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提问: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学会独处”。
年少时,很多人信奉“朋友多了路好走”,喜欢奔忙于各种社交场合,沉迷于各种各样的社交娱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来越觉得朋友越多心越累。
频繁的社交既消耗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还损害了精力,伤害了身体,有时还会被所谓的“友情”绑架,失去了自由,于是又开始渴望和自己独处。
林徽因曾说过:“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就是群居动物,因为工作和生活需要,避免不了跟别人打交道。
但只要内心平静,就算身处闹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安宁。
人到中年,减少无用的社交,慢慢学会独处,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01不在喧闹中迷失,在喧闹中守心
多少人,在喧闹中迷失了方向,又有多少人,在清冷中丧失了热情,修身并非要远离世间凡尘,而是在尘世中,辟一方静土,守住初心。
在物欲横流的娱乐圈,演员胡歌可以说是一股清流。
23岁那年,胡歌因主演《仙剑奇侠传》一举成名,后来又接演了几部戏,角色的同质化让观众产生了视觉疲劳,对他的演技也提出了质疑。
2006年,一场车祸让他有了一个修整期,车祸中胡歌脸部严重受伤,面部留下了永久性伤痕。
这对一个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后来,在一本名叫《皮囊》的书里他找到了直面人生和正视遭遇的勇气,书中有一句话“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正是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他把过去一段一段拾起,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幸福的拾荒者》,他在书里说:“我想要在拾荒的旅程中找回自己,却无意中得到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
自省后的胡歌,抛弃一切华而不实的外像,更加注重提升内在修养和演技,经历风浪后,显得更加成熟稳重,独具一番成熟的魅力。
2015年,《琅琊榜》的梅长苏一角,又让胡歌再度声名鹊起,这部剧让他成功完成从偶像派到实力派的转型。
《琅琊榜》播出后,胡歌的演技得到观众的认可,又再一次大火,但他并没有趁胜追击,宣传期过后又在大众视野里消失,后来有网友在青海发现他在捡垃圾,原来他在2013年加入了绿色江河志愿者,年复一年,默默地做着公益。
他经常这样择时在喧闹中抽离,留给自己一个空窗期,在空窗期里读书、学习、做公益,体验生活、深耕演技,再一次出现又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胡歌没有在粉丝众星捧月、光环笼罩中迷失自己,他说:“我只想当演员,不想明星。”不管多火,他一直清楚自己,在喧闹中坚守初心。
作家迟子建说:“在一个喧嚣的环境中,只要你能保持独立的资态,那么,即使身居闹市,也不会为浮尘沉迷。”
环境越是喧闹,内心越要从容淡定,才能在闹中取静,在静中守心。
02 不在独处中迷茫,在独处中沉淀
有句话说得好:“牛羊才成群,猛兽总独行。”
比起热闹和浮华的表面,真正成就一个人的,往往是那些离群索居独处的时光。
杨绛晚年最爱独处,独处中不断沉淀自己。
八十几岁高龄时,先后经历了丧女和丧夫之痛的她,没有在悲痛中沉沦,而后她一直深居简出,坚持在家安静读书、写字、创作。
一有时间,就整理钱钟书留下的手稿和中外文笔记,并坚持学习外语。
在独处的日子里回忆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书写成册,完成了让世人读之怆然的著作《我们仨》。
96岁高龄时,她把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整理成一本散文集《走在人生的边上》,这本散文集里很多经典语录为千千万万迷茫者指明了方向。
她说:“人总要沉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而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沉淀再沉淀,然后成为一个温柔而强大的人。”
杨绛就是这样在独处中沉淀自己,使生命因沉淀而可贵,使人格因沉淀而熠熠生辉。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人在独处时,没有外界干扰,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守得住独处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能力。
人生后半场,在独处中认识自己、修整自己,沉淀自己,清空杂念,努力深耕,做一个内心强大,不为浮华左右的人。
03 与其喧闹,不如独处
作家周国平说过这样一句话:“社交场上的主宰绝对不是友谊,而是利益或者无聊。真正的友谊是不喧闹的。”
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我们曾经在酒局、饭局中推杯换盏,说一些无聊的话题,做一些没用的事情,一群人聚在一起吵吵闹闹,虚度时光,曲终人散时方觉内心空虚寂寞冷,不仅挥霍了金钱,消耗了时间还失去了目标,丧失了斗志。
与其在喧闹中寻求帮助,不如在独处中追求进步
YouCore创始者王世民,曾经在文章里提到妻子的一件小事。
妻子有一个MBA同学,特别热衷于社交活动。在念MBA期间,花很多时间在各种社交活动上,聚餐、晚会、校际比赛等等。这位同学认为,经营人脉关系对自己念MBA会有帮助。
但是,当她毕业论文答辩出现问题时,她苦心经营的那些朋友,没有一个愿意帮助。而王世民的妻子,偶尔参加社交活动,大部分时间用于勤奋读书,提升专业知识,论文答辩顺利过关,见识了她的实力后,很多人主动靠近她。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指望别人,不如投资自己。”
与其在喧闹中困惑,不如在独处中静心
19世纪的美国,物质飞速发展,人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状让梭罗非常崩溃,他需要重建内心。
于是,在28岁的时候,他远离尘嚣、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
两年时间,梭罗开荒种地、自耕自食、阅读写作,自始至终都一个人独居。
后来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独,很想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回答: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叶小舟吗?
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我们的地球不是在银河系中吗?
此后,他将这段独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了自传体散文集《瓦尔登湖》。
梭罗说:“人在孤身一人的时候是不孤独的,因为只有在这时候他才能获得一种大自在;只有在这时候,他才使流浪在众人中的我回到他真正的家。”
瓦尔登湖的极简生活,让他内心获得了平静。
陈道明说:“独处是一种美德,可以让人内心得到净化。”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我们可以在独处中感受人间烟火,也可以在独处中享受静谧时刻,更可以在独处中拥抱快乐。
04 结尾
苏轼的《浣溪沙》里说:人间至味是清欢。独处便是一个人的清欢。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很多路要你一个走,很多事要你独自去承受。
独处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开始。
愿你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余生在喧闹中学会独处,在独处中日渐成熟。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dongtai/43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