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一场玻璃艺术作品展中,就有观者咨询,玻璃艺术品和琉璃的区别,也有观者表示,琉璃给人的感觉更昂贵一些!那么琉璃与玻璃之间究竟什么关系,专家学者们怎么说?
市民眼中:琉璃比玻璃要昂贵
在上一期《收藏投资导刊》中,我们追溯了关于玻璃的起源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我们了解到,在国内市场,玻璃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也不过才近十几年的事儿,所以市民对于玻璃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司空见惯的玻璃工艺层面,以至于,现代人误以为只有便宜低廉的透明材质称之为玻璃,殊不知有些珍贵精致的彩色水晶艺术品也是玻璃的一种呈现方式或者说一个种类。
比如说,琉璃,据了解,古代将琉璃写作“流离”,最早见于西汉桓宽的《监铁论》。中国古代对琉璃的称呼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玻璃,随之还有璧琉璃,药玉等称呼,见于东汉班固著《汉书·地理志》,琉璃是璧璃的简称,后来加上王旁,成为“琉璃”。琉璃,是一种古法材料,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所以在古代,琉璃往往是古代达官贵人身份的象征,尤其是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宝之一,这些往往为琉璃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
随着历史的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琉璃早已和其他艺术品一样,成了大众唾手可得之物,但即便如此,也并没有因为历史的变迁,而让琉璃的种种神秘色彩退步。琉璃,无论是它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是各种民间传说,都足以让人觉得,琉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材料。
前不久,在一些玻璃艺术作品展中,市民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去欣赏玻璃作品的时候,惊讶于,艺术家竟也能将玻璃演绎得如此美丽,因为在不少艺术爱好者眼中,只有琉璃这种材质才可以烧造出如此精美的作品。为此,不乏引起了关于玻璃艺术与琉璃的讨论。
“主要成分相同,但不是一回事儿!”对于不少艺术爱好者而言,玻璃与琉璃不同,虽然二者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但是二者烧造出来的艺术成品有着天壤之别,这还表现在,二者在市场中的价格不能等同。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艺术品市场调研中发现,玻璃艺术品换上琉璃标签价格就翻倍,无论是认识误区还是因为人们对琉璃特别情有独钟,这都是市场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各大展览二者关系也很微妙
尽管在行业内,包括一些从事琉璃艺术品创作的艺人们,虽然大家都认为琉璃就是玻璃的一个种类,但是艺人门依然选择以“琉璃”这个称呼让作品出现在各大展览亦或是市场当中。
比如,在工艺美术行业中跟琉璃有关的展览,一般就叫琉璃展,如果细分,可分为“中国古法琉璃展”或“当代琉璃艺术作品展”,但是各大院校举办的展览则不同,无论是玻璃艺术作品展还是琉璃艺术作品展大部分统称为“玻璃展”。
此外,就是在一些大型的综合展览中,玻璃琉璃展基本上会作为一个统一的大的参展品类出现,现场专门设有“玻璃琉璃展区”,并在展览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实际上,在展览中,琉璃的比重也远远超过玻璃。在2015年由淄博市轻工行业协会牵头举办的“国际琉璃·玻璃艺术展”,在这场大型的陶博会上,玻璃也是以“现代日用玻璃展”而出现。
是不是有琉璃的地方就有玻璃艺术品的展示呢?不一定。在绝大多数琉璃艺术品展览中,玻璃几乎如影随形。但是行业内,为了凸显琉璃的艺术价值,有一些琉璃设计师,会单纯以琉璃展或者琉璃和陶瓷组合来举办个人展览。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琉璃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的一种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无论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还是为了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琉璃都是一个很特殊的文化载体。那么琉璃的另外一个身份——玻璃,近些年,随着中国玻璃艺术的悄然崛起,玻璃也正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艺术市场当中。2012年,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就集中展示了法国三大玻璃世家艾米尔·加莱、道姆兄弟、勒内·莱利克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所创作的数十件经典作品,精彩呈现了法国玻璃艺术成就。这一次展出的玻璃艺术品,大多是在20世纪上半叶上海开埠之后,由外国富商带来并一直留在中国的,代表了当时法国乃至世界玻璃艺术的最高成就。展品中大部分为上海博物馆的藏品。
中国玻璃为什么叫琉璃?
