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时30分,上海市政府举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地区组组长、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通口岸组副组长、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介绍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目前全市47641人正在接受隔离观察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首先通报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宣布本市首例确诊病例以来,截至2月9日24时,本市已发现确诊病例295例,死亡1例,治愈出院44例,排除疑似病例1062例,尚有223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目前,550人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队伍已完成1580例疑似病例的调查处置,累计追踪并管理密切接触者5254人,解除隔离医学观察3237人,转归确诊病例87人,正在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930人;累计接受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观察98137人,解除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观察50496人,目前正在接受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观察47641人。
“这些排摸、筛查、隔离等措施,发现了输入性的病例,防止了疫情的蔓延。这个过程中,很多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在一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广大的市民朋友给予了积极的理解和支持,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感谢!”顾洪辉说。
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及家属怎么做
8点要求请记牢
接受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有哪些防范要求?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地区组组长、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介绍,除了每天测2次体温,有健康异常立即转到指定医疗机构之外,还有8点居家隔离具体要求:
1、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尽量选择通风较好的房间,多开窗通风,随时关闭房门。如需打开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关的房门,先开窗通风。
2、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在房间内可以不戴口罩,离开前必须先戴口罩并洗手;佩戴新的口罩前后,也应及时洗手消毒;不随意离开房间。
3、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处于下风向。
4、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生活用品应当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室友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5、有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家庭暂停使用中央空调。
6、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保持充足休息时间和营养,在隔离房间进食、饮水,尽量不用公共卫生间,必要时分段进行、及时消毒。
7、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应当注意咳嗽礼仪,用纸巾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口罩放进专用垃圾袋。
8、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用过的物品,及时清洗、消毒。
此外,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家庭成员和室友,也要注意在室内佩戴口罩,保持房间通风,尽量避免进入隔离观察房间;与隔离观察人员交流或提供物品时,至少保持1米距离;格外注意手部卫生,接触隔离房间物品后,先消毒再清洗,不与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共用餐具或其他物品。
居家隔离期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解除证明
居家隔离期满,相关人员应该找哪个部门开具解除证明?
陆续复工后,居家隔离的执行标准是什么?
“本市1月24日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并由此实施了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也就是对来沪人员实施健康筛查;对重点地区来沪人员中无发热等症状的,实施隔离健康观察。”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地区组组长、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表示。
其中,隔离健康观察分“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两种。隔离观察人员如在本市有固定居住场所,且该居住场所符合居家隔离观察要求的,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承诺书后,可由其居住地所在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派专人负责对其实施“居家隔离健康观察”;隔离观察人员如在本市无固定居住场所,或居住场所不符合居家隔离观察要求的,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承诺书后,实施“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专业要求,隔离期间,每天必须进行2次体温测量。一旦出现发热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异常症状,必须立即转至指定医疗机构诊治。
隔离期满后,实施隔离观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将为其开具《重点人员隔离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根据国家和本市的疫情防控要求,对重点地区来沪或返沪人员实施隔离健康观察的,观察期为14天。
对在上海没有明确居住地和工作的来沪人员加强劝返力度
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通口岸组副组长、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具体介绍了一级响应后交通口岸各行业防疫管控措施。
