③人们的预期存在滞后性和不完全性
④利率具有弹性。
◆利率发挥作用的原理
①利差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②存贷款利差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③存贷款利差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第四章金融体系
1.金融体系的形成及评价
银行的含义: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兑换→货币经营(货币的收付、保管、结算、汇兑等)→早期银行(高利贷性质)
现代银行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建立。三个特点:①利率水平适当;②业务范围拓展; ③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金融体系的功能:
①聚集和分配资金的功能。
②支付结算的功能。
③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④提供信息的功能。
⑤分散、转移和控制风险的功能。
2.银行机构
金融体系大致由四类不同的机构组成: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
专业性银行(储蓄银行、抵押银行、投资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根据其经营原则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商业性专业银行和政策性专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开发银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进出口政策性银行)
清算银行
3.非银行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证劵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金融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典当行。
4.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
①机构国际化、联合化
②经营管理全能化、专业化
③金融自由化
④金融创新
⑤营运电子化
第五章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概述
商业银行的定义:是指能够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多种业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变货币为资本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三性原则: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
①安全性。是指避免和控制经营风险,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要求。安全性是银行经营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②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坚持流动性原则是理由来自于资产和负债的要求。
③盈利性。是指银行为其所有者获取利润的能力。这是银行的最终目标,也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
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之间是存在联系和矛盾的: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是目的。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矛盾最突出,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冲突较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银行健康稳定发展。
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筹集资金、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分为自有资本和外来资金两部分,外来资金又包括存款及借入资金等。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基础。
自有资本是商业银行自身所拥有的资金,又称银行资本金,是商业银行所有者的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自有资本或银行资本金 是银行设立和开展业务的基础条件,是银行承担经营风险、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誉的重要保证。
存款业务: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其他负债业务:同行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发行金融债券、占用资金。
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放款业务:根据偿还期限不同可以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根据放款的经济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经营性放款、有价证券经纪人放款和消费性放款;根据信用担保的性质可分为以票据、商品、股票、债券为担保的放款和信用放款。
投资业务:政府债券(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基本建设债券(特定用途)等)、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
4.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含义: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充分利用分支机构遍布各地的优势,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及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通常有: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代收业务(代理商业银行在客户指定的委托范围内代客户办理某些特定业务的一种中间业务。包括:代收业务、代客买卖、信托业务等)、同业往来、代客买卖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其他新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是指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的业务。因此,也称为“或有负债”、“或有资产”)。
5.存款的创造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或信用扩张)过程:在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下,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发放贷款,而放款会带来新的存款,如此循环,就创造出比原始存款多数倍的存款,即派生存款,这就是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或信用扩张)过程。
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资产管理(准备金管理、贷款管理、证券投资管理)、负债管理(资本管理、存款管理、借款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试述存款的创造原理。怎样修正存款的派生倍数?为什么?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是在商业银行组织的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发达银行的制度下,客户之间的支付普遍采取了转账结算的方式,通过存款货币的转移完成支付,而不再使用现金.与此相适应,银行向客户发放的贷款也首先形成客户在银行的存款,然后客户再用这部分存款去进行支付,使得其他客户的存款增加,这样银行贷款增加,引起客户存款增加,存款货币也就被创造出来了。
第六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概念: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发展阶段:中央银行的普遍推行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央银行制度强化时期(中央银行国有化阶段,二战至今)
2.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由其业务活动的特点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决定的。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看,它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
◆基本职能:
●发行的银行:对调控货币数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银行的银行:对维护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保持安全有重要作用.
