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近日,茶友 “陶丁”喝了两款生普,分别来自东半山和勐库。陶丁说:这两款茶都是今年春茶,东半山的茶饼压制紧实,干茶香气比勐库的重,茶汤比较薄,入口微涩,涩在舌后一点,有回甘,蜜香持久,杯底留香明显。而勐库这款入口清淡,涩重,在舌中偏后。
这两款茶汤热的时候苦涩比较淡,放凉了再喝苦涩重。想请老师看看是否真的是古树春茶,这样的口感后期是否能有好的转化?可否入手储存?
听这位茶友的描述,就知道没少喝过普洱。一下子来了两款茶的对比,还要判断是否有存储价值,小懂自己可拿不准。为此,小懂请教了云南制茶、研究普洱茶16年的资深人士邓爱军老师。邓老师说:所有的普洱生茶,茶汤凉了以后苦涩味都会增加的。
东半山这饼茶的饼面颜色黑而且亮,也具有一定的油性。茶饼压的较紧,符合传统工艺的压制方法。看叶底有混采的痕迹,茶质较优秀,属于勐库东半山比较厚重的茶了。叶底没发现有过度萎凋的现象,也没发现聚堆焖黄红变的痕迹,证明这款茶有后期存放价值。可以判断是春茶,混采古树。
相比之下,勐库这饼一看就缺乏油性,是一款谷花或者春尾茶,茶梗非常多,采摘的比较老,叶底韧性差,茶质一般。综合来看树龄不大,后期存放价值较低的。
事实上,由于普洱茶陈化的特点,只要后期仓储环节把握好,普洱茶都是有存放价值的,只是由于原料和工艺上的差异,存放价值有大有小罢了。但前提还是要做到:
第一,必须是云南大叶种优质晒青毛茶原料加工的茶品。因为相比于大叶种原料,中、小叶种原料加工的普洱茶,滋味淡薄,耐储存性差。而采用烘青、炒青等非晒青原料加工的普洱茶,后期转化慢且周期长。
第二,原料无缺陷和品质问题,没有遭受病虫害。通常茶树机体衰弱、营养不足、采摘粗糙或遭病虫感染,表现为芽叶瘦薄、身骨轻飘、色泽暗淡、叶底褶皱、病斑虫叶等等。
第三,加工工艺到位。没有“烟、焦、酸、馊”等污染,饼茶没有“八病”。
关于八病
普洱茶的“八病”,一般是针对普洱茶七子饼茶中的生饼而言的。但也对普洱茶工艺的判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八病”是指:
入杂:指茶中夹杂了非茶类物质。
乌蒂:即“马蹄叶”。优质饼茶应剔除马蹄叶。因为马蹄叶含梗量大,是茶树生长势弱、树体老化、受干旱、病虫影响严重的表现。
白合:就是“对夹叶”、“对开叶”。是茶树新梢上萌发的对生两叶抱一小芽的芽叶。
过熟:指鲜叶加工不及时使鲜叶堆积变红,或加工中杀青过度,或茶胚摊凉不及时、湿热闷黄;或制饼时“蒸茶”过度,使叶底粘稠、黄而柔软,滋味平淡,香气不透,水闷味重的饼茶。
烟焦:指饼茶被烟味和焦味所污染。原因主要是晒青毛茶加工中茶青被炒焦或杀青机炉灶漏烟。
新铁:指被新的金属制茶器具污染的饼茶。新的制茶器具有铁腥味且铁屑容易串入茶中,铁与茶汁中的多酚类物质结合使茶变黑而腥味。
澄泥:指压饼时压力过大,茶汁外溢,饼面光滑,坚硬难解的饼茶。
竹箨(tuò):指压饼不结实,破散松疏、脱落严重的饼茶。
其实关于普洱茶的存放价值,涉及到的方面是非常之多的。普洱茶因其强烈地域性和历史、文化特性,从而具有了文化价值;又在市场的驱动下形成了它的经济价值。所以一款普洱茶是否有存放价值,不仅跟茶品质有关,还受其附加价值的影响,但这些我们无法衡量。回归到茶叶本身,普洱茶的存放价值,当然还是要建立在品质和工艺的基础上。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29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