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于江湖
解放战争,我军以伤亡152万人的代价,歼敌807万人。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军一次又一次的战役和战斗,一个又一个的牺牲,换来敌军兵力逐步削弱、我军兵力稳步增加的“此消彼长”。双方较大战役50余次,其中代表性的有十大战役。
解放战争的起点是中原突围,在此之前有两次“热身战”:
一个是抗战胜利后的上党战役,山西“土皇帝”阎锡山进攻晋冀鲁豫军区,与此同时,蒋氏设下“鸿门宴”接连3封电报“邀请”主席赴重庆和谈。为了打好上党战役,叶剑英“借”美军运输机将刘、邓等主将运回800公里外的太行山。此战,我军3.1万人对晋军3.8万人歼敌3.5万人。
另一战则是“四战四平”第二战,守城东北民主联军2万人但林总投入兵力超10万人。进攻的敌军有新1军、93军、新6军、71军等部。由于在“谈判”的关键节点,白崇禧企图拿下四平谈判桌上赢得主动。此战,我军歼敌1.6万人伤亡8000余人,林总一路溃退哈尔滨。
1、解放战争第一胜:苏中战役
全面解放战争爆发以后,中原军区受到30万敌军四面围攻。
延安的主席、朱老总命令各大战略区全力反攻,给予中原军区5万部队有力配合。第一个做出反应的就是华中的粟裕,7月中旬到8月底40多天,湖南二师出身的粟裕连胜黄埔一期的李默庵7次。
苏中七战七捷,“战神”粟裕以3万兵力迎战12万敌军,歼敌5.3万人。
2、晋察冀的滑铁卢:大同、集宁战役
在中原、定陶和苏中陆续开打的同时,晋察冀遭遇了“开门黑”。
晋察冀兵力超过晋冀鲁豫、山东,主席对晋察冀和晋绥联手发动大同战役期待满满,但聂帅、贺老总坐镇,张宗逊、罗瑞卿指挥的大同战役大倒热灶,我12万人围攻敌2万人却被傅作义3万援军“围魏救赵”破解。接着集宁失利,丢掉府张家口,晋察冀很长时间没缓过劲儿来。
得意忘形的傅作义给主席写了一封“劝降信”,主席发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3、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华野粟裕、陈毅在孟良崮全歼张灵甫整74师。
孟良崮战役的时间点,正处在敌军全面进攻无功而返、重点进攻咄咄逼人之际。而山东战场的敌我兵力对比,陈粟华野27万对顾祝同45万处于绝对劣势。志大才疏的张灵甫想要“中心开花”,偏偏不信邪的粟裕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剑走偏锋“虎口拔牙”。
孟良崮战役,粟裕9个纵队25万人全歼整74师3.2万人,伤亡1.2万人。
4、挺进大别山的前奏:鲁西南安战役
主席曾对粟裕讲:孟良崮全歼整74师,南京某人没想到,我也没想到。
但是,孟良崮的大胜并不能扭转山东解放区的全面被动局面,随着“七月分兵”南麻、临朐战役的接连失利,山东陷入困局。与此同时,陕北胡宗南也给主席、彭总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于是,刘邓12万大军横渡黄河,一举打破敌军的“哑铃”战术。
美驻华大使赫尔利惊呼中国发生了“六卅”事件,但蒋氏不以为然。面对敌军3个师在六营集、独山集、羊山集的一字长蛇阵,刘伯承各个击破歼敌6万余人,为随后千里跃进大别山打下了基础。
5、保卫延安的完美收官:宜川战役
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逐鹿中原,大大改变了战争进程。
1948年2月底,刘邓大军已经开始转出大别山,到豫西地区和陈粟配合作战,而陕北的西北野战军也在彭总指挥下,发起了堪称扭转西北战场乾坤的宜川战役,也叫筑子街战役。
此战,西野5个纵队7.5万人,在胡宗南30万大军中巧设埋伏,一举剃掉了敌29军3万余人,击毙军长刘堪,大大挫败了胡宗南的锐气。我军以伤亡5400余人的代价,迎来了西北战场的大反攻。
6、解放战争爬坡的终结:豫东战役
豫东(开封睢杞)战役发生在1948年6、7月,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此战,粟裕华野集中7个纵队、中野2个纵队20万人,在敌25万重兵猥集的中原,出其不意攻克了河南省会开封歼敌4万人。接着“请君入瓮”围住区寿年大部、黄百韬一部,歼敌5万余人。
豫东战役条件很差,就连刘伯承、陈毅都反对打这样的大仗。但是,主席力排众议支持粟裕,此战我军伤亡4万余人,歼敌9万余人,战后,主席说:我们已经到了山的坳子,过了爬坡阶段。
7、大城市攻坚第一战:济南战役
济南战役,主席点名由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指挥攻坚战。
济南是我军14万人攻克第一个守敌10万以上的大城市,也是在炮兵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取得的大胜。究其原因,一是许世友、王建安等人准备充足,谭震林的后勤支援也很到位;二是徐州之敌惧怕粟裕打援,没出动一兵一卒;三是吴文华的支战场起义,让西部门户大开。
此战,华野歼敌10.4万人伤亡2.6万人,美军顾问团慨叹:他们想打哪儿就打哪儿。
8、大决战的开山之作:辽沈战役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每一个都是值得研究的经典战役。
但是,作为大决战的第一战,辽沈战役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就如同奥运赛场上的射击比赛,王义夫在六届奥运会拿下2块金牌2块银牌和1铜牌,个人成绩远比许海峰好。但是,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拿下中国队首金,这个第一的意义无人可比。
此战东野70万对敌55万,最终歼敌47万。东北全境解放,局势逆转。
9、江北敌军主力的葬礼:淮海战役
在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时间最长,但中间休整了两周。
淮海战役打到隆冬时节,为什么要休整2个星期?主要是怕打草惊蛇,让北平的傅作义产生警觉,从天津、塘沽乘坐军舰逃往江南。而林总83万大军从关外秘密入关,还需要一些时间。
淮海战役华野45万人中野15万人,敌军80万人。但是,我军背后既有大连源源不断的炮弹支援,还有543万推着独轮车的支前民工,连年夜饭和猪肉炖粉条都成了“招降”敌军的武器。
粟裕、刘伯承指挥的淮海战役,让长江以北的敌军主力基本被肃清。
10、横扫千军之下的遗憾:金门战役
三大战役后敌军一触即溃,我军“横扫千军如卷席”。
除了渡江战役我军还顾忌外国军舰可能插手,但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除了衡宝、大西南还有部分敌军主力,其余地区已指日可下。但是唯一遭遇挫折的,就是素月华野28军打的金门战役。
金门之战,粟裕没有参加,由于大意轻敌、船只不足、情报失察、敌援赶到等原因,华野28军3个团和民工9038余人血战3个昼夜,最终全军覆没。战后,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做了检讨。
金门战役的失利,让统一大业推迟,但也给解放海南岛提供了借鉴。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6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