●政府的银行:对宏观经济调控管理、协调国际金融活动有重要作
◆综合职能
●服务职能:中央银行向政府、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划拨清算、代理业务等服务。
●调控职能:中央银行通过对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信用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和干预整个社会经济进程,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管理职能: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
中央银行的作用:调节货币流通,稳定金融、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国际金融联合,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3.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①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如: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②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③准中央银行制(类似中央银行制)。如:香港、新加坡的中央银行
④跨国中央银行制。如:欧洲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
①国家所有形式。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是这种形式
②公私混合所有形式。如: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
③全部股份所有形式。如:美联储
④无资本形式。如:韩国的中央银行--韩国银行
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业务往来、宏观调控
5.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中央银行经营业务的原则: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支付存款利息、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业务活动公开化。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发行的银行)、代理国库业务(政府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对政府的贷款、金银和外汇储备业务、证券买卖业务。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中央银行握有证券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而是为了调节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向市场投放了货币,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用以创造存款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反之,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同时,中央银行买卖有价证券会导致利率发生变化。当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时,促使有价证券增加,从而提高有价证券的价格,降低银行利率;反之,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会找出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致使利率上升。可见,中央银行买卖有价证券会直接影响有价证券的价格和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现金准备的增减,从而影响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集中票据交换业务、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第七章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
金融市场的分类:
①按期限划分:短期(货币市场)和长期(资本市场)
②按交割时间: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③按交易场所: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④按金融工具流通状态:初级(发行)市场和次级(流通)市场
⑤按成本与定价方式:公开市场和议价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①配置资源、②风险管理 、③提供信息——国民经济“晴雨表”、④公司治理。
2.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特点:资本性\风险性\投资性
资本市场的作用:
①有利于筹集资本,实现借贷资本的转换。
②有利于提高资本使用效果。
③分散投资风险,促进资本的社会化。
④为央行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货币市场按交易工具的不同可以分为:同行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国库券市场
3.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主要有: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
4.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期货合约、期权合约、掉期合约
5.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外汇市场的概念:是指从事外汇买卖或者说是各种不同货币彼此进行交换的场所或领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汇市场分类:
外汇市场按其经营场所特点,可划分为有形的外汇市场和无形的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按其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国内外汇市场和国际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按其交易范围,可划分为零售外汇市场和批发外汇市
黄金市场的概念:是指从事黄金买卖的场所或领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国内黄金市场和国际黄金市场。
黄金交易方式分类:
按交易对象划分,有金块(条)交易和金币交易
按交易期限划分,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第九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1.货币供应量
货币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的多少。
2.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理解货币需求应把握以下要点:
①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有一个客观的量的界限。
②人们对货币产生需求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所具有的职能。
③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公式,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货币必要量理论 ,集中表现为公式:M=P.Q/V
M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
Q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
P.Q代表商品价格总额;
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这一公式表明,M与PQ成正比,与V成反比。并表明,在金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量总是等于货币必要量。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数量的增减成为商品价格涨跌的决定因素。
3.货币供给
4.货币供求均衡
第十章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
通货膨胀的涵义: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的三个表现方面:①纸币流通量超过需要量;②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不断减少;③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的度量——通涨率
测量物价指数的主要指标:
①零售物价指数(Retail Price Index)
它能反映直接影响一般民众生活状况的物价趋势,许多国家通常用它来代表通货膨胀率。但零售物价指数不包括公营部门的消费、生产资料及进出口商品、劳务的价格变化。
②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 )
指根据制成品和原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这一指数对商业循环较为敏感,但由于它不包括各种劳务,所以其变化对一般公众生活的影响不如零售物价指数那样直接。
③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以零售物价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基础编制的,可用于研究生活费用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优点是资料较易搜集,但不能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情况。
④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D deflator)
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的比率。它既包括私营部门和公营部门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与进出口商品、劳务的价格,因此比较全面。但对一般家庭来说,投资品和出口商品的价格与他们并无直接关系。
