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药明康德为什么老招人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药明康德为什么一直在招人,句子百科(www.sws100.com)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药明康德把登录A股作为二次创业的新征程。新征程中“馅饼”与“陷阱”同在,它能否真的以全球医药健康产业最高、最宽和最深的能力和技术平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吗?
药明康德产业链平台模式的馅饼与陷阱
文/石章强 王海刚
(锦坤创始人、国研中心研究员、上海品牌委秘书长)
药明康德作为全球医药研究外包 (CRO) 领域的领导者,重新定义中国医药研发的全球地位,在国内资本市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喧哗过后,面向未来,再次审视药明康德时,发现其一路狂飙之后滋生的隐疾,已悄悄影响了公司的健康之路。药明康德长期沉浸于“馅饼”的生存方式,也许一不小心就变成走向衰落的“陷阱”。
药明康德的美好“馅饼”
早在2005年,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开始思考将公司打造为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时至今日,定位于构建医药产业生态圈的药明康德,已经形成三大平台:医药研发服务平台、大健康产业平台、医药投资平台。药明康德依托这三大平台,成长为国内唯一一个进入到全球前列的CRO巨头,收获登录A股市场后16个涨停。
1.研发服务平台
药明康德从2001年到2008年先后建立新药研发化学、工艺研发服务、生产服务、生物分析服务、毒理及制剂服务一体化等,形成从化学合成到原料药生产、药物安全评价等一整套服务体系。随着服务的不断进化、升级,药明康德形成以全产业链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造企业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
要支撑这些服务落地,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做保障,本身就是技术出身的李革,对人才尤其重视。药明康德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人数合计14763名,其中研发专业人员11721名,比例为79.39%。
药明康德在技术上的优势,特别体现在遍及全球的研发网络,国内的有上海、苏州、天津、武汉、常州,在国外有美国费城、圣保罗、亚特兰大、圣地亚哥、德国慕尼黑等在内的全球26个研发基地/分支机构。药明康德拥有多项国际认证,为其在技术上的优势做了很好的背书。药明康德是中国第一个通过美国FDA审查的化学制造与控制(CMC)研发平台,中国第一个符合美国、欧洲以及中国质量标准的cGMP药物产品生产设施、GLP生物分析实验室等。
药明康德在技术、人才、成本上等一系列上的优势,使国际医药巨头借助研发服务平台高质、高效实现新药研发、生产、上市。目前,药明康德为80多家大型制药企业提供化学药研发服务,客户中包括诺华、辉瑞、礼来等9家世界排名前十的制药企业。
药明康德建立新药研发平台的最终目的,在于打造新药生态系统,覆盖全产业链。药明康德已经依托新药研发平台,在新药的上游即CRO领域占据了优势,下游的CMO(合同生产业务)领域成为接下来药明康德打通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药明康德进入CMO领域,有一个先天优势,很多CRO客户自然转换成CMO客户。当CRO客户通过药明康德研发服务平台,顺利获得研发成功后,接下来就是进入生产环节。
药明康德进入CMO领域,实际上也是为满足平台上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多的服务。作为CMO企业的药明康德,提供新药生产时所需的工业流程研发、优化及生产服务,并以此为基础,为医药企业提供定制化生产服务,从而帮助药企改进生产工艺,最终降低成本。根据机构预测,预计 2021 年全球 CMO市场规模将超过1025亿美元,2017-2021复合增长率约为 12.73%。
药明康德通过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已经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进入CMO领域,药明康德参与到客户新药的整个生命周期,提高双方在技术、管理等一系列的合作频率,实现双方的深度战略合作。这种深度的合作,对于新药研发服务平台一个显著的利好,在于提高客户对平台的依赖度,出于成本的考虑,降低客户更换平台的概率。
药明康德新药研发平台上有两大客户群:一类是国际医药巨头,一类是中小药企、个人。充分展现新药研发平台赋能特色的,正是平台为中小药企、个人的赋能。按照药明康德的承诺:在药明康德的研发平台上,一个人有新药研发想法的话,一张纸、一支笔、一张信用卡,就可以开药厂了。他只需要拿张纸,把想做的分子结构画一下,拿个手机拍张照送给我们,我们就可以帮着实现。