铁路方面。强化体温检测;加强人员健康信息登记;加强对重点人员管控;加强对车站和列车的消毒工作。
海关入境口岸方面。首先,风险分析,提前布控。海关根据本市联防联控部门提供的重点关注人员名单,以及航空、航运企业提供的重点人员名单进行提前布控。其次,后续追踪,信息移交。对于海关移交医疗机构的人员,及时做好后续诊疗情况的追踪。同时根据病例的确诊情况向疾控部门提供密切接触者的相关信息,排查追溯。
机场方面。加强对乘客的体温筛查;加强与国内外机场和航空公司联系;加强人员健康信息登记;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加强环境卫生的整治。
道口方面。关口前移、集中查控。各道口的公安民警对车辆进行拦截,由卫生防疫人员对驾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入沪人员健康信息核查。在一级响应期间,对在上海没有居住地的,没有明确工作的人员,原则上加强劝返力度,暂缓入沪。
杨小溪介绍,据公安部门统计,1月22日以来,累计检查道口车辆160.85万辆、人数298.5万人,送集中隔离观察点1148人,发现并移交体温异常人员408人,劝返疫情重点地区来沪车辆 800辆。
市内包车方面。根据复工情况,已研究恢复运营的具体方案。
省际客运方面。继续停运。
海港码头方面。浦江游览、国际邮轮、省际客运全部停航。轮渡和三岛客运,对所有乘客开展体温检测工作;遇发热乘客严格登记,并拒绝上船;三岛客运线实施实名制登记。
内河水门方面。海事对所有拟入沪船舶进行船舶动态查询和识别。发现相关重点地区始发或途经重点区域来沪船舶,原则上一律进行劝返。
内河码头方面。市航务处(地方海事局)于1月24日下发专题通知,暂停关闭所有内河水上旅游线路及船舶运营。1月24日至今,本市内河水上旅游线路及船舶都处于暂停运营的状态。对以上所有排查出的发热或疑似病例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处置。
“后续管控措施上,在机场、铁路、道口、港口码头和内河水门,执行更严格的防疫管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口岸单位与属地的无缝衔接,把好入沪第一道防线。通信管理部门加强对入沪人员手机推送健康云APP,推送对本市无固定住所、无固定工作单位的人员,一律予以劝返的信息。最后,提倡错峰出行。”杨小溪说。
道口检查更严,社区管控更紧,信息排摸更细
这个阶段,上海主要采取的防控策略是筑牢“三道防护圈”:
首先,道口防输入。按照“三个全覆盖”,“三个一律”要求,对机场、火车站及所有进沪公路水路道口严格管控,全面实施人员信息登记、测温、重点人员临时隔离观察措施,发热人员及时转送定点发热门诊排查。
其次,社区防扩散。强化属地责任和联防联控,建立了由街道(居村委会)、公安派出所、社区卫生中心三方联动的上门面访机制,加强重点人员排摸。运用道口卫生检疫、社区排摸、个人健康主动申报三个渠道以及多源数据排摸重点人员,规范实施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观察。
最后,集中力量抓筛查与救治。全市设110家发热门诊,对来院就诊和重点地区来沪住院患者抓好前端筛查,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设置定点医院全力救治患者。
“在工作中,我们运用大数据分析,加强多源数据应用,形成信息汇集、推送、核查、反馈的工作闭环,以及对入沪通道等途径筛查发现的重点人员转送至医疗机构、进行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观察的工作闭环。”顾洪辉表示。
当前,全市疫情防控正处在重要的窗口期、关键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随着近期人员集中返城、返岗,防控工作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继续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把防控工作做得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实而又实。
下一步,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全力阻断疫情传播扩散。同时,根据上海超大型城市和国际枢纽的特点,全力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坚决严防死守,把道口守牢、小区管住、单位管好。顾洪辉说:“具体来说,一是道口检查要更加严、标准不能降;二是社区管控要更加紧、管理不能松;三是信息排摸要更加细、人员不能漏。”
从重点地区来沪返沪的人员,应按规定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一律不得外出;出现发热症状的,应按规定就诊排查。拒绝接受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构成违法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经本市卫生健康部门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后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拒不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采取强制措施。
来沪返沪人员到达上海,即要主动向单位和居住地居村委报告健康状况,每天测体温,如果有发烧及时就诊。街镇、村(居)委根据相关规定,加强对来沪、返沪人员的排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对于复工企业,要有严格的管理。要加强厂区、园区、楼宇卫生消毒,做好安全生产、食堂用餐管理;要加强返岗返工人员健康检测,发现发热症状的,要及时安排就诊排查。复工企业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要建立信息日报制度,各区、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督查制度,严格检查指导落实各项防控责任。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都要强化防控责任,积极参与和支持防控工作,做好自我防护。对不认真履行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一个例子告诉你,上海这样形成筛查、发现、转运、就诊、隔离等工作闭环!
今天是上海复工的第一天,对这个超大型城市,疫情防控如何通过各个部门的加强协作,保障没有漏洞?筛查、发现、转运、就诊、隔离等工作闭环怎样形成?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举例说明:“有一天下午,我们在入关测温时发现2名同行旅客中,一人体温达38.7度,一人有咳嗽症状,海关根据联防联控机制,通知浦东新区定点医疗机构,并派出120急救车第一时间将2名旅客送至发热门诊就诊;与此同时,浦东新区卫健委接通知后安排车辆,将该航班相关乘客和乘务人员共计29人送至该区指定的集中隔离点观察。”
后来,这2名旅客经市疾控中心检测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当日送往集中收治医院治疗;29人即作为密切接触者接受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由浦东新区组织人员做好管理和服务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了机场、定点医疗机构、区卫生健康部门、市疾控中心和集中收治医院之间的无缝衔接,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闭环,实施了有效的防控。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22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