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小跑式通货膨胀。
按表现形式划分:隐蔽的通货膨胀;公开的通货膨胀。
按产生原因划分: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混合型。
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供求混合推动说,部门结构说,预期心里说。
我国理论界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①财政赤字说。政府在发生财政赤字时如果增发纸币或发行公债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②信用扩张说。信用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③国际收支顺差说。顺差使国内市场上商品可供量减少,而外汇市场则供过于求,国家不得不增加投放本币以收购结余外汇,因此会导致通货膨胀。
④混合说。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可分成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因素三类。
⑤体制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不完善导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度积累,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
⑥摩擦说。由于计划者追求的经济高速度增长及对应的经济结构与劳动者追求的高水平消费及对应的经济结构之间不相适应,从而产生矛盾和摩擦,引起货币超发、消费需求膨胀和消费品价格上涨。
3.通货膨胀的后果和对策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①对生产的影响。表面上可以刺激生产的暂时扩大,带来虚假的繁荣,但从根本上说,通货膨胀对生产起破坏性作用。
②对流通的影响。会使正常的商品流通渠道遭到破坏,造成全社会的商品盲目流转,需求发生变态,持币者不顾需要盲目购买商品。
③对信用制度的影响。会使商业信用缩减,银行不能发挥正常职能,反而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④对货币制度的影响。纸币难以履行定价工具的职责,不能反映企业经营的实际盈亏,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职能。
⑤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一方面,给国家带来追加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仅会给国民经济带来破坏性后果,引起生产萎缩,导致财政实际收入减少,而且由于货币贬值,会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和纸币发行。
通货膨胀的治理:
①宏观紧缩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
②收入紧缩政策
收入紧缩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手段,限制工资的提高和垄断利润的获取(工资管制和利润管制),抑制成本推进的冲击,从而控制一般物价上升幅度。
③收入指数化政策
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④单一规则──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
货币主义认为,政府必须首先停止扩张性的总体经济政策,将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控制在一个最适当的增长率上,即采取所谓的单一规则政策,以避免货币供给的波动对经济和预期的干扰。
⑤增加供给──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政策
●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都认为,总供给减少是导致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
●凯恩斯学派认为,总供给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影响供给的一些重要因素发生了变化,因此,治理经济滞胀必须从增加供给着手。
●供给学派则认为,政府税率偏高是总供给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滞胀必须首先降低税率。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稳定物价(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的结构
①目标数量度——即货币政策所要实现的宏观经济目标数量
②目标水平度——即各目标理想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偏离程度)
③目标偏好度——即各目标在货币当局考虑当中的先后顺序
◆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与其余两个目标的矛盾,已经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对货币政策目标进行选择时,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协调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①突出重点,在某个时期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优选目标,牺牲其余目标
②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③根据形势变化,轮番突出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测和调整的中间性操作目标
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常用的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
2.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含义: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采取的调节、控制中介目标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法宝)及其基本操作
经济形势 政策工具 |
通货膨胀 总需要>总供给 |
经济萧条 总需求<总供给 |
存款准备金政策 |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
再贴现政策 |
提高再贴现 |
降低再贴现 |
公开市场业务 |
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 |
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 |
选择性信用控制工具:选择性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信用进行的结构性的控制,即通过对不同信用形式的管制,鼓励或抑制某一部门的发展,从而达到结构调整的目标。
选择性信用控制工具有:优惠利率、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保证金比率、预缴进口保证金、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利率最高限制——Q条例、信用配额、规定流动比例、直接限制——信贷业务和放款范围。
间接信用控制工具:道心劝说、窗口指导。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传导机制:即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理,也就是中央银行某项政策的出台或某一政策工具的使用如何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而对货币政策终极目标有何影响的传导过程。
一般作用过程: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终极目标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S↑→r↓→ I ↑→ E ↑→ Y ↑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若货币供应量增加,则利率将下降,从而将刺激投资,最终将通过乘数作用而使收入成倍增加。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S↑→E ↑→I↑ → Y(P.T) ↑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无需通过利率加以传导,而可直接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
4.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供求的目的;而财政政策通过调节财政收支来影响社会总供求。尽管两种宏观政策之间存在差异,但殊途同归,都是通过影响社会总供求来实现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决策部门相互协调,使二者松紧搭配、优势互补。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宏观调节要与产业鼓励和产业限制相协调;二是货币政策的资金分配结构应符合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具有以下特点:
①着重于调节商品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②以实物为对象,对产业部门及其内部的资源进行调节;
③调节时间跨度长。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协调: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组成,货币政策直接影响投资需求,而消费需求则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配合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收入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而对居民收入进行调控的策略和措施。收入政策主要包括:实行工资、价格管制;提供财政补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20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