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是在“晋楚城濮之战”的关键时期
晋国大夫狐偃
劝说晋文公坚定意志
下决心与楚国决战时所说的话
这个词精辟的总结了
山西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和独特的军事战略意义
也因此在现在
成为山西的代名词
那么,山西的地理环境
由哪些山脉构成?
又特殊在何处?
山西
东侧为太行山
西侧为吕梁山
北边往外紧邻阴山余脉
往内是恒山山脉
最南端则是中条山、王屋山
山西四周皆被大山所围
形似天然堡垒
东西向山势险峻、通行艰难
南北向虽然同样山川众多
但山脉之间往往并不连贯
因此形成一条
北至蒙古高原
南抵关中盆地、中原地区
南北开放的通道
这也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南下
往往选择山西的原因
众多纵横交错的山岭
把山西内部分隔为六大盆地
分别是
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
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长治盆地
最北边是大同盆地
其周围有
管涔山、洪涛山、采凉山、六棱山
管涔山属吕梁山脉分支
《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
“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
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山
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
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管涔山自古就被认为
是汾河的发源地
其主峰之一的芦芽山
风景秀美
是山西著名的旅游景区
采凉山位于阳高县
据传历史上著名的“白登山之围”
就发生在此处
往南越过恒山山脉
进入忻定盆地
四周有恒山、云中山、五台山、系舟山
等诸多名山
恒山为北岳
恒山山脉则横亘于山西北部和中部之间
以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
等关隘虎踞为险
是通向太原盆地的咽喉要冲
历来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保存有东亚乃至世界
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
同时珠联璧合地
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也因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再往南则是太原盆地
太原盆地东依太行山
西接吕梁山
最北是黄寨的石岭关
最南则是灵石的韩信岭
石岭关位于太原市北部的
阳曲县城东北60公里处
是忻州和太原的交界
自古为晋北要冲、太原门户
元好问《石岭关书所见》中
“轧轧旃车转石槽,故关犹复戍弓刀”的诗句
就是对当时战争场面的描写
再往南
则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
晋南地区
包括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临汾盆地
东倚太岳山和中条山
西接吕梁山和黄河
太岳山位于
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
其主脉霍山
最早被称作“霍泰山”
是《禹贡》所记载的冀州的镇山
著名山峰还有绵山
因介子推的故事而广为流传
传说是“寒食节”的起源之地
为山西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运城盆地
西邻黄河、南至中条山、王屋山
中条山
西起黄河东岸
东到王屋山
由于古人认为
中条山本为华山余脉
后被黄河所截断
因其居于华山和太行山之间
故名“中条”
中条山向北为运城盆地
向西为关中地区
向南为中原大地
其主要山峰历山
有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
是山西省著名旅游目的地
黄河上的蒲津渡在春秋早期
即已成为秦、晋两国频繁往来之要津
黄河第一大渡口
历史上战争不断
鹳雀楼
即作为镇守蒲津渡的戍楼而建造
著名的黄河铁牛也矗立于此
长治盆地
即传统上党地区
包括现在的长治市和晋城市
是由群山包裹的高地
《释名》中说
“党,所也
在山上其所最高
故曰上党也”
因其居高临下
俯望中原大地
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被称为“天下之脊”
总体来说
山西东部以太行山脉为主
是山西和华北的天然分界
“太行八陉”是山西与华北平原的交通孔道
西部以吕梁山脉为主
又有晋陕大峡谷间的黄河天堑
南部有中条山和黄河互为表里
黄河渡口是进入关中的交通要道
北部外有阴山、内有长城
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是进入中原地区的必由之路
东南上党高地
素有“天下之脊”之称
是俯望中原的必争之地
内部山脉河流纵横交错
构成一道道互相衔接的天然防线
独特的地理条件
让山西在古代拥有非常特殊的战略地位
在古代王朝更迭
都城从关中向中原
再向华北转移的过程中
山西虽从未站在历史的中心
但也从未远离
“表里山河”既是实写也是比喻
数千年来
这片"山河"默默守护着
中华文明的和平与繁华
并将继续持久地守护下去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dongtai/32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