“什么是琉璃,什么是玻璃?这个问题只有中国人才会提出来,因为在国际上只有一种称呼,那就是玻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玻璃专业的创立者王建中分析说,从材质上讲,琉璃和玻璃,基本成分是一致的,都是以石英(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如果加上一定比例的氧化铅作为助熔剂,制成的就是铅玻璃,也称琉璃。从琉璃的起源及各种文献上对琉璃的定义来看,琉璃与玻璃密不可分,不论是釉还是玻璃器,本质上均是玻璃态,也就是琉璃应包括在玻璃范畴内,玻璃比琉璃内涵更广。玻璃是物质的一种结构状态(玻璃态),既是材料又是制品,包括平板玻璃、瓶罐玻璃、器皿玻璃、医用玻璃、艺术玻璃和装饰玻璃、电真空和电子玻璃、光学玻璃、光电子玻璃、生物玻璃、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多孔玻璃和泡沫玻璃、微晶玻璃等传统玻璃以及种类繁多的新玻璃。而琉璃可作为艺术玻璃和装饰玻璃中的一个品种。
中国的玻璃为什么叫琉璃呢?王建中介绍,从历史上讲,早期的中国玻璃器,是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经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大约在西周前后,人们从考古发掘里找到了西周时期的“蜻蜓眼”、玻璃管等一些装饰用品,通过对这些玻璃珠、玻璃管的成分进行化验,发现在这一时期的玻璃中有铅的成分,与外国传来的玻璃不同,因此确定这种玻璃材料是属于中国自己生产的,称之为琉璃。所以说,琉璃一说,往往是将中国玻璃与国际上的玻璃称呼作以区分。“我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2000年,我们与清华大学合并在一起,成立了工艺美术系,玻璃专业就隶属于这个系。当时在成立这个系的时候,我们也有一番讨论,就是关于这个系的专业名称是叫‘玻璃艺术专业’?还是叫‘琉璃艺术专业’?大家都知道台湾的杨惠姗,提到琉璃肯定是要和杨惠姗联系到一起,她当时建议我们叫琉璃艺术专业。但我们是院校考虑到,需要与国际接轨,国际上通称Glass,就是玻璃,为了便于与国外进行交流,还是将名称定为了玻璃艺术。现在国内高校该专业都称为玻璃艺术。”
中国现存最古老玻璃什么样
非常有名的“蜻蜓眼”,就是前面提到的一种玻璃珠子,在中国叫琉璃珠子。这种东西,最早是在埃及发现的,是一种装饰物,一种象征。那为什么叫“蜻蜓眼”?因为其中间黄色鼓起来的部分,非常像蜻蜓的眼睛。“蜻蜓眼”的主要流传路径,是通过西域和丝绸之路,传入国内,从而让中国和这种玻璃装饰物有了关联。另外一种途径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这样的玻璃珠传进来。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出土的勾践剑,剑把部位就镶嵌着“蜻蜓眼”珠子,这两块小小的蓝色玻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真正的玻璃。“蜻蜓眼”传入国内后的主要用途就是装饰或配饰。由于“蜻蜓眼”制作不易,所以它的出现就是一种高贵的象征,在贵族之间使用及流传。
早期烧成珠子,成型是有相当难度的。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使用模具使成型变得容易,而在早期,通常人们会做一个泥棒,用这个棒去蘸加热融化后的玻璃,一层一层地蘸,然后在玻璃珠上进行装饰。烧成后,取出砂芯,就是所要的玻璃珠或者玻璃管。这个过程就涉及到“砂芯铸造”。“砂芯铸造”是早期玻璃成型工艺的一种方法,除了做珠子,还有做玻璃管时,都是用这种方法加工而成的。
“我在研究了玻璃以后,更深切地感悟到,科学是求真的,艺术是求美的。因此,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成就的是真、善、美的融合与统一。”王建中说,早期的玻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不透明。那个时候,人们对于材料的认知、对于窑炉的温度掌控等,都远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所以当时玻璃的内在杂质很多。于是,人类自从发现玻璃这种材料后,就一直在为这种材质的清澈透明而努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烧制玻璃的历史过程中,人们添加过不少贵重的东西。可以说,玻璃透明化的过程,充满了许多探索与未知。
玻璃制造的历史走入革命性阶段的代表,是吹制玻璃的产生。公元前一百年左右,出现了使用一根铁管从窑里蘸玻璃料进行吹制造型的工艺。这种工艺的诞生是革命性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吹制玻璃出现之前,玻璃的制作都是铸造法,成型很复杂,费时费工,不易成型。也因此,当时的玻璃制品价格昂贵,只有贵族与皇族才有资格佩戴使用,玻璃也是一种很贵重、很奢侈且十分稀有的材料。然而当吹制玻璃的工艺出现后,玻璃制品的数量是过去的几十倍,生产量变得很大,过去几个金币买一个杯子,突然变成一个铜板就可以买到,于是玻璃制品也快速地普及开来。使用铁管子蘸料吹泡的玻璃吹制工艺,除了吹管已从早期的铁管变成今日耐高温的不锈钢管外,这么多年来,在基本制造原理上并没有改变过。
琉璃的收藏趋势等同于玻璃收藏?
