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链股(CBCS)白皮书的说法是,帮助碳汇交易的流转。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评CBCS。
一、白皮书前面关于碳汇的描述完全照搬百度百科,当然,这种做法本身比较稳妥,就算没说对,错也不在自己。只是比较好奇,路演时项目方说该项目获得的那几个碳汇专家竟然对碳汇交易没有一点独到的见解?
二、项目方路演时,将碳汇归类为了虚拟商品、金融产品。先说虚拟商品。碳汇概念正如百度百科描述的一样,是通过不同手段将碳固定回土壤的能力。碳汇的计量单位是立方米,即你的行为能减少大气中多少立方米的二氧化碳。虽然碳汇并不是准确值,但是碳汇能力的计算是有绝对的科学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内部的碳汇交易主要体现方式是根据林农拥有的林木数量乘以碳汇能力再按一个月的时间,购买碳汇者(国内的主要购买者为政府或公益企业)将钱发放给林农的方式。再说金融产品。中国曾经出现过所谓的与碳汇有关的金融产品全部成为了资金盘骗局。
三、从碳汇交易本身来说。引用一篇报道: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容量庞大。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信息:2009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量约8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额1437亿美元。但成交项目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而森林等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碳汇项目则十分有限。如2008年全球森林碳汇交易量只有530万吨,交易额3710万美元,分别只占全球碳交易总量和总额的0.1%和0.03%。所以,碳市场并不等于碳汇市场,碳汇只是碳市场中的一种产品,而且所占比例很小。”由报道可知,碳交易和碳汇交易是两个概念。另外,碳汇交易的条件苛刻,根本不可能做简单的所有权流转。依然引用自同一篇报道中国的森林碳汇要想拿到国际市场上交易,必须从造林开始就要按照买方的要求进行。大都要聘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项目设计,还要进行碳汇计量、监测、认证等,成本昂贵。所以企业如果为赚钱而造林销售碳汇,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因为碳汇只是生态效益的一部分,即使卖出去了,也远远不能抵减造林成本。目前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的碳汇造林项目,是以森林的多重效益为目的的公益事业,旨在推动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化的进程。”
综上所诉,碳汇交易本身就值得商榷,何况依赖于碳汇交易的CBCS。白皮书漏洞百出,项目方路演也出现过前言不搭后语,在路演时对于许多尖锐的问题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给予该项目最低分一分的评级。(实在是没0分)
这个项目很明显,就是打着节能减排旗号的区块链骗子项目。这类盘一看就是假大空,纯粹靠忽悠传销,比如大名鼎鼎的GEC。目前,CBCS查不到交易信息,估计已经跑路归零了。
项目涉嫌非法运营。到底都知道,国内是禁止企业发行虚拟货币并进行宣传推广的。但是该项目上面这些海嫩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公开发行虚拟货币,并进行宣传推广,已严重违法国家法律政策。
项目假大空。该项目主打碳汇交易概念,如果真的要实行碳汇交易,组织实施的也只能是国家智能部门,一个皮包公司是想都不用想的。
项目团队有不良前科。嫩桑数字曾用名为济南瑞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以以前做过一个基于瑞波区块链的商品交易平台,平台交易的全部是发行的山寨币,圈钱割韭菜,赚了无数黑心钱。
评分1分。假大空的玩意,把区块链项目名声都败坏了。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iquan/20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