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庄子》节选:
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或者若鲁遽者邪?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鲁遽曰:‘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吾示子乎吾道。’于是乎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
加粗的部分“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大概意思是——鲁遽的弟子说:我得到了老师真传,能在冬天取火把大鼎烧热做饭,能在夏天造出冰块来。
鲁遽弟子能“夏造冰”,是在吹牛皮?还是古人的一种科学幻想?
?西汉淮南王刘安编撰的《淮南万毕术》记载了这种制冰方法:
“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
这种方法即,在夏天,将开水放入一口大瓮中,以又粗又厚的丝织物密封后,放进井中,三天后取出,就制成了“夏冰”。
用开水在大夏天造冰?听着就感觉违背自然规律。
很多科学家做过试验,希望能找到“夏造冰”的科学解释。
有学者认为,其原理是低压作用下,瓮中的开水会快速蒸发,吸热制冷。
?在保障空气湿度小,气温适宜,瓮足够大,密封足够好等条件,就会制造出少量的冰块。
现代科学家虽然没有复制出古人的“夏造冰”之法,却通过实验,将水温降到了零上一度至二度,接近了冰点。
看来,古人的“夏造冰”之法,并为妄言胡说,只是现代人没有找到正确的操作方法而已。
在道教中有很多方术,比如如咒蛇术和五岳真形图,看似毫无科学道理。
但其实这些内容并不完全是迷信,背后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只是这些科学知识在古代,被必然的神化了而已。
所以,看来鲁遽弟子能“夏造冰”并非空穴来风。
关于古人夏季使用冰块的记载,历代有很多。
唐朝末年,先民开采硝石用于生产火药,发现硝石溶于水,就会吸收热量,能够使水冷却结冰。
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溶于水有降温的作用。
?一些商人就利用这一原理,在夏季造冰,放入一些糖到市场上销售获利。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
宋朝时期夏季造冰技术日臻成熟,很多冰雪冷饮出现在都市的小吃店里,比如冰雪甘草汤、甘草冰雪凉水、冰雪冷元子等。
还有商家将水果,牛乳、果汁等放入其中,和现代的冰激凌非常相似。
元朝时期,宫廷饮食出现了一种叫“冰酪”的食物,马可?波罗把这种“造冰”之法传到了意大利。
?后又传到法国,卡特琳皇后的御厨在“冰酪”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掺入奶油的半固体冰淇淋,深受贵族欢迎。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dongtai/37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