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寄语
当嘹亮的国歌在耳畔响起的时候,当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时候,国旗下的我们,心中满怀崇敬和自豪。抗日战争时期,坚强的中国人民从没有屈服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侵略者的炮火,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历经14年,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铺就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今天我们品读小说《二鬼子》,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本研读
二鬼子
作者:余显斌
那年,谢家少爷谢式南回来了。谢式南回来的时候,不再是当年长衫飘飘的样子,而是修着分头,穿着西服的谢式南。
谢式南说,自己去日本学习去了。(为下文能顺利和木村“亲热”做铺垫。)
他生气了,也会学着日本话骂人,八格牙路。
>>>前三段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主人公谢式南从日本回来后衣着、头型、语言的变化。用笔简约,形象鲜明,为写人们给其起“二鬼子”绰号做足做铺垫。
大家暗地都狠狠地骂,来了一个二鬼子。(“二鬼子”的绰号,表明群众对汉奸的蔑视和痛恨。)
所谓的二鬼子,是针对鬼子而言。此时的鬼子,已经占据了我们耒阳,整日里瞪着血红的眼睛,如狼一般。一次,小鬼子将一个四岁的女孩扔到空中,用刺刀承接着,女孩哇的一声,被戳个对穿。还有一次,叫花子王三从街上走过,一个日本兵打靶,眼睛一眯,啪的一声,叫花子王三一声惨叫,倒在地上,死了。小鬼子还相互翘着大拇指,连连吆西着。
大家说,这哪里是人啊?简直是披着人皮的畜生啊。(交代人物出场背景。用活生生的事例控诉“小鬼子”的“畜生”行为,为写“二鬼子”与其“亲热”而遭人痛恨充分蓄势,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故事开端:交代谢式南“二鬼子”绰号的由来。
大家都恨着小鬼子,可有一个人却不,他不但不恨,还和小鬼子亲热着呢。没事的时候,就将鬼子少佐木村请到家,好吃好喝招待着。这人,就是谢式南谢少爷。
因此,大家对他也恨得咬牙切齿。(再次鲜明对比。“大家”都恨小鬼子,谢式南却与小鬼子极其“亲热”,大家对他的恨升级。此处再次蓄势,为下文写谢式南更加“卑劣”的行为做铺垫。)
更让大家痛恨的是,谢式南竟然利用和木村的关系,在街上开起了一个烟馆。烟馆,知道不?就是吸大烟的地方。
>>>承上启下。用口语形式的设问句,表达了普通民众对烟馆的厌恶之情,大家对谢式南的痛恨进一步升级。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谢大少没事的时候,就在街上溜达,见了年轻人,就拉着手呼兄唤弟的,拉进自己的烟馆,不干别的,竟然双双对卧在烟塌上,腾云吐雾,抽起大烟来。吸大烟有瘾,去了一次,就想二次,然后是第三次,第四次……
街上年轻人,一个个上了瘾。一旦瘾发,就流着口水打着哈欠,无精打采的。
>>>用两段文字形象地描绘了谢式南是如何“引诱”年轻人进烟馆,年轻人上瘾后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形象逼真,为谢式南能骗过木村做铺垫。
一次,木村去了,见一群年轻人凑在一起,就眨巴着眼睛,问什么的干活。谢式南嘿嘿笑着,得意地告诉他,为皇军消除祸患。(一笑。对谢式南笑和语言的描写,有谄媚的奴才相,为赢得木村的信任做蓄势。)
木村不解,望着他。
谢式南说,这些人表面上对皇军恭敬,谁敢说他们内心不恨着皇军。
木村听了,轻轻点头。可是,他不明白谢大少这样做,咋的就是为了皇军。谢式南笑嘻嘻将嘴凑近木村耳边道:“我让他们一个个吸大烟上瘾,没了力气,风一吹都能倒,还能和皇军作对吗?”(二笑。讨好地笑,配上奴态的动作和语言,更拉近了与木村的距离。反问句中使用“他们”“皇军”,更显出谢式南效忠的诚意,为得到木村信任进一步蓄势。)
木村睁大眼睛,接着翘起拇指:“谢君,你的大大的聪明,皇军大大的朋友。”
谢式南听了,高兴得嘎嘎大笑,笑着笑着,突然停住,告诉木村,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鸦片已经没了,自己准备卖一些家具,再出去一趟,购买一些鸦片回来,这样,会让更多的人吸食鸦片。至于收入嘛,将来二一添作五,自己一半,皇军一半,也算自己的一点心意。(三笑。得到木村夸赞后,谢式南情绪达到高潮而大笑,观察时机已到,停笑说出自己的打算,利诱木村允许购买鸦片,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木村看看房内的人,点点头。
谢式南说:“可是,路上检查太严啊。”
木村摸摸下巴,告诉他,自己到时开张条子,就说谢式南替自己购买军用物资,免于检查。谢式南听了道:“真的?那可太好了。”说着,连连打躬,腰险些弯成了一个大虾米。(用比喻句进行形象的动作描写。与前文的三“笑”相映成趣,媚态百出,活化出谢式南奴颜婢膝之态。与前文“更让大家痛恨”相照应,结构严谨。)
