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作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北省政府服务国家战略、深化路地合作的建设典范,雄(安)忻(州)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为雄安新区建设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中铁四局承建的雄忻高铁雄安地下段及相关工程先开段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其中,铁路工程长为1938米,主要由1450米的明挖隧道和485米的路基组成。计划工期3年。
【创新数智升级,提升智能建造水平】
项目部聚焦大临建设、现场施工,加强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和装配化施工,编制《中铁四局雄忻高铁标准化指导手册》,以此指导工程标准化建设。制定《项目首件工程实施规划》,明确钻机定位、水沟滑模、钢筋笼套丝连接等103项作业标准卡控要点,严格实施过程评估,实现标准统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从原材料进场、质量管控到成品验收,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工程质量可追溯。优化工艺工法,应用桥梁桩基智能建造、隧道智能台车等14项“四新”成果,解决隧道防渗漏、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路基智能压实等技术难题,确保建成精品工程。
项目部高度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平时加大对钢筋加工班组的教育培训力度,使作业模式由传统半自动向数控全自动方向转变。在这里,相比传统的钢筋加工方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80%。同时,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控制等技术,结合钢筋加工中心智能管理系统,实现订单、计划、物料等管理环节的全覆盖,满足数据化、实时化、可追溯化的要求。钢筋加工中心智能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之前录入的生产加工时间,自动计算剪切组合,并与智慧工地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中铁四局工程进度管理系统对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推广实用技术,助推安全品质提升】
施工中,项目部认真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打造项目、外协队伍共同管理和领导班子、职能部门、网格员、班组长全员参与的“2+4”安全管理网络。建立项目经理周排查、月停工一天专项检查等制度,大力强化参建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认真抓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和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织密项目安全管理网络。
项目部“安全体验中心”采用视觉、触觉体验相结合的三维立体式安全教育模式,模拟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风险,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三违”作业带来的危害,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置措施。根据管段内施工内容特点,设置吊装设备教学、VR坠落体验、火灾消防培训等11种安全体验项目。
【发展低碳技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进场以来,项目部认真践行“双碳战略”理念,落实雄安新区管委会关于施工现场“六个100%”“三个全覆盖”的要求。施工中,他们使用土方“挖装运卸”一体机、光伏发电、空气能热泵、新能源罐车等新设备,采用绿色装配式护坡、围挡、隔墙、道路等和砂石分离及污水自动处理系统。
项目部采用新能源电动装载机、混凝土运输车进行砂石料装运和混凝土运输。新能源电动装载机、混凝土运输车是通过车载锂电池驱动电机工作,进行混凝土搅拌、运输的一种新型车辆,具有节能环保、动力强劲的特点。相比传统燃油车,续航里程达140至170公里,满电状态下可以连续工作2.5天。配备直流充电系统,充电时间快,0至80%电量的充电时间小于40分钟。
为解决拌和站冬季施工时水温低、料仓砂石料结冰的问题,项目部选用空气能热源泵代替传统的电锅炉、燃气锅炉,为搅拌机持续提供恒温热水。而且,水温可根据施工生产需要进行调整,最高可提供60℃热水。
【革新工装设备,施工技术行业领先】
项目部积极推进科技攻关、智能建造和信息化成果运用,在钢筋加工配送中配备数控钢筋笼滚焊机、智能钢筋笼焊接成型一体化生产线、数控锯切套丝生产线、数控钢筋液压剪切生产线、智能棒材剪切弯曲机、收箍机器人、电动无人叉车等设备,配合半成品转运辊道以及阶梯上料装置,形成各加工设备间的联动,实现钢筋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自动化流转,大大提高生产能力,减少行车配置。与传统同规模配送中心相比,年生产能力由4万吨提高至5.4万吨,行车配置数量由6台减少至4台。
项目部还首次采用电动无人叉车进行场内物料转运,根据激光导航、舵轮驱动的工作原理,可实现前进、后退、转弯多个方向行驶,其定位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在电动无人叉车运行路线两侧安装有激光放射板,运行时激光导航仪发出激光束,通过激光放射板接收到放射回来的激光束确定其位置与路线。(四宣)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46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