药明康德如此自信的承诺,建立在两个条件上。一是药明康德研发服务平台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资源池”,吸引中小药企、个人进入平台,让他们感受到平台为研发带来的便利,也让“资源池”的资源流动起来,实现双方的共赢。二是研发服务平台形成从研发初期到产品落地的统一标准,接入平台的药企、个人,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不需要考虑硬件方面,快速的将研发技术转化为研发成果。
2.大健康产业平台
药明康德打造的大健康产业平台,主要立足于三点:产品特色、技术优势、资本保障。2015年前后,药明康德开始向基因、大健康领域扩张,希望以个人基因组产品为切入点拓展大健康领域。为此,药明康德成立医明康德承担起公司进入大健康领域的重任。2016年,医明康德发布首款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产品康码,在倡导健康管理消费时尚的同时,正式宣告进军B2C大健康产业。
李革表示:“康码作为药明康德集团旗下医明康德发布的第一个B2C产品,是公司在大健康行业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康码既能为用户提供基于全基因组测序解读用户疾病风险并终生更新的服务,也以贴身的方式跟踪推送个性化健康管理信息服务。从康码身上充分彰显药明康德在大健康领域的追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更致力于倡导健康理念,让健康管理成为新的消费时尚,让人们运用新科技和新产品,创造更时尚更有品质的生活。
药明康德旗下的药明明码是一个开放性基因大数据平台,可提供人全基因组测序、人全外显子组测序、Small RNA测序以及降解样本和少量样本的DNA、RNA测序等服务。药明明码在2017年成为国内首家获得CLIA/CAP双认证基因检测实验室,率先向用户提供基于Oxford Nanopore技术的测序服务。药明明码将纳米孔测序与世界领先的基因大数据分析系统结合,树立在基因测序领域的技术地位。
药明康德为加快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布局,与平安银行成立“平安药明产业投资基金”。平安银行依靠金融投资管理的优势,药明康德发挥产业专业优势,双方结合加快在医疗产业链延伸领域的投资,有助药明康德在全球范围内整理优势医院资产、健康管理资产。同时,平安银行授信药明康德100亿元,支持其未来5年(2016——2021)在各个区域、上下游产业链拓展。
药明健康在大健康产业布局的逻辑:依托于平台的优势,进入大健康产业;借助大健康产业,打入终端市场,服务于消费者。药明康德与华为联合发布国内首个精准医学云平台——明码云。明码云的价值在于推动国内基因组信息及精准医学大数据的集中和应用,助力中国的精准医学计划。而精准医疗的背后,就是广大个人医疗和健康服务市场。大健康产业是药明康德开辟的“第二战场”,履行“没有难治的病”承诺,赢得未来的关键性选择。
3.医药投资平台
药明康德不甘心只做一家CRO企业,一直都在通过投资、收购建立完善的生态链,向综合性的医药企业迈进。药明康德投资的项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为药明康德的研发服务平台全线布局提供帮助的项目,一类是药明康德的研发服务平台能给予帮助的项目。药明康德的投资、收购逻辑: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寻找到优质的团队,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研发服务平台,即VC+IP+CRO投资模式。
药明康德先后在2011年、2015年成立两只风险投资基金,4年之内,两只基金总共投资17家制药公司、10家医疗技术公司。基金的运作策略,一是Find策略,主要针对于国外投资,寻找在技术和研发上领先的公司,比如其投资的Foundation Medicine,已在NASDAQ上市。二是Found策略,主要针对国内市场,为国内的医药企业建立实验室,并提供一系列的实验室服务。
通过投资合作,药明康德在新药领域占据了领先优势。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FDA审批通过的41个新药中,31个来自药明康德的合作伙伴;2015年批准的45个新药中,有33个;2016年批准的22个新药中,有16个。这种投资合作,对中国医药研发还有着特殊作用,缩短中国与全球的医药研发距离,推动双方同步开发、生产,使中国的病人有机会与全球患者享受到最新的药物。
药明康德通过展开大手笔的国际收购,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走向了离市场更近的终端市场业务。药明康德斥资收购NextCODE Health公司后,将其与药明康德基因中心合并,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的临床、科研和诊断测试产品服务。药明康德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医药研发服务平台的实力,以此为基础不断扩展,最终走向终端市场。