>>>故事发展:谢式南机智赢得木村的信任,准备去购买“鸦片”。
第二天,他开始变卖家产。(照应前文变卖家产,一笔带过,详略得当。)
几天后,他带着几个人,吆喝着几辆马车走了,一直走向山那边。再回来的时候,车上用雨席盖着,油纸棉布包裹着,绑得严严实实的。刚进街道,几个巡视的小鬼子经过,带头的少尉大喊一声:“什么的干活?”(详略分明,略写买卖过程,详写对货物的包装,突出谢式南做事严谨的风格,为下文成功通行做铺垫。少尉的大喊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谢世南告诉他,出去拉货。(沉着冷静,为成功骗过木村做铺垫。)
少尉向一个小鬼子示意,让去检查。
谢式南忙挡着,告诉他,这是秘密东西,一旦露馅儿,一切都完了。(机智阻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少尉火了,用枪指着谢式南。正在这时,闻信赶来的木村大吼一声:“八嘎,谢君的物品,不许检查。”少尉听了,无奈退下。大车一辆接一辆进了院子,车上的东西被抬进仓库。谢式南得意一笑,对木村道:“再过一段时间,所有年轻人都会加入进来的。”(四笑。成功在握,真正得意的笑。“闻信”有玄机,照应前文木村的承诺和谢式南冷静沉着的表现,突出谢式南的足智多谋。“年轻人都会加入进来”将故事推向高潮。)
木村拍着谢式南的肩,很是满意。
>>>故事进一步发展:谢式南智斗少尉,运货成功。
那天,是八月十五。八月十五,多好的日子的,喝酒,吃月饼,赏月,多有诗意啊。(介绍民俗,语调愉悦,暗示危机已过,情节要反转。)谢式南也附庸风雅,办了几桌酒席,请来木村,请来少尉,还有其他鬼子军官。开席前,木村还特意带着部下,去了隔壁烟馆,看见里面一群年轻人正在腾云吐雾,大约有一百多人啊。(巧借民俗节日办酒席。请君入瓮,突出谢式南的聪明与机智,为全歼鬼子蓄势。)
木村再次哈哈大笑,大概看少尉有些不解,就侧过嘴,将谢式南的打算告诉了少尉。少尉连连吆西着,给谢式南鞠躬,深为那次鲁莽行为致歉。
然后,一群人大笑,回到客厅,开始喝酒。(侧面衬托。木村的狂笑与动作、语言,少尉的真诚歉意,一群人的大笑狂饮,营造了一种热烈而狂躁的氛围。衬托出谢式南的聪明机智,为故事高潮的到来进一步蓄势。)
一坛坛酒搬上来,拍开封泥,香气扑鼻,一个个小鬼子喝得东倒西歪,找不着北了。谢式南这时站起来,拿一碗酒对木村道:“今天是喜庆的日子,少佐要多喝啊。”说完,一碗酒全泼在木村脸上。木村一愣,哇哇大叫。(细节传神,凸显木村意外、震怒。)门帘一掀,一群人从外面扑进来,一杆杆枪对准了小鬼子。(时机已到。谢式南一“泼”,木村一“愣”,一群人一“扑”,一个热闹而令人激动的场面描写,足足地让故事达到高潮。情节大反转,欲扬先抑,谢式南的“二鬼子”外衣彻底卸掉,前面所有的误会全都解除,一个妥妥的抗日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进来的人,是那些吸毒的年轻人,不过,这会儿他们不再无精打采,而是如猛虎一般。(对比。照应前五“无精打采”,用比喻句揭开吸鸦片真相,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敌斗争的机智与英勇。更加衬托出谢式南对敌斗争的足智多谋。)
当天,耒阳县抗日游击队成立,后院货物被打开,不是毒品,是一杆杆长短枪。至于毒品嘛,多年后,这些战士笑着说,是红薯粉做成的,黑乎乎的,很像鸦片。(补叙。交代进来人的真实身份,货物的真实面貌,鸦片的真实成分,战士们真情的笑,充满自豪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人们的精神为之振奋,使谢式南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使小说主题更加突出——表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对于日本鬼子的痛恨和对抗日英雄的歌颂。)
>>>故事高潮:酒席宴上,抗日英雄全歼日本鬼子。
知识建构
//小说中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
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小说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鬼子》在塑造谢式南这个抗日英雄形象的时候,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先用大量笔墨描绘其对日本鬼子奴颜婢膝、祸害中国年轻人的丑恶嘴脸,让“大家”和读者对他恨之入骨,最后情节反转,让他在酒席桌上显出英雄本色,解除了人们对他的误会,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更加突出了小说的主旨。可谓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26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