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高申
高申,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 ,北京史研究会会员,北京市史地民俗学会会员。
中国文联出版社签约作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之声”栏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乐行京津冀”“文化之门”“运河”节目嘉宾。北京日报客户端“光影记忆”“旧京图说”“胡同冷知识”客座嘉宾。
著有《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建筑》(北京出版社)、《带着课本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图书,于多家报刊发表文章,并接受《人民日报》等媒体访谈。
【作者说】
我对北京有情,因我生于斯长于斯。我对历史与考古有意,因我用脚步丈量着这座城市。但是要把“城市”与“考古”相融,却从未敢想。如今,不妨带着考古的视角,寻胡同、找名人、观沧桑、感人情。
本文刊载于2023年2月刊
原标题《 “一步一名人”的史家胡同》
自从凌书华的旧居被开辟为“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这条726米的胡同,名气就更大了。然史家胡同的魅力究竟在哪儿呢?这可真不是一篇文章能搞定的。咱们只从中抽取一些名人居所及其往事来,以示读者。
726米的名人往事
咱们先从胡同路北,自东向西说起吧。
史家胡同3号,曾于1950至1955年成为当代散文家、《三千里江山》《荔枝蜜》的作者杨朔的驻地。1955年后,杨朔搬到禄米仓胡同56号去了。
史家胡同13号,是一套三进四合院。这里自1951年起便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宿舍。北京画院的老院长、著名木刻版画家邹雅,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界“祖师爷”之一的鲁少飞,都曾在这里住过。要说起来,居住在京城的美术家,还分布在东总布胡同、大雅宝胡同、北官房胡同等多处。
史家胡同17号,目前是东城交通大队东单交通支队的所在地。然上溯至1978年,这里曾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家”。无论是大百科全书的负责人、北京市的老副市长张友渔,还是刚刚调入北京未久的画家袁熙坤,都曾在此工作、生活。而在大百科入住前,17号的主人,是先后担任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同仁医院院长的著名医学家刘士豪。
史家胡同21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人,是代理过北大医院院长的著名细菌学家吴朝仁。这里也于1951至1952年,接待过中国近代卫生事业奠基者之一的金宝善及夫人。
史家胡同23号,曾于新中国成立后居住过军事家彭明治。他也曾是新中国第一批派驻外国的大使,当时派驻波兰。
史家胡同27号,曾是艾青老人晚年居住过的寓所。当然,艾青搬到这里,是因为他在丰收胡同21号的私房被占。所以,史家胡同27号只是艾青临时的居所。后来,艾青一家搬回丰收胡同的老宅。到了1990年,丰收胡同面临拆迁,政府又帮助艾青一家置换了东四十二条97号的房舍。
史家胡同33号,民国时期曾经住过社会名流张君度。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先后住过两位外交部副部长。一位是1964年后在此居住的王炳南,另一位是1972年后居住的仲曦东。这两位副外长,一位在担任中国驻波兰大使的时候,主持过中美大使级外交谈判;另一位则负责过关于越南华侨问题的谈判。
史家胡同35号,而今是全国妇联老干部活动中心。这里曾经居住过的,是国民党著名抗日将领周体仁将军。
史家胡同39号,曾经住着一位奇女子。她自德国留学回来,先后担任过杭州民生制药厂上海分厂厂长、上海中华酸碱厂厂长,解放战争时期还一度担任宋庆龄的秘书。晚年的她,致力于微量元素、环境学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这位多领域均有杰出贡献的女性,名叫王雪莹。
史家胡同45号,租住过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孙武。由于时运不济,孙武自1912年至1939年病逝时,一直都居住在这所宅院里。有人说,如果不是火药意外爆炸而负伤,孙武也许就会成为武昌起义的领导者、湖北临时政府的负责人。这也就没黎元洪什么事儿了。与此同时,若不是爆炸引起清军大搜捕,也就不会导致革命党人于10日仓促起义了。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史家胡同47号,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曾经是傅作义将军一家的生活场所。当然,傅作义居住时间最长的,还要属西城区的小酱坊胡同27号。1958年,傅作义将史家胡同47号上交,其后入住的是林业部部长刘文辉一家。刘文辉,就是《收租院》的原型、四川大邑安仁古镇大地主刘文彩的弟弟,同时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1995年,时任国家副主任的荣毅仁也搬到这里,并一直生活在人生终点。
史家胡同51号,曾经住过章士钊夫妇、乔冠华与章含之夫妇等三代人。在他们入住以前,这里是《大公报》驻京办公处所在地。著名报人王芸生曾在这里工作。
