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读“zhuī”,同样在书上你也基本看不到有使用这个字的,但是许多的汉字的字形中,我们都能看到“隹”字的身影,作为一个部首或者说作为一个汉字的构字部件,“隹”这个字是很重要的。
“隹”是一个象形字,勾画的是一只鸟的形象,通过下面的甲骨文我们可以很形象的感知到。
《说文》里解释”隹“是“鸟之短尾之总名也。”所以用“隹”作为部首的汉字,字义都和鸟有关系。比如:雀、雉、隼、鹰、雁。
“雀”字的字形,由两个部件构成,上面是“少”字,下面是“隹”字。“雀”的字形从甲骨文和金文开始,就已经是这样写的了。
我们仔细观察“雀”的甲骨文,“隹”字字形上面有三个竖点,这个字形是甲骨文“小”字,这些竖点是沙粒,用来表示物体很小的意思。在古文中“小”和“少”经常通用。通过“雀”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知道,“雀”就是指小鸟的意思。字典中解释“雀”的字义——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
“雉”这个字,读“zhì”,是一种野鸡。肉可食。雄性雉鸡羽毛很美,可以作装饰品。在古代“射雉“是很重要很常见的一种田猎活动。晋朝的潘岳写过一篇《射雉赋》,陆游 在《怀成都十韵》里写道:
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
斗鸡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壮士臂立绿绦鹰,佳人袍画金泥凤。
椽烛那知夜漏残,银貂不管晨霜重。一梢红破海棠回,数蕊香新早梅动。
酒徒诗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宾送。浮世堪惊老已成,虚名自笑今何用。
归来山舍万事空,卧听糟床酒鸣瓮。北窗风雨耿青灯,旧游欲说无人共。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昔 贾大夫 恶(长的丑),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驾车来到水边的高地),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 贾大夫 曰:‘才之不可以已(总要有点才艺)。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于是“射雉”就成了一个典故——以才艺博取妻室欢心的典故。
“雉”的甲骨文,就是描摹了一副一支箭正射向一只鸟的情景。所以,今天我们看“雉”这个字的字形,为什么它的左边是一个“矢”字,右边是一个“隹”。
“隼”是一种猛禽,它们捕猎时,会先飞到猎物上方,然后将翅膀收拢,迅速地俯冲而下,再用脚爪精准地捉住猎物。宋朝陆佃撰写的《埤(pí)雅》一书,是一本古代动植物词典,书里称赞“隼”:鹰之搏噬,不能无失,独隼为有准,故每发必中。
“隼”在古时候,写成下面这样:
上面的字,右上角是一个“隹”字,指“隼”这一种鸟。下边是一个“十”字,为什么下边是个“十”字呢?有种说法是:“十”是金文的“才”字,代表将一根坚实的木材牢牢地钉在地上。表示隼俯冲而下,能用脚爪精准地抓住目标。
“鹰”这个字的金文写成下面这个样子:
我们观察上面的金文“鹰”字字形,右下角是一个“隹”字,指“鹰”这一种鸟,这种鸟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看右边的字形,最右边是一个“人”字。旁边那个短竖——是指代人的胸口被啄落的肉块。整个字想要传达的意思就是——鹰这种鸟会啄人落肉,是一种凶恶的猛禽。至于我们今天看到的表示“鹰”这种鸟的“鹰”字,是长时间来各种讹变的结果。
“雁”字的篆体写作:
这个篆字“雁”,右边依旧是一个“隹”字,表示“雁”这一种鸟类。左边的字形是我们今天的“岸”字,表示“雁”是一种喜欢栖息在水岸边的一种鸟。这个时候的字形,里面还没有一个“人”。添加了“人”,代表这是人所喜欢猎捕的生活在岸边的一种鸟类。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15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