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权复权,前后复权?究竟用哪种“权”?
在日常看盘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带“权”的字眼——
除权、复权、前复权、后复权……
此权彼权各不相同,词念多了会有“拳脚相加”的武侠小说风味,或许有人会告诉我们哪一个是看盘常用的“权”,但这是为什么呢?
就如摆在你面前的有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太极等七大拳法可供修炼,而我让你只需练武当拳;
但至于为什么只练武当,其他拳法有什么优缺点呢?
我却都不告诉你,这时可能你心里就会有些小嘀咕了:“都是拳法,练起来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八卦拳听起来也更给劲啊……”
小嘀咕一多,练武时就容易三心两意,东学一拳,西学一拳,最终无所适从。
行走证券江湖也类似于武林江湖,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金融术语,不一定要全部深度掌握,但起码知道它们是什么,干什么用的,适不适合自己投入更多资源修炼……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我们见到陌生的金融术语,主要了解它们的涵义,知道它们有何异同,适用范围在何处;
做到以上这几点就已经比较好了,能较好拓展我们的知识边界,让我们走得更远。
接下来我们一起解证券江湖上的各种“权”。
一、 除权:
假设某公司的总股本100股,每股10元,总权益(总市值)就是1000元。
当公司进行送股,每10股转送10股,总股本就变成了200股,而公司的总权益并没有变,于是每股价格就要变成1000/200=5元。
把价格从10元/股变成5元/股的行为,就叫「除权」。
增发股票,公司本身价值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要剔除股票数增加的影响,这里的「除权」,可理解为「除去股票数变化带来的权益影响」。
如果不除权会怎么样呢?
此公司送完股后,总股本200股,价格10元/股,总权益就变成200*10=2000元,明显的,公司不可能通过增加股票数目就能让其内在价值产生变化。
这个和疫情期间美国政府大量印钱的情况类似:表面上看其社会总财富增加了,但国民的生产能力和消费力不会因此出现对等的变化。
钞票多了,但生产力和消费力跟不上,就会有通货膨胀预期——手上的100美元,实际上已经不值100美元的购买力了,钞票印的越多,这100美元的价值越缩水。
当然,社会货币政策比起股票增发的影响对象、范围更复杂,并不会像股票般简单进行除权。
以下图表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除权」,会更清晰地展现除权的变化逻辑:
如上图,因为S(市值)不变,Q(股本数)增大k倍,C(股价)就需要变为原本的1/k倍,才能让S维持不变。
「权」可以理解为变化/影响结果的因素,
「除权」就是把这种影响因素给抵消掉,使原结果不变。
另外,看盘时可留意:当股票名称前出现「XR」字样时,代表当日为此股票的除权日。
(XR: Exclude Right-除去权利 的缩写)
二、 复权:
当股价因送股、配股等原因需要除权时,股价会出现较大的变动幅度。
比如原来10元/股的价股,除权后瞬间变成5元/股,除权虽然恢复了股票的实际价值(公司市值),但在K线图上看,会出现股价“腰斩、暴跌”的现象。
如上图案例光库科技,在2021年11月1日进行除权,股价从68.77变到46.81块,权是除了,但K线图形成的巨大缺口看起来就非常吓人——
-33.93%的暴跌!
同时很多技术指标也会同步发出变化,案例中MACD立马会发出死叉信号。
如果我们没有点开公司对应的公告,第一时间可能不会考虑到除权原因,而是有如下反应:
①软件出BUG了(创业板股票最多跌20%而已啊,怎么会有超过30%的跌幅!);
②个股暴跌,赶紧卖出去!
无论是哪一种反应,即使不让我们的操作变形,也多少影响看盘的大心脏。
即使我们知道这种异常是除权引发的,但这种K线图和指标变化实在太大,而且除权会在不同个股不同阶段出现,如果一直用除权K线去看,会有较多的巨幅K线断裂画面,这也是不利于分析的。
因此,要对股价和成交量进行「权」的修复,按照股票的实际涨跌绘制股价走势图,并把成交量调整为相同的股本口径,这就是「复权」。
总的来说,「复权」可理解为「除权」的反向过程,即除权行为发生后,根据成本变化情况,并重新计算股价,让K线和量能变化更符合常规使用。
三、 不复权:
由上文对「复权」的描述可知,「不复权」实际就是不对「除权」进行处理,效果也如同上图案例郑州银行一样,K线和指标畸变,容易影响投资者判断。
为了消除除权造成的股价走势畸变,需要有复权处理以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但复权也分「前复权」和「后复权」,那它们又有何区别,实际使用中以哪一个为主呢?
四、 前复权和后复权:
前复权,是以「除权当天」的价格点作为基准,把除权以前的数据进行复权。
后复权,是以「上市当天」的价格点作为基准,把上市日以后的所有除权数据进行复权。
观看定义会较为抽象,我们来看一些案例及图表以直观理解:
依然以郑州银行为例,2021年12月20日为除权日,12月17日为除权前1日,上图从上到下,依次为「不复权」,「前复权」,「后复权」的股价走势图。
请留意除权前和除权当天K线及价格变化。
通过股价走势图及表格对比图可见,「前复权」和「后复权」都消除了除权引起的K线和涨幅畸变,不一样主要体现在除权前后的价格(K线)上。
上图为三种复权行为下的K线走势的简化版本,注意黄/红色块与蓝色色块的位置变化,它们代表着不同复权方式的变化特点。
前复权,是不断往前(除权前)压缩价格,能排除历史所有配送、分红的情况。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并不关心历史的送股分红,因为没有人会长期持有所有股票,而且在除权登记日后再购入股票,是不能享受以前送股分红福利的;
大家更关心的是自己买入股票后的K线走势,所以「前复权」是目前市场最主流的复权方式。
后复权,则是以上市首日起,往后(除权后)不断拉高股价,涵盖所有配送、分红的情况。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看出该股上市以来的累计涨幅:如果在第一次除权之前买入股票,参与全部配送、分红,一直持有到目前的价位。
当然,鲜有人会有如此长的持股周期,因此「后复权」的使用率较低,一般用于专业研究。
五、 “权法”总结
证券江湖的有好几种“权法”,「除权」是导致股票K线巨幅变化的根源,「复权」可理解为「除权」的反向过程;不同的复权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前复权」因更符合大众投资者的使用习惯成为主流。
读完此文,以更为清晰坚定心智,再启江湖路。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18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