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广东湛江的戴女士爆料称,7月初她带着父母报团前往长沙旅行,最后一日返程时,因未购买导游售卖的特产,与导游在大巴车上发生争吵,在此过程中,75岁的父亲疑因心脏骤停猝死。涉事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周某称,警方曾调查此事,但旅行社和导游对老人的去世不负有责任。双方经协商已达成一致。(据7月23日澎湃新闻)
本来是想带老人出门旅游,放松身心,增进亲情,没想到老人竟然在旅途中撒手人寰,家属的悲痛和懊悔,为人儿女者多可感同身受。因此,涉事导游和旅行社拼命推卸责任的样子,显得更为自私冷漠,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契约精神。
虽然说关于旅游中是否强行要求购物,游客和导游各执一词,而老人是因为心脏骤停去世,很难断言与导游的言行有直接关系,但是即便不去争论细节上的是非,涉事导游和旅行社依然有多处违规行为。
首先,全程带团的男导游肖某所持的导游证是假的,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导游的资质,但旅行社却让他和另一个有证的女导游一起搭档,从何“洗白”其“黑导游”的身份,不得不说,这样钻空子真是煞费苦心;
涉事导游自行办理的假证件(来源:澎湃新闻)
再者,该旅行团的宣传单上醒目标注“0自费0购物”,出团通知书上也明确地写着“全程安排一个土特产超市”,“全程优秀国证导游服务”,然而自称负责导游管理工作的肖某,根本没有证件,其见缝插针地在途中各种推销商品,被说成是“当地的人情世故”“感恩司机”,这与合同内容完全不一致,属于投机取巧,玩文字游戏欺骗消费者的违约行为。
该旅行团的宣传单(来源:澎湃新闻)
该旅行团的出团通知书(来源:澎湃新闻)
而令人无语的是,无论是肖某本人,还是其所在旅行社,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严重性。导游无证被视为权宜之计,车上推销被说成是“潜规则”,即便在说明情况时还要强调,全车都买了东西,只有戴女士一家没买;而导游骂人则被说成是顾客要投诉,他在解释……真真是让人见识了什么叫强词夺理、巧舌如簧。可以想到,这一团的游客一路上被这种话术搅扰得有多么烦躁和无奈,更让所谓的“纯玩团”显得无比讽刺。
新闻的评论区,不出意料地又成了网友们的爆料区,大家纷纷诉说自己曾遭遇的“人在囧途”。有人是签合同零购物,实际上每天都有购物行程;有人是全团坚决不购物,导游就要求加钱,否则就甩团走人;有人和戴女士一家一样,遭遇无证导游,旅游体验极差,投诉无果。
可见,虽然国家深入整治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旅游强制购物”等突出问题,但各地的旅游市场依然有很多打擦边球,钻空子的违法违规行为存在,甚至很多从业者,都如这则新闻里的旅行社和导游一样,违规了还不以为然,还认为是所谓的“行规”。这是不是也说明,一些地方的监管和整治力度还不够,还不足以形成震慑,整饬秩序呢?
因此,即便老人家属和旅行社就赔偿达成了一致,也不能对种种违规之举一笔带过,当地监管部门不仅要严查严惩旅行社、“黑导游”的违规行为,更应将整治行动常态化,既要重拳出击维护市场秩序,也要耐心细心识破花言巧语。其他旅游业发达的地方,也要引以为戒,加强对旅游团队、地接社的执法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钻规定空子,令消费者深恶痛绝的行为,该行政查处要行政查处,该追究刑事责任要追究刑事责任。否则,消费者可能会对“跟团游”整个行业失去信任,到时候再来抓,再来管,就悔之晚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18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