史家胡同53号,而今的牌匾是“好园宾馆”。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居住过国民党重要将领范汉杰,但时间不长。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被全国妇联接管。邓颖超、康克清、帅孟奇等都在此工作。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女儿、廖承志的姐姐、宋庆龄的秘书廖梦醒,干脆常驻于此。20世纪50年代初,53号的部分区域,还作为越南驻华使馆来使用。20世纪70年代之后,华国锋、纪登奎、李维汉等皆在此居住过。1984年后,由邓颖超题词的“好园宾馆”正式营业。
史家胡同55号,晚清时期的主人,是咸丰帝临终时的“顾命八大臣“之一、在随后的“辛酉政变”中被罢黜的焦佑瀛。这处院落,也被称作“焦家大院”。有意思的是,焦佑瀛的同族后人,正是居住在史家胡同人艺宿舍的著名导演焦菊隐。1919年,挪威公使馆入驻焦家大院。新中国成立后,朝鲜驻华使馆又在此安家。
史家胡同55号的西侧不远处,便是著名的史家胡同小学了。当然,这里的老主人,是北京二中。再往前推,则是左翼宗学的所在地。
说完史家胡同路北,咱们接着说说路南,还是从东往西聊起。
史家胡同8号,曾是同仁堂经理、后来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乐松生一家的房产。20世纪50年代,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的黄敬,与夫人范瑾一同搬入8号。范瑾,是著名的文化人,也是《北京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此后,文化名流胡绳、于光远、王子野等先后搬入。
史家胡同20号,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四处宿舍中规模最大的。其它的几处,分别是东单北大街的“小旅馆”、礼士胡同、朝内豆芽菜胡同。在史家胡同20号院里,先后居住过焦菊隐、赵起扬、舒绣文、夏淳、刁光覃等一批话剧界的重量级人物。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立大会,也是在这里举行的。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20号内的人艺宿舍楼建成。到了1957年春天,总理还亲自到访这里。
史家胡同24号,也就是“史家胡同博物馆”的位置。这里曾经是民国时期文化名流凌书华与丈夫陈西滢的住处。当然,24号的大门,不过是陈西滢夫妇与凌家分开另过时单开的。昔日的凌府,也就是凌书华父亲凌福彭所居的宅院(大门在干面胡同49号),可谓气派异常。住在凌府后花园(仅为后花园的一半)的凌书华,于20世纪20年代,将这里打造成“小姐的大书房”。当时的一大批社会名流纷至沓来。“大书房”的出现,要比北总布胡同林徽因“太太的客厅”,早了差不多十年。
史家胡同官学大院5号,居住过纪实文学作家草明。
一面影壁墙一段小趣事
史家胡同5号,是史家胡同内唯一还留有影壁墙的院落。这所院子于清乾隆时期的主人,是索绰络家族的一对地位显赫的父子。父亲叫德保,是乾隆朝的礼部尚书。儿子叫英和,于嘉庆、道光朝官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六部尚书。
关于这对父子的趣事,还与乾隆帝的宠臣和珅有些关系呢。
彼时,少年英和科举高中且一表人才,因此颇受和珅的喜爱。于是,和珅打算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然和珅之女相貌不佳、身体有残,德保、英和父子难以接受。于是,德保找到同僚阿思哈,央求把阿思哈的女儿嫁给英和。待乾隆帝召见德保时,答对“英和有亲家”了。这样就闹得和珅十分尴尬。后来,和珅找了个机会,然乾隆帝罢掉了德保的职务。待嘉庆帝继位,得知德保父子与和珅有隙,进而重用英和。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文艺家的那片小天地
民国时代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不知您听过没有。它的曲作者是著名学者赵元任,而词作者,则是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正是这首歌词,使得中国汉字中诞生了一个“她”字。但刘半农的贡献,绝不仅仅是一个汉字。他可是与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兄弟等并肩作战的“新文化运动”重要代表人物。然而,天妒英才,刘半农只活了44岁。他的死,皆因冒着酷暑深入绥远、内蒙等地考察方言期间,不幸染上了“回归热”病症。
比刘半农的死更令人惋惜的,是他的兄弟刘天华之死。只要您了解一点中国音乐史,估计不会对“刘天华”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刘天华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二胡鼻祖”。然尚未进入创作巅峰的刘天华,却于民国廿一年(1932)因猩红热病逝,年仅37岁。这对薄命才人,被安葬于北京西山碧云寺附近。
还在刘半农创作《教我如何不想她》的那一年,刘半农的一对儿女出生在英国伦敦。由于身处异国,刘半农就为这对儿女起名为“刘育伦”和“刘育敦”。过了些年,刘天华也有了孩子。他给孩子起名“刘育和”。长大成人后,刘育伦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史家胡同31号(老门牌甲14号)。
