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独侠客
声明:“兵说”原创稿件,抄袭必究
众所周知,在老山战役中,118团2营5连副连长张大权是夺取主峰的标志性人物。通常认为,他是首位登上老山主峰且壮烈牺牲于主峰阵地的人。老山主峰上矗立的塑像,即以他的原形塑造。
相较而言,张大权手下有一位班长,虽然也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但知者甚少。在我能看到的关于老山战役的战史战例中,大多只有一句话:“5连遇敌雷场,9班长触雷牺牲。”没有姓名介绍,没有具体事迹。
战例中说的“9班长”,就是118团2营5连3排9班班长韩跃奎。老山战役结束后,5连有两人被授予荣誉称号,一位是张大权,另一位就是韩跃奎。
韩跃奎是贵阳人,1963年4月生,1981年1月入伍,打老山时21岁。他的牺牲过程,远远不是“触雷牺牲”4个字那么简单。
(一)临战训练,连长问韩跃奎:出现意外怎么办?答:踏雷
为阻止我军进攻,越军1979年占领老山骑线点后,经多年经营,在各个高地构筑了大量工事,特别是在主峰阵地设置了以防步兵雷场为主的爆炸性障碍物,距阵地400米至1000米的地段设警戒雷群,30至250米则设正面宽、密度大的雷场。这些雷场与铁丝网、陷阱、防步兵壕结合,地雷、竹签等多被林草覆盖,难以发现,更难以排除。
5连所在的118团2营,系右翼攻击营,奉命沿21号、52号高地向主峰攻击。而攻击主峰,开辟通路是最关键、最艰难也是最危险的任务。韩跃奎代表9班,受领了这一任务。
1984年4月28日凌晨1点30分,韩跃奎带9班摸到了21号高地前沿,开始秘密排雷。由于雾大天黑,又不能发出声响,战士们排雷效率很低,1小时只能前进20来米。
5时56分,我军对老山实施炮火准备,炮击撼天动地,老山的天空被呼啸的炮弹映红。至6时30分,炮击结束,持续34分钟。
按照作战方案,炮击一结束,5连就要发起冲击。所以,当炮击开始后,9班不再秘密排雷,而是借着炮声作掩护,用60迫击炮将导爆索射出,试图炸开一条雷场通道。
让韩跃奎没想到的是,红色的导爆索射出后,越过灌木林,晃悠悠地挂在了2米多高的树上,轰然炸响,枝叶飞散。由于导爆索没有贴地,未引爆一颗地雷。韩跃奎试了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如此。
战前,118团专门训练和研究过如何开辟雷场通道。在老山这种丛林环境中,机械扫雷根本不管用,用迫击炮发射导爆索诱爆地雷,是战士们的智慧发明,却万万没料到会遇到“空炸”情况。
在临战训练中,5连连长秦德勇曾问韩跃奎:“如果开辟通路遇到意外,你怎么办?”韩跃奎答:“铁丝网炸不开,我就伏在上面让大家踩着我过;遇到崖壁,我们搭人梯;雷区打不开,就踏雷。”
这样回答连长,更多的是一种决心宣示,谁也没料到,真的要以身踏雷。毕竟当时已是80年代,胸口堵枪眼、肩顶爆破筒、手举炸药包,在大家看来很遥远,没有太大的可能发生,也没有太多必要。
(二)以血肉之躯开路,保证张大权冲上主峰,韩跃奎停止了呼吸
5连距发起冲击的时间越来越急促。作为突击队长,5连副连长张大权在等待,二营指挥所在等待,团长刘永新在等待。韩跃奎非常清楚贻误战机的严重后果,他不能再等,对全班喊:“全班分三组,跟我前进,踏雷!”
张大权虽然心急如焚,但听到韩跃奎这一声喊,不禁惊呆了。他来不及制止,5班正副火箭筒手一左一右,间隔5米,和走在前面的韩跃奎成三角形,步入了雷场。
韩跃奎用竹竿拍、用刀砍、用脚踩,5米、10米、20米……3人往前走了一段,但幸运没有继续眷顾他们,“轰”一声巨响,韩跃奎踩响了一颗防步兵地雷。
二排长于建国冲了上来,见韩跃奎倒在地上,左小腿被炸断,右脚掌被炸掉四分之一,额头、胸部、下颌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军衣。战友们立即为他包扎,依然血流不止,眼睛也用纱布蒙住。
于建国排长命令战士将韩跃奎抬下去,被韩跃奎坚决拒绝:“我活不了多久了,让我再爬一段!”新战士孟金红不肯:“不行,班长,我来!”
