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所理解的扩容是,当某个容器或承载物不足以支撑或承载现有事物需求时,我们通过扩大容器的容量或承载物的体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缓解当前容器或承载物所受压力的一种手段。在比特币创立之初时,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并没有特意限制区块的大小,区块最大可以达到
32MB。当时,平均每个区块大小为 1-2KB,有人认为区块链上限过高容易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还容易发生 DDOS 攻击(Distribution Denial
of
Service,简称DDOS,中文名为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攻击者同时向一个或数个目标发动攻击,或者一个攻击者控制了位于不同位置的多台机器并利用这些机器对受害者同时实施攻击,且攻击时可以对源IP地址进行伪造,非常难以防范)。因此,为了保证比特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中本聪决定临时将区块大小限制在
1MB。那时比特币的用户数量少,交易量也没有那么大,并不会造成区块拥堵。
2013
年至今,比特币价格直线飙升,用户越来越多,比特币网络拥堵、交易费用上升的问题逐渐涌现出来。到现在,比特币区块链上最高时有几十万笔交易积压,比特币的平均交易费用比
2010 年 9 月上涨了 376 倍,每秒 7
笔交易的处理速度已经明显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比特币社区开始探索讲解给比特币“扩容”,即通过修改比特币底层代码,从而达到提高交易处理能力的目的。
比特币扩容本身发展和设计方案有两种,即第一层和第二层扩容技术。第一层是链上扩容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在区块链上发生的,通过增大区块容量来解决扩容问题,这里面还牵扯了硬分叉和软分叉。隔离见证,是由比特币的长期团队开发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交易的可扩展性,他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解决比特币的扩容问题。我们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见证就是区块链中节点的验证。
在区块链系统中每笔交易都会被广播到系统中,矿工再验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寄到自己的账本中。但比特币交易系统处理很慢,每一个区块都有他的承载力,当交易的数量越来越多,如果不限制容量,就会出现网络拥堵的状况。现在我们将签名信息单独存放,可交易的容量就被扩大了,就可以增加交易量了。隔离见证将区块容量增加到4兆字节,增加了比特币的交易容量,从而能更好的防止网络拥堵。
第二层是链下扩容就是将交易转移到区块链外进行。因为链下扩容只需要交易双方去协商,交易速度快也便捷,但链下的交易就脱离了去中心化的本质,会有第三方的介入。
比特币现在分裂成为大区块和隔离见证,隔离见证现在是市场上公认的比特币,而大区块币被冠名为比特现金。可以预见的往后的发展方向,比特币将会以链下交易为主。但链下交易的技术目前并不成熟,但是还是被很多人寄于厚望的。比特币将会大量发展隔离见证交易,并在隔离见证的基础上做更多的衍生技术。比特现金将会以链上交易为主,重点发展货币功能,以降低交易摩擦为主要方式,以获利更广泛的链上用户量为主要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iquan/30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