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社会和谐,既要德治,又要法治。自古至今,关于德的记载可谓汗牛充栋。有男德、女德之分,还有老八德、新八德之别。老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新八德包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老子强调的“三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看重的三项品德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管仲强调的国之“四维”是:礼、义、廉、耻。古代还有五常的说法,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为道德之本。今天的《锐解汉字》先来解解这个“孝”字。
“孝”,金文写作“”,这个“孝”字,是从甲骨文的“老”字演化而来的,“老”字的造型太有味道了,甲骨文的“老”字写作“”,金文的“老”字写作:“”,像一个长发老者,老态龙钟,需要手拄拐棍,才能独立行走。然而,这个拐杖根本不足以支撑老人的晚年生活,于是,拐棍变成了“子”,“老”与“子”结合,便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孝”字,“孝”字的构成充分体现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孝”字:“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这个“孝”字,讲的是“老”与“子”的关系。那么,“老”与“子”应该是什么关系呢?《诗经》上有这样一段描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老”对“子”有养育之恩,“子”对“老”有赡养之责。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在《论语》、《孝经》中,孔子对“孝”有系统地论述,其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孝的意义
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分老少、富贵、贫贱,都要身体力行。“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之不存,身何以修,家何以齐,国何以治,天下何以平。孟子对孝也高度重视,他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2、孝的内涵
总览古人论孝,可概括为三层意义。一曰能养;二曰能敬;三曰有成。
所谓能养,就是给父母以生活保障,这是最基本的孝,孝不能停留在嘴上,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保障,君不见很多嘴上说孝的人,在行动上却鲜有作为。有些人是有心而不为,有些人是有心而无力为之。生活中的“啃老”一族,不仅不能“养”,反而死皮赖脸地被养,贪婪地消费父母的怜爱之心,实在是无耻之极。何谓能养?一要看老人吃得怎么样?是温饱,还是高品质;二要看住的怎么样?是正房还是偏房,是冷是暖,是否舒适,等等。
所谓能敬,就是给父母以精神慰藉,这是孝的另一个层次。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我们常常把“孝”与“顺”和“敬”联系在一起,“孝顺”与“孝敬”是最常见的词汇。对父母的“顺”与“敬”是非常重要的孝行,老莱子娱亲的故事就是孝顺的典范。当然,这个“顺”,不是无原则的“顺”,不家不要曲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初衷,也不要曲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告诫,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还有“当仁不让于师”的说法。
所谓有成,就是让父母精神愉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为人子女,首先要爱护自己,不让父母担心,这是“孝”的第一个层次。古训云:“德有伤,贻亲羞”,身体“毁伤”,会让父母担忧;德行不好,后果更为严重,会让父母蒙羞。“孝”的第二个层次是“事君”,古语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孝”的第三个层次是“有成”,这是“孝”的最高境界。人生在世,勤奋敬业,事业有成,让父母感到荣光,是最大的孝。
3、行孝当及时
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能说,等成年后再行孝。孝,需要从小养成,并伴随终生。不孝,为诸罪之首,当受严惩。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作者简介:知名媒体人,文化学者刘继锐。时事快评,说闻解字。游历五洲,感悟生活。独特视角,一家之言。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41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