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带来哪些产业的变革和投资机会
我把它分成了三类,因为能源是有供给、有需求,变革从供给侧变革、从需求侧变革,还有其他的一些综合配套。我的理解碳中和从一个传统能源消耗社会转向一个新型能源消耗社会。
首先从供给侧来讲,我们要提供这些替代能源,要有清洁能源的供应。所有清洁能源供应相关的产业应该都是具备机会的。清洁能源像风能、核能、太阳能、锂电池、未来氢能,都是实现碳中和中非常重要的领域。另外还有储能,因为新能源的方式比如说利用风、太阳能来发电的方式,它可能不太稳定,它依赖于自然条件,但是人类用电需要随时随地。为了保障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储藏,所以储能应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第二个大类别就是需求侧,我们消费能源的方式要发生变化。我们怎么消耗能源,这里面就包括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城市。比如绿色生产就包括绿色制造、绿色农业、绿色金融、绿色交通,方式都要对应的转变;绿色生活就需要循环经济,我们尽量recycled,尽量循环利用,还有包装尽量用绿色环保的方式来包装,食品我们尽量用绿色食品就是绿色农业;绿色城市里面包括像垃圾处理、建筑工程的节能以及智慧城市跟数字化相结合使得我们能源消耗的强度降低。这些都是从能源消费需求侧可以讲的碳中和对我们带来的一些行业转变。
第三个方面就是需求、供给配套。比如说我们要减少碳排放,那你得知道我们排了多少碳?碳的跟踪甚至包括碳捕捉,还有碳计量。我们怎么去计量碳数据,还有对企业碳排放的跟踪。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审计行业审计公司的财务报表,未来可能有个碳审计。我们可能需要审计一个公司它碳排放到底数据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会有个碳审计的概念,像这些配套的行业可能都会有。其实我们注意到最近这些年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类似的概念,还有比如说像碳评级,更广一点ESG评级都会有,所以这些可能都是在新的背景之下会诞生的一些新的行业、新的领域。
所以我觉得碳中和的转变、新能源的转变,或者我们从传统能源消费转向一个新的能源消费体系之下,包括一些社会制度的配套会有一系列新的业态,新的方式、新的行业出现。这些都是我们在做碳中和的时候非常值得研究,非常有意思去探讨的一些领域。
02
新能源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和投资价值
第一个层面,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转型是非常有意思的。传统能源它是资源消耗型,它依赖于资源的行业。比如我们的石油,你有油你才有这个产业,你没有油,比如说少油的国家就不行;煤炭也是一样,你有得挖你才有这个行业,你没得挖这个国家这个行业就不行。但是新能源行业大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新能源都是制造业。所以从传统能源往新能源转型实际上就是从一个传统资源依赖型变成了一个制造业。这个我觉得对于大家去衡量它的投资价值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是一个资源消耗型的你就要评估资源的存量,你有这个资源,那你就有投资价值。你没资源,对不起你就得买,你就没有价值;制造业就不一样,制造业是人人都能制造,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制造到效率高、成本低。这样来看从传统能源、资源消耗型的能源往新能源,就是一个偏制造业的能源转变,这是整个新能源非常重要的特征。
第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制造领域我们是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我相信有可能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制定这么大的战略去进行转型的原因。如果一旦碳中和的目标实现,那么中国就对石化能源依赖就大幅降低了。因为大家知道,我们是贫油国家,我们石油资源比较少,我们要大量进口。如果一旦我们的能源方式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转变成依靠制造就能解决能源问题的话,那中国对外能源的依赖度就大幅下降。大家知道中国目前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且我本人对中国的制造业一直是持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
我总结中国的两大趋势,一个是产业升级,一个是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制造业逐步从中低端往中高端走。新能源就是中国从中低端纺织、服装、衬衣、家具这些慢慢往中高端走一个非常好的案例。为什么中国在制造业领域里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规模。就是一个14亿人的内需市场起来,单一的一个市场有14亿人的规模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中国现在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市场。所以我觉得关心投资的朋友可以把这个观点或者这种角度再深挖一下,其实不只是新能源,在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中国都会具有这个优势。