韩跃奎没同意,甩开他的手,开始向前爬。他的血染红了草地,铺成一条20米的血路。
9班副班长胡远琪、机枪手何永志和任永贵3人赶了上来,扑住了韩跃奎,没让他再往前爬,此时的韩跃奎已奄奄一息。班长无惧生死的壮举,极大地震撼了胡远琪。他将韩跃奎放在草丛中,向班长敬了一个军礼,转身,带何永志、任永贵往前踏行。
没有任何侥幸,他们3人全部被炸死炸伤。重伤的任永贵,拼着最后一口气,冲到了雷区尽头。9班12名战士,炸倒一个,再上一个,炸倒一个,再上一个,终于在冲击发起前,用血肉之躯开辟了一条宽3米、长72米的雷场通路。
张大权自始至终,看到了9班的壮举。他含着泪,带着一排、二排开始冲击主峰。战至11时37分,5连及4连、3营7连协力,全歼主峰越军,标志着老山回到了祖国怀抱。
此时,韩跃奎正在被军工紧急送往医疗所的路上,英雄伤势太重,停止了呼吸。
图:感动国人的“四人1条腿3双眼”图片中的4位英雄,无一例外被地雷炸伤。从左至右:14军41师123团“钢铁战士”吴长军,一等功臣、67军199师596团班长郑守勇,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11军31师92团五连九班班长安忠文,一等功臣、27军79师235团4连见习排长王曙光。
(三)昆明军区战评:必须重视开辟通路
在麻栗坡、马关和屏边等地的烈士陵园,不用刻意寻找,人们都能发现,有许多烈士的墓碑简要生平中,都有关于滚雷、排雷、触雷的记述。
图:1981年4月1日,文山军分区边防某团排长吴宗臣在罗家坪阵地排雷时牺牲,被昆明军区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
地雷,是最廉价、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防御武器。10年中越战争究竟埋了多少雷,已无法精确统计。1992年至2018年,我军先后组织了三次大面积扫雷,一位经历三次扫雷的老兵告诉我,通常说“中越边境埋了130万余枚地雷、48万余枚(发)爆炸物”,这组数据其实是根据军工仓库出库的地雷和爆炸物估算的,实地埋雷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残忍而血腥的地雷,给双方都造成巨大伤亡。在埋雷与排雷的较量中,我军涌现众多英雄人物。如,在收复者阴山战斗中被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的31师92团特务连工兵班副班长杨再林,被誉为“滚雷英雄”的31师92团战斗英雄安忠文,在老山作战中被地雷炸成重伤依然坚持战斗的118团战斗英雄史光柱、韩跃奎,还有带领全班滚雷开路、7分钟攻占662.6高地的119团6连6班班长马保卫,等等。
图:1984年9月,昆明军区召开老山、者阴山作战庆功大会,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为31师战斗英雄安忠文佩戴军功章。
勇士们视任务高于一切、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感天动地,他们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和楷模。但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忽略一点:战士们是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牺牲自我的方式捍卫祖国、捍卫胜利、捍卫荣誉。从军事上而言,这又是必须反思的问题。
战后,昆明军区司令部组织了战评,反思了在老山、者阴山地区拔点作战中的经验教训,其中特别把“必须重视开辟通路”作为一部分加以分析。
35年后再读这一战评,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先辈们的务实精神和朴素文风。战评首先肯定各部队想了很多办法,首次将73式、69式火箭开辟器和81式扫雷车等制式器材用于实战,但犀利指出,“开辟通路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如“有的连队在未开通通路的情况下发起攻击,突击班排还未冲到敌前沿,就因触雷伤亡失去了战斗力”。
图:烈士以命铸就的老山主峰254号界碑,是主峰归我的标志性界碑。这里是昔日我军冲击主峰的关键阵地,也是布雷的密集地,诸多烈士牺牲于此。不知情的游客只知这是一块很方便留影的界碑,知情的参战老兵拜谒主峰时,则在此跪拜牺牲的烈士。
战评指出的问题有三:一是合成指挥员未注意充分发挥步、工、炮的整体威力,缺乏多种手段和多手准备,单纯依赖突击连排的破障班组;个别分队指挥员不够沉着冷静,在通路尚未开辟时,即盲目蛮干,急于发起冲击。二是部分制式和自制的开辟通路器材不适用于丛林地作战。三是针对性训练差,使用器材不熟练。
对策也有三:1.各级必须对开辟通路进行统一计划和组织,尤其是师团指挥员应预有多手准备,充分发挥步、工、炮的整体威力,战前尽可能地组织秘密搜排;战中爆破和炮火开辟相结合,多种手段并用。2.必须把排雷破障作为部队战、技术训练的重点内容施训,切忌走过场。在时间和器材上应予以充分保障。3.目前我军各种制式开辟通路器材均不适于山岳丛林地作战,应本着轻便、实用、易操作、能组合的原则,加紧器材的研制。
35年过去了,战评中指出的三个问题是否还存在?三条对策是否已落实?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开辟通路,亦给后人上了深刻一课。真正准备打仗的军人,既要传承“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也不能忘却这份血染的战评。
向老山、者阴山英烈致敬!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kexue/12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