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分享,七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助你成为诗词达人
文/@成长新视点
七律诗和绝句,都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近体诗体裁。它们的区别,主要有起源时间、句子数量和格律要求等三个方面。
七律诗和绝句,给人最直观的区别,是七律诗为八句,绝句是四句。其中,绝句有五绝、六绝和七绝,六绝极少出现。
一、起源时间。
1.绝句,又叫截句、断句、绝诗,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名称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据记载,当时文人宴会,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将各人所作的诗割断开来,单独成篇的话,就叫"一绝"。绝句的称呼,由此而来。
2.七律诗,也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的沈约等人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在初唐时期,经沈佺期和宋之问等人进一步优化定型,到了盛唐的诗圣杜甫时期已然发展成熟。
二、句子数量。
1.绝句,规定全诗四句。其中,五绝,是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六绝,是每句六个字,共二十四个字;七绝,是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六绝,极少出现。
2.七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
三、格律要求。
1.绝句,在格律上有律绝和古绝两种,各有特点和区别。
一是律绝,与七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并且符合平仄规律要求。如,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平起首句入韵式,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是古绝,虽讲究押韵,但平仄相对自由,不受约束。如,仄起首句不入韵,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仄起首句入韵式,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绝句,诗文短小,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为广大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盛超过其他体裁的诗文。
2.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律诗要求,全首诗都要押一个韵,限制为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每句中的用字,要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要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种方式。
其中,每首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上下句必须对偶。
下面,以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为例,分享七律中对“颔联、颈联”要求,诗文如下:
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这首诗的对仗口诀,是上平声韵“寒”字。该诗中,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与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对偶句。
这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与其他诗词相比,用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诗尤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也更广。尤其值得学习和欣赏的是,这四句所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在诗句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
在诗中,诗人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这里所描写红军的“不怕”,是隐态的,后面借山水变化的动态,来反衬红军的“不怕”壮举。通过“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凸显红军精神的“不怕”实际行动。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主席运用得非常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无限诗才,更是他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万丈豪气。
结语。
七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在唐朝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等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有的唐人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为律诗,为此有人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唐代律诗,也存在变化,有些并未完全按照格式写作,成为了绝唱,说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dongtai/37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