我们再回到新能源,新能源在中国当它从一个能源资源消耗型变成一个制造业的时候中国就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你可以看为什么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会领先,很多外国人就会说你们政府补贴,这当然是一部分原因,我相信中国没有政府补贴这些企业最终也会很厉害。还有一个你以为欧美不补贴吗?一样也补贴,为什么他们没起来?为什么干不过中国的企业,就是因为本身的市场摆在那。你用之后就是世界规模第一大,你的成本最低,你成本最低人家怎么跟你竞争?你们看到美国最近把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产品不加税,因为加税之后它那些下游的安装企业成本就高了,现在美国通胀那么高怎么弄?会减慢它整个绿色转型的进程,所以这是第二个层面。
中国的制造业它不是一个普通小国的制造业,它是一个大市场的制造业,它的优势非常明显。这是谈论这块投资价值的时候非常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新能源领域、制造业领域它的投资价值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制造业的领域里面,很难出现说一个企业能够生存100年,然后搞50年我还是老大,一直是老大,那可不一定。制造业领域里面经常会出现“城头变换大王旗”,现在看起来觉得它是“王者”,地位不可撼动,一旦技术赛道一变,它如果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不进行科技研发投入,那么它在技术换赛道的时候,就被淘汰了。
我跟大家举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的光伏行业我如果没记错应该是2018年开始就已经是牛市的起点了,到现在为止它已经牛了几年了。如果一个行业很牛,景气程度向上,那资本开支猛的上,一堆资本开支到后面等着你。到了明年,后年会不会那些产能都出来了,会不会量增长很快但是价格是不是上不去了,存不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这就是制造业的投资周期,所以一定要把握这个周期。衡量投资价值的时候不能只看一面,一定要综合来衡量。
概括来讲我对中国相对优势是非常的积极的,但是也要注意它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是这么一个逻辑。
03
新能源汽车带来中国制造业的投资机遇
我再讲一个具体的新能源车例子,因为刚才框架我已经讲了,就不再去重复了。新能源车领域基于我刚才讲制造业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我有个观点,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阶段从2020年到2030年的发展路径有可能会重复2010年到2020年之间的手机产业链这种道路。我知道现在这种观点已经不新鲜了,我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听过,我提出这个观点是在2015年,我说中国未来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汽车制造国,中国占全球的市场份额有可能会占到50%以上。当时我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比较疯狂,认为你这个不太可能,中国的车都还在进口。因为2015年你可以看到很多中国的高端车型都在靠进口。现在在电动车领域这个趋势虽然我们还没实现但是已经比原来明显了很多。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就是刚才我说的,你要知道中国的市场起来它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单一的大市场,我们的一个东西一旦起来,上了量,我们的消费规模最大对应的生产规模最大,对应生产成本必然就最低。所以你看2010年手机产业链到2020年中国的整个产销量比例,从2010年可能只有10%几到最后70%-80%的全球比例。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自己是最大的手机消费国,我们的手机消费大的时候,我们生产规模大,生产规模大我们的成本就很低,全球的产业链就往中国转移。
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国的手机产业链里面有一家公司2010年上市到2020年这十年股价最高的时候涨了60倍,“10年60倍”,我当时有个观点从2020年到2030年期间中国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会诞生出一批公司,我不敢说60倍, 10倍以上或者20倍以上的涨幅完全有可能。为什么?这里面你可以看到当车从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车的时候它也是换了个赛道,就跟原来传统功能机换到智能手机也是换赛道,一换赛道中国制造的机会就来了,中国的企业切进赛道的机会就来了。
当汽车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原来传统燃油车的时候中国的供应链、供应厂商根本进不了比如说像以德国、日本为主的这些供应体系,供应链,因为它有非常多的安全标准把你卡在外面,你进不去。但是现在一换,车样子还是那样子,但是里面的东西全变了,之后咱们起跑线是一样。那对不起,成本最低、质量最可靠的就有机会。你就会发现中国的这些供应商就能切到汽车的整个供应链里面。切到汽车供应链里面之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这些领域都有机会,造轮胎的、造椅子的,造玻璃的,造各种减震器的全都有机会。所以这些企业就会获得指数级的增长机会,这就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机会。
我觉得5-10年内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会占到全球销量的一半甚至更高的比例。这是跟碳中和相关的一个机遇。它虽然不能说完全都是碳中和驱动的,但是是碳中和转变加上技术进步再加上汽车智能化叠加在一起产生了一个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以及零部件领域诞生的机遇,碳中和怎么去选行业、一些细分行业的机遇我大概补充这一点。
本文源自Wind资讯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