李革总结药明康德选择投资的原因:把更多更好的技术和新药产品引入中国,为中国创新赋能。风险投资除了让药明康德可以更灵活更快地对接全世界先进技术以增强平台能力外,也让其跟紧中国重大疾病的诊治前沿。通过自己的平台能力和模式创新,药明康德要在中国医药产业从仿制向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李革心中,投资成为充分展现平台赋能的最佳途径,有助于优化平台资源的配置,快速改善中国医药研发困境的必经之路。
药明康德可能的“陷阱”
1. 并购的后遗症
药明康德的快速崛起与高频收购密切相关,收购各个细分领域的优质公司,不断向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平台“奔跑”。药明康德的密集收购有两个时间段,一是2007年纽交所上市后,通过收购进入到医疗器械、生物制剂等临床前CRO业务;二是2015年纽交所退市后,收购上下游产业,布局研发服务生态圈。
并购带来业务的扩展,同时风险相伴左右,随时都有可能让公司陷入泥沼之中。7月底,美年大健康因“假医门”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靠收购完成快速扩张后,在质量管控、人员管理上跟不上,引发了违规风险。药明康德在过往的收购中,就遭遇过大的冲击。药明康德曾想通过收购AppTec公司实现转型,金融危机到来,迫切停止其AppTec部分业务,并裁员来减少开支。
药明康德之所以从纽交所私有化退市,源于美国资本市场并不认可药明康德的收购,公司已经偏离核心业务,主营业务下滑已经很明显。为了谋求更好的估值,为收购提供稳定的资金,药明康德转战内地资本市场。虽然药明康德在港股、新三板、A股都引起了巨大反响,但是业绩中已经暴露出了公司的风险。
2018年上半年,药明康德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率下降8.96%,下降主要是因为药明康德加大了对美国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研发和生产等精准医疗业务的投入,所以导致该业务营业成本上升较多。从目前来看,收购来的许多业务,未能给公司带来盈利,造成了公司现金流的紧张。
药明康德主营业务的毛利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这与收购造成的业务多元化,失去对核心业务重点打造不无关系。执迷于收购的药明康德,注意多元化业务的陷阱,即威胁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陷入巨大的财务风险中。实现在A股上市,并准备在港股上市的药明康德,如果还是在收购这条路上狂奔,无异于玩火自焚。
2. 技术质疑
外界给予药明康德两种截然不同的称呼:一个是医药界的“华为”,一个是医药界的“富士康”。这两个截然不同称谓的背后,外界对药明康德技术研发实力认识上不一致,药明康德被称为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如果在技术上打折,对于公司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药明康德招聘众多一流人才支撑研发,然而一家行业内的高管表示:“那些年轻的博士们几乎像是富士康工厂中的流水线工人。这样的公司并不需要强大的研发能力,而只是要将供应链上的每一环连接起来。”药明康德的主要客户来自国际医药巨头,为它们提供医药研发服务,相当于富士康之于苹果。
药明康德似乎用高端人才做低端服务,为国际巨头“打工”,自有研发能力有限。
一组数据值得注意:药明康德研发人员平均工资远低于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的薪酬大致是研发人员薪酬的2倍,有些年份竟远超2倍。作为一家以技术标榜的企业,技术人员并没有薪酬上的优势,一个脑力工作者拿的却是体力工作者的工资,这的确让人感到吃惊。
目前,药明康德拥有的技术,绝大数通过收购而来。一款新药研发成功率非常低,而且时间长。当药明康德投入新药研发,旗下的人才是否具备研发能力?公司是否有耐心,投入巨额经费扶持研发?药明康德与华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华为的技术绝大数是自主研发,技术收购占很小的比例。药明康德的资金紧张已初现,在未来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还是要打一个大的问号。
3.其他挑战
目前药明康德主要合作对象来自于美国数十家大型制药企业,海外收入占到总收入的八成以上。药明康德如何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中国市场,药明康德有两大竞争对手,一是国际医药巨头,拥有新药研发的优势、全球市场拓展的经验;二是国内的CRO企业,从综合实力上与药明康德有一定的差距,而在某些医药细分领域走在前列。一味大而全的药明康德在国内医药某些细分市场上并不具优势。
由于药明康德海外收入以美元计价,汇率波动给公司造成的利润损失不容小觑。另外,药明康德还面临着环保的困扰,2015年—2017年,六次被爆违法排污。医药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收紧,减少三废排放、提高污染处理能力成为医疗企业的重要竞争力指标。环保上的软肋引起药明康德的重视,否则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
化解药明康德陷饼路上的陷阱?
