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
除了被高温炙烤
晒黑晒伤
最令人烦恼的
大概就是蚊虫叮咬
有的叮咬只是让你痒上几天
有的却会要人命
典型案例
据现代快报报道,最近江苏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谓祸不单行。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岳母先后被蜱虫咬伤救治不及时去世。可谁知在宋先生为岳母处理丧事的过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虫咬了一口。
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并有咳血、血小板下降、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在鬼门关后走了一遭后,才捡回一条命。
宋先生被蜱虫咬后留下的痕迹
这种不起眼的小虫可谓虫中“吸血鬼”,今天北京友谊医院热研所的大夫们就来带你认识可怕的蜱虫。
虫中“吸血鬼”有多可怕
蜱虫在吸血时,会分泌毒素并会传播多种疾病,可以造成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
它被称为“二手注射器”,一是因为嗜血成性,不止能吸哺乳动物的血,连鸟类及两栖动物都是它的吸血来源。
而且蜱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
二是因为它可以传播 83 种病毒、14种细菌、17 种螺旋体、32 种原虫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等。
一想到可能被这样的“吸血鬼”盯上,小编就觉得心里发毛。
被蜱虫咬一下为何会丧命?
如果蜱虫不携带病原体的话,被叮咬的人体可能只会出现短暂的皮肤损害。
它唾液中的各种毒素会导致皮肤局部疼痛、红肿,通常持续数小时,不适感会逐渐减退,多在1周内完全消失。
但有一些人的皮肤反应较重,局部皮肤可出现一系列变化。根据叮咬时间不同,皮肤的病理变化也是不同的。
但如果被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的话,就会得常见或新发现的传染病,甚至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传染病。
我国自1980年至2016年报道的蜱媒传染病主要包括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体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无形体病、莱姆病、巴贝西虫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上文中宋先生被咬后感染的疾病。自2009-2016年间,我国 23 个省份均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例报道,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浙江、辽宁和江苏等中东部地区。
蜱虫喜欢挑哪些地方下口?
蜱通常会寻找皮肤较薄的、位置较隐蔽的、宿主难以发现的部位,如颈部、耳后、腋窝、腹股沟等处。
而且蜱虫是非常聪明的寄生虫,除了选择叮咬位置的隐蔽之外,它还有特殊法宝。
为了从人体多而持久的吸血,它的唾液腺中含有特殊成分,这些成分具有麻醉的作用,人们就像被打了麻醉针一样,感觉不到有虫体叮咬的疼痛。
同时蜱虫的唾液腺中还有抗凝的成分,使得血液不凝固,源源不断的被吸走。所以被蜱叮咬后很难及时发现。
这也是它的可怕之处。
发现蜱虫吸血,怎么消灭它?
很多人很喜欢直接拍打蜱,或用烟头、烧红的钉子灼烧蜱的身体,这些强刺激会导致蜱的剧烈挣扎,将消化道内的涎液吐入宿主的皮肤内,增加蜱传微生物感染的机会。
正确的方法是使用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或用含有利多卡因麻醉剂的软膏涂蜱的头部及身体,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
这是因为蜱的呼吸孔位于第四对足的内后方,而且呼吸频率大约为每小时3~15次,窒息后叮咬人体口器放松,有利于将整个蜱拔除。
在拔出过程中,将镊子贴皮肤钳住蜱的假头部后,缓慢地沿与皮肤垂直的方向拔出即可,过程中应避免扭转,避免挤压到蜱的腹部
拔掉滞留在身体上的蜱后,应该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常规消毒患处。
出现哪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被蜱虫叮咬后,常见的起病时间根据传播疾病而不同,若为病毒类疾病大多3~5日便可发病,若为寄生虫病潜伏期可以长达42天。
如果叮咬处出现红点或皮疹、全身皮疹、颈部僵硬、头痛、恶心、疲乏无力、肌肉关节疼痛、发热请及时就医。
另外,到野外活动后,如果出现高热和斑疹等病情,要想想是否被蜱虫叮咬过。
如何远离“杀人不眨眼”的蜱虫?
- 出游踏青尽量别在草地久坐,在进入森林、草地时应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
- 离开时应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
- 回家后要立刻洗澡,冲掉有可能沾在身体上的蜱虫;
- 检查身体的各个部位,是否被蜱虫叮咬。按照头部(头发间及发际线边缘)、耳部、腋窝下、腹部、腿部(大腿根部)、腘窝的顺序,这些都是易被蜱叮咬的地方;
- 同时若带宠物外出归来,也要认真检查宠物的身体各部位,避免宠物把蜱虫带回家。
综合:北京友谊医院热研所
微信公号“热带病与寄生虫病资讯”
作者:邹洋、王磊、李小丽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dongtai/46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