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个基本概念。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二者的关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决定适应怎样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的生产关系又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只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而忽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影响,那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点不可否定,但如果只片面地强调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那自然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被动局面,同时,也是对生产关系积极作用的忽视。生产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还是来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分析吧。我们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依靠的木棒、石器作为劳动工具,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自然威胁,这时,人们就以群居生活的方式来应对自然的挑战。这就是处于原始阶段的生产力决定了这样一种群居方式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同样促进了原始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比如,从木棒到石器,从磨制石器到打制石器,再发展到铁器,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关系无疑起到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由于铁器的出现及铁农具的使用,社会组织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奴隶制,再进入封建,这就是生产力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但又因为这种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家一户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就无法较大程度地提高生产力水平。所以,中国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仍然处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历史地位。虽然也曾经出现过短暂的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未能促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未能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潜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落后的农业国,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据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逐步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的集体农业和国营、集体企业这种新的生产关系,通过建国以来的实践,这种生产关系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农业方面,修筑了大量的水利设施,灌溉工程,对农作物品种的改良,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工业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比如,现在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水利设施、农业管理水平以及农业信息化水平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如果我们的生产关系还是那种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分散的小农经济状态,势必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说,我们既要认识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也要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这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法的。
概括起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32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