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间,水滴互助发布公告称,原互助计划将于2021年3月31日18时正式终止。水滴互助在公告中表示:
对于在保障中的互助会员,将为其投保一年最高保额为50万元的健康险。在此之前,不幸确诊大病的会员,自首次诊断之日起180天内,可继续发起申请。
若符合原互助条件,将由平台提供合理赔付。对于用户账户内的余额,平台将从公告日起5日内发起退款。
类似“水滴”的退出,今年并不少见!
2021年以来,已有美团互助、轻松互助等两家头部互助平台关停,加上水滴互助,目前互联网互助领域头部玩家仅剩下少数几个平台。
那么,到底为什么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互助平台相继“关门歇业”?曾经飞速增长的网络互助,难道真的要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这是企业上市前的“断臂求生”吗?
从2016年5月上线至今,水滴互助在26日晚正式宣布原互助计划将于3月底正式终止。对于此次水滴互助选择终止原互助计划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水滴在筹备赴美上市前的“断臂求生”。毕竟2020年7月,关于水滴最快2020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的消息就已经传来,而互联网互助的合规性风险的确是挡在上市前路的一个障碍。
经济学者付立春:
因为网络互助平台还是涉及很多性质认定的问题,比如说是众筹,是金融,还是社会团体?它的牌照、监管、规范性等种种问题可能现在都很难完全规范。即使规范了,它的监管是不是到位?是不是符合上市对资产性质要求?也存在着很多疑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进行剥离,在上市之前是最安全、最保守的一种操作。
(资料图)
原来网络互助平台资金缺少合法的身份
经济学者付立春:
作为基本社保和商业健康保险之外的另一种保障方式,以大病互助为形式的网络互助平台近年来快速发展,“花小钱,防大病”的理念也让网络互助平台近些年快速聚拢一批用户,站在了风口上。由于它互联网信息的属性,传播性非常广,一些平台或者公司一旦成立,就会有很强的品牌效应,有很多客户基础。
通过参与网络互助,只需要每个月分摊几元钱到十几元钱,就可以获得几十万元的互助保障,可以弥补中低收入人群在基本社保和商业健康险之间的“真空地带”,满足低门槛的保障需求。然而,从2011年张马丁创立的“互保公社”再到今天,十年过去,网络互助产品越来越有商业保险的样子,但是却始终游走在合规的边缘。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网络互助平台资金缺少合法的身份。
董登新:
网络互助平台没有合法的保险身份,不属于法定保险机构,没有合法的保险牌照或相应的营业执照。因此,在身份上、在市场地位上,它是不确定的或者是未知的,甚至存在灰色或黑色“户口”。
监管来了!各家互联网公司纷纷收手
曾经凭借低门槛、便利性、巨大流量等优势一度野蛮生长的网络互助,如今已行至重要关口。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我国已有3.3亿人加入网络互助平台,这意味着全中国每10个人中就至少有2个人参加。然而在这个领域里,监管还仍然是空白。
2020年9月,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曾发布《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的文章,称有的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而平台监管缺乏制度依据,处于无主管、无监管、无标准、无规范的“四无”状态。
(资料图)
监管信号的释放也迅速传导到各个平台。董登新分析,没有保险牌照的网络互助平台可能会遭遇巨大的政策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各家互联网公司纷纷选择了收手,关闭平台。
监管趋严,网络互助平台洗牌在所难免
随着监管趋严,网络互助平台的洗牌在所难免。目前来看,针对网络互助平台的监管问题,国家层面也在不断摸索。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2021年年初银行业保险业2020年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上,针对网络互助平台发展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肖远企:
下一步,我们还将对网络公司开展互助业务给予进一步的关注,了解其运行的方式和风险情况,再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来源: 央广网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18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