待到1950年11月,新婚未久的刘育和携自己的丈夫来投奔堂兄刘育伦。此时,刘育和夫妇所居住的地方,是有着“美术家大本营”之称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而刘育和的丈夫,就是著名美术家、时任国立美术学院教授的滑田友。
如果不了解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或许您会对滑田友的名字倍感陌生。但您一定见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那组浮雕。其中的《五四运动》,可谓是家喻户晓。如果您参观过中国历史博物馆,一批历史人物的雕塑作品,或许您也会有印象。而这些作品,大都出自同一位美术家之手。他的名字,便是滑田友。
1978年10月,进入人生暮年的滑田友与夫人刘育和,重访苏州甪直的保圣寺。这是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宋代文物,但保护状态堪忧。回到北京后,滑田友立即给中央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写信,建议修复苏州甪直保圣着唐塑。这件事也让滑田友成为护卫国保的一位重要实践者。
31号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到了1962年5月,又有一位著名的画家罗工柳先生,携夫人杨筠自校尉营8号迁入这座大宅院。
您要是对罗工柳的名字也感到陌生。那么,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的《地道战》和《延安整风报告》,您一定不会陌生。罗工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参与创建了中央美术学院,并担任领导工作。
除了那些著名油画作品,我们最为熟悉的,或许还是罗工柳主持了设计的第二套至第四套人民币。
1986年2月19日,滑田友先生病逝。2004年10月23日,罗工柳先生病逝。艺术家虽已远逝,但他们留在31号院的故事,却一直会让人记起。
从民国政要到开国元帅
很多人对这处标着44号门牌的院子无甚关注,因为院内临街的建筑是毫无特色的六层楼房。其实,这个院子里居住过的名流可多着呢。
民国时期,44号院子的主人叫梁致祥。梁致祥是什么人?他是民国政要梁敦彦的二公子。如果您对梁敦彦也感到陌生,咱们就说说梁敦彦留给北京的文化遗产吧。
第一,清华大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梁敦彦代表清政府与美方签约,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自1909年起每年选派100名留学生赴美学习,直至1940年。根据中美协议,清政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梁敦彦推荐唐国安主持赴美留学事宜,唐国安也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与梁敦彦可是老同学了,他们都是1872年被派出的首批留美幼童。
有意思的是,游美学务处的第二处办公地点,以及设置考场及发榜的所在地,都在史家胡同内。
第二,欧美同学会。正因为梁敦彦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尤其是他作为最早一批的留美幼童,使其促成了欧美同学会的创立。民国二年(1913)欧美同学会成立时,梁敦彦担任该组织首任会长。
第三,京张铁路。光绪三十年(1904),梁敦彦以天津海关道台兼任京奉铁路总办。此时,清政府正打算修建京张铁路,梁敦彦便力荐自己的留美同学詹天佑。此外,梁敦彦与詹天佑两家,还有一段特殊的姻缘。梁敦彦的女儿嫁给了詹天佑的儿子。
梳理了这些多梁敦彦的往事,但梁敦彦所住的地方,是在麻线胡同3号,也就是而今北京日报社东侧。梁敦彦的儿子梁致祥,后来一直住在史家胡同44号(老门牌50号)。后来,梁致祥的姐姐一家搬来同住。而一齐来住的姐夫,便是詹天佑之子。如此一来,史家胡同44号还曾居住过詹天佑的直系后代。
44号的主人梁致祥,可不是个纨绔子弟,他于早年留美学习机械,回国后担任中美文化协会秘书长。梁致祥一表人才,在民国时期的社交圈引人注目。这样的人物,也引起了同仁堂乐家的关注。到后来,乐家的小姐乐静涵嫁给了梁致祥。而乐静涵的弟弟乐松生,正是同仁堂的掌门人。
梁詹两家人在44号大院的生活,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前后。那时候,进城的部队,要为时任总参谋长的徐向前寻找寓所。此时的徐向前,身患肺病与偏头痛,尚需一处较为安静的住所。找来找去,军委营房管理部看好了梁致祥的这处宅院。梁致祥得知情况后,经双方协商,决定让44号院作价转让。此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徐向前便成为了史家胡同的一位老“街坊”,直至搬入柳荫街新寓所。
1962年11月,来京担任副总参谋长得李天佑上将,搬入徐帅住过的44号院。这一住,就是将近8年时间。待李天佑将军于1970年去世后,为了解决军队家属住房紧张问题,院子里才建立一栋六层楼房。这就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
作者丨高申
【本文刊载于《北京纪事》2023年2期】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449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