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高中化学常考的20项实验(1-10)

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OH溶液为例:

1、步骤:(1)计算 (2)称量:4.0g(保留一位小数)(3)溶解(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8)装瓶贴标签 :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 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 注意事项:

(1) 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

(2) 常见的容量瓶:50 mL、100mL、250mL、500mL、1000mL。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

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3) 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

(4)命题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和液体的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二、Fe(OH)3胶体的制备:

1、步骤: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操作要点:四步曲: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

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3、命题角度:配制步骤及对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焰色反应:

1、 步骤:洗—烧—蘸—烧—洗—烧

2 、该实验用铂丝或铁丝

3 、焰色反应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是物理性质

4 、Na ,K 的焰色:黄色,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5 、某物质作焰色反应,有黄色火焰一定有Na ,可能有K

6、命题角度:实验操作步骤及Na ,K 的焰色

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四、Fe(OH)2的制备:

1、实验现象:白色沉淀立即转化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2、化学方程式为:Fe2++2OH-=Fe(OH)2 4e(OH)2+O2+2H2O= 4e(OH)3

3、注意事项:(1)所用亚铁盐溶液必须是新制的,NaOH溶液必须煮沸,(2)滴定管须插入液以下,(2)往往在液面加一层油膜,如苯或食物油等(以防止氧气的氧化)。

4、命题角度:制备过程中的现象、方程式书写及有关采取措施的原因

五、硅酸的制备:

1、步骤:在试管中加入3—5mL饱和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颜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2、现象:有透明的硅酸凝胶形成

3、化学方程式:NaSiO3+2HCl= H2SiO3↓+2NaCl(强酸制弱酸)

4、 NaSiO3溶液由于SiO32-水解而显碱性,从而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六、重要离子的检验:

1、Cl-的检验: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或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2-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Cl-存在

2、SO42-的检验:先加入盐酸,若有白色沉淀,先进行过滤,在滤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若无沉淀,则在溶液中直接滴入BaCl2溶液进行检验。

命题角度:检验方法、除杂、沉淀洗涤及相关纯度的计算

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七、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避免空气对流)

3、验满: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出现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4、干燥方法:碱石灰干燥(不能无水氯化钙)

5、装置图: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与制氧气的相同

拓展:浓氨水或浓铵溶液滴到生石灰或烧碱中制氨气,或浓氨水直接加热也可制氨气

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6、命题角度:因氨气作为中学化学实验制取气体中唯一的实验,其地位不可估量。主要角度为:反应原理、收集、干燥及验满等,并以此基础进行性质探究实验。

八、喷泉实验

1、实验原理: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气(1:700),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面的烧瓶,故NH3、HCl、HBr 、HI、 SO2 等气体均能溶于水形成喷泉。

2、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喷泉(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酚酞遇碱显红色)

3、实验关键:①氨气应充满 ②烧瓶应干燥 ③装置不得漏气

4、实验拓展:CO2、H2S、Cl2等与水不能形成喷泉,但与NaOH溶液可形成喷泉

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九、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1、实验原理: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现象:加热之后,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

或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溶液由黑色变成蓝色。

3、原因解释:变黑的物质为被浓硫酸氧化生成CuO,CuO与冲稀的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溶液。

【提示】由于此反应快,利用铜丝,便于及时抽出,减少污染。

命题角度:SO2的性质及产物的探究、“绿色化学”及尾气的处理等。

十、铝热反应:

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氨气实验室制法方程式固液)

1、实验操作步骤:把少量干燥的氧化铁和适量的铝粉均匀混合后放在纸漏斗中,在混合物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中,中间插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点燃。

2、实验现象:立即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大量的烟,纸漏斗被烧破,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2Al2Fe+Al2O3

4、注意事项:

(1)要用打磨净的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否则难以点燃。

(2)玻璃漏斗内的纸漏斗要厚一些,并用水润湿,以防损坏漏斗

(3)蒸发皿要垫适量的细沙:一是防止蒸发皿炸裂,二是防止熔融的液体溅出伤人。

(4)实验装置不要距人太近,防止使人受伤。

5、命题角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化学方程式。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dongtai/326673.html

(0)
鸟叔鸟叔
上一篇 2023年 4月 7日
下一篇 2023年 4月 7日

相关推荐

  • appleid忘了怎么办(ipad的apple id忘了怎么办)

    很多人都记不住自己的Id密码吧,但是你记得自己得开机密码吧,很简单,直接抹掉,用设备密码激活,就搞定了,直接绕过id密码,激活手机

    行业动态 2023年 4月 20日
  • 遂成大学的遂什么意思(遂成大学的遂什么意思读)

    大家好,我是天生爱折腾 西汉时期,有一位勤劳好学的小年轻,向世人很好地诠释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经典,他叫匡衡,熟悉吧?就是那个“凿壁借光”的小子。 “凿壁借光”这个典故出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汉朝历史笔记小说集,原文是这样的: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

    2023年 4月 10日
  • 新房除甲醛最有效方法排行榜(“新房除甲醛最好的方法”)

    家里装修的时候,甲醛一直是让人比较苦恼的问题,装修完之后,如何才能有效除甲醛,也是值得探讨探讨的。 其实,现在很多“土法子”是没办法有效除甲醛的,往往是费了半天劲,甲醛没少多少,白折腾一场……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有效地去除甲醛呢?话不多说,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闷放除甲醛 甲醛这东西,高温情况下会加速释放,而且会溶于水,我们要想在天气变冷的冬天去除甲醛…

    2023年 4月 24日
  • 营业执照更名怎么办理(餐饮营业执照更名怎么办理)

    昌邑的王先生来电咨询,营业执照如何更名?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经记者联系昌邑市工商管理局回复说,营业执照姓名不能更改,只能变更字号名称、经营地址、经营范围等,如果更换店主,需要前店主将营业执照注销:持营业执照正副本、身份证复印件、市民之家税务窗口开具注销证明、变更表等材料到所在地市场监管所办理;新负责人接收:携带新负责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两份与照片一张、场所证明、…

    行业动态 2023年 4月 13日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修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修辞手法)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廉洁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诞生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创造了经久不衰的诗词文赋。嘉定区纪委监委推出“经典赏析”专栏,带你触摸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也通过它们,来感受廉洁修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 作者 王昌龄 (698— …

    2023年 4月 24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k37759@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