1.明晰品牌顶层设计
药明康德的商业模型和生意逻辑看似战略清晰、结构明确,其实不然。作为既想打通产业链,又想建立起平台的企业来说,从专业上讲来看,药明康德的品牌顶层设计其实是不清晰的,尤其是业务、产品与品牌、渠道之间分合联动,涉及需求链、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以及B端和C端的打通,甚至B端还分为大B、中B和小B,C端还分为大C、中C和小C,在这样的多产业多业务多产品多品牌多渠道的混合混业混融产业链平台商的复杂架构下,药明康德必须要把握好相关业务和产品及品牌进入的时机早晚、顺序的先后、结构的多少、节奏的快慢以及力度的大小,才能真正做到方向可预判、节奏可预控、时间可预期和目标可预收,否则容易走错路、走变路、走偏路甚至是走回头路。
2.深度开发国内市场
随着中国CRO行业进入新的竞争周期,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快速成长,药明康德重新认识中国市场,调整中国市场发展策略,提升国内营收在总营收的比重。药明康德中国市场业务比重的提升,从短期来看,应对汇率变化带来的利润损失;从长期来看,抢占新的市场,为未来的公司成长打好基础。
3.保持细分领域的优势
药明康德重视核心业务的打造,在某些细分领域保持领先优势,避免业务大而全造成核心竞争力的丧失。泰格医药、博济医药、睿智化学等国内企业,已经在某些细分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已能提供临床前或临床实验研究服务。药明康德要想提升中国市场的业务比重,必须重视某些细分业务,给予重点技术、人力资本的支持。
4.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CRO行业作为典型的技术人才密集行业,国内同行科研人员占比并不逊于药明康德。药明康德的研发人员占比76.92%,美迪西生物占比76.78%,康龙化成的占比约85%。药明康德要保证人才上的优势,制定完善激励措施,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将核心管理层、技术人员与公司的发展深度绑定。
5.系统整合收购资产
药明康德在经过高频收购后,应该对收购的资产做系统梳理,结合当下行业发展现状重新整合。药明康德围绕中国市场、增长潜力的业务进一步明确属于公司的核心资产,适当剥离低技术含量、污染较为严重的资产。药明康德通过优化收购资产,即明确公司的核心优势,还能为公司提供充足的现金流,持续加强在主要业务的投入。
药明康德将登录A股市场称为二次创业的新征程。新征程中“馅饼”与“陷阱”同在,要求药明康德既要保持一如既往的创新勇气,又要多一份对市场的敬畏。以“全球医药健康产业最高、最宽和最深的能力和技术平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为企业愿景,我们有理由相信药明康德会为中国医药产业创新注入新的活力,让中国的病人及时享受到新药!
(石章强系锦坤创始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政府品牌专家委员、上海品牌专委会创始秘书长。锦坤是全国知名的顶级品牌营销机构,专注于连锁与互联网品牌营销整体服务。)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3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