“现代琉璃虽然继承着传统烧造琉璃的传统技法,但是在成分上却和古代琉璃不同,”中国工艺行业艺术大师、鸡油黄·鸡肝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云毅从事琉璃烧造和研究几十年,他表示,现代琉璃的制作,黄金和玛瑙等都可能融入琉璃艺术精品的创作中,其色彩更加绚丽,品质更加晶莹剔透、光彩夺目。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孙云毅说:“为了更好地继承我们传统所独有的琉璃色彩艺术,首先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保持了很大部分的传统工艺及配方,但是随着工艺及环保的进步,我们采用了电坩埚炉进行生产,并成功保持了传统的料性色彩及手感,温润如玉,上手厚重的特点,同时进行了科学的原料配比精确计量,且在器型方面大胆的继承和创新。比如我们创作的‘萝卜瓶’(被英国布里斯托城市博物馆与美术馆、澳大利亚南澳国立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展示),在瓶颈及口沿的线条方面就比传统造型更为秀美流畅,创作的‘柳叶瓶’也最大的发扬了琉璃的流动性,涓长而清新。‘观音瓶’秀美而庄妍,更适合了我们当今社会的审美标准,所以我们所创作的鸡油黄作品获得了行内的高度赞誉。”
孙云毅《鸡油黄琉璃雕刻编钟2》
“古今琉璃有别,而就玻璃和琉璃的渊源,琉璃是国人区别于国际玻璃的一种称呼,但是在价格上,艺术品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以我们的作品无论是以琉璃艺术品还是以玻璃艺术品的身份出现在市场,都要根据工艺难度,市场认可度等来判断其价格,一件艺术作品从构思制作到完成,可以说包含了设计者的很多心血,实际上很难用价值来衡量,玻璃艺术品也有高价位的作品出现,而琉璃艺术品,也同样具有适合大众需求的消费品存在。”关于中国琉璃(玻璃)艺术品的发展,孙云毅表示,在琉璃艺术品的设计和制作上,理念还是要创新,传统固然要传承,但创新是大势所趋,即便在古风盛行的传统艺术收藏界也不例外。目前市场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为代表的脱蜡琉璃和以博山为代表的手工琉璃为主,从市场层面来说,琉璃虽然和当下的书画、玉器的市场知名度不能比,但是琉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加之具有其他艺术品应有的欣赏功能和使用功能,所以收藏界一直认为,琉璃凭借独特的价值将是潜在的价值洼地。
有业内人士表示,琉璃与玻璃虽然只是概念不同或者说称呼有别,但是琉璃的发展趋势不能等同于玻璃。美国经济学家哥德哈伯指出:“如果你用美元数量测量一个艺术家的生产力,你会发现,最引人注意的艺术家最赚钱。”他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吸引注意力。成功地吸引注意力是艺术存在的全部意义。这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品的存世数量,而是艺术品所能吸引的注意力。所以回归艺术品市场,吸引受众并被受众所认可非常重要。”( 作者:蒋振凤 )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41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