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对于小白来说,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藏品的真假,这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也是一个一直令人困扰的难题,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能鉴定一件藏品的真假、是否到代呢?答案是我们能!自己鉴定,简称自鉴。
为什么要自鉴?
理由一,作为收藏者自己当然需要懂;理由二,专家不可信。比如刘岩骗画,明明知道是真的,为了窃为己有,真的一定说成假的,再有齐白石孙女拿齐白石的画作去鉴定,专家明明知道是真的,怕走了眼,为慎重起见,不敢确定是真的,宁可鉴定假的。理由三,专家的鉴定费太高,三千元一件,是真品又不能变现。理由绝不止以上三点,尤其对有争议的藏品,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待支持的证据出现,便可大白天下。
如何自鉴?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及其发达,善于用好网络信息,好好学习、相互交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每个人肯定都能自鉴。
那么如何自鉴呢?首先要确立一个正确的方法学,通过对比、分析就能够自鉴。正确的方法是找出那个特定时代的标准物与自己手中的藏品对比。什么可以定做标准物,拿瓷器来说,如故宫博物院、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馆藏品、各地地方博物馆的出土文物。故宫博物院、世界各大博物馆藏品都是流传有序的传世品,是有公信力的,地方博物馆的出土文物是经过专业考古论证过的东西,所以可以把这样的东西作为标准器,与之对比、分析其特征,就能够自鉴。
瓷器的鉴定、断代的内容:原料与工艺的对比分析
据说景德镇古法制瓷从瓷土到出窑完成,一个瓷器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作为行外人虽无法追溯那些具体的做法,但不妨从原料及工艺两个方面去与古人交流。瓷器由瓷土、釉及瓷器表面上的颜料构成,这是瓷器原料部分,瓷土成为器型是成型工艺过程,颜料变成图案是绘画工艺过程,釉料的配制上釉是瓷器着装工艺过程。我们虽然不知道这七十二道工序,但可以简化为原料与工艺,因此鉴定就有了依据。从原料上对比分析有三:胎质、颜料、釉色;从工艺上对比分析也有三:器型工艺、绘画工艺、上釉工艺。另外,款识是瓷器的知识产权,违者必究。
瓷器断代中的原料
1)胎质
胎质反映古时使用的胎土及对胎土的淘洗程度,是否含有麻仓土成分,胎土淘洗精细程度是有时代特征的,官窑瓷器中小件瓷器对应淘洗比较的精细瓷土,瓷器越大胎质越粗。
2)颜料
颜料在瓷器断代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往往可以一锤定音。颜料的矿石成分复杂,提炼工艺古时与现在不一样,在高温烧造中形成特定的颜色,还有有些颜料现在已找不到,如苏麻离青、平等青、回青,这些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所以颜料的发色在瓷器断代中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3)釉色
釉料的配方决定釉色。釉色反映年代感,在经世使用、陈设中赋予岁月的痕迹,俗称包浆,而老器如新完全看不出时代的变化,还有赝品做假的处理,只能小心参考。
瓷器断代中的工艺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工艺总是反映一个时代特征,故工艺可以断代。
1)器型工艺
做出来的器型一定是美的。
2)绘画工艺
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工艺技巧。
3)上釉工艺
蘸釉、浇釉、喷釉等
不论是有经验的藏友还是所谓的专家,对瓷器的断代也都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做出判断来断代。他们长期在一线经过不断地实践在大脑里建立起自己对瓷器认识的数据库,积累出自己的经验用以断代。这种断代都是拿自己脑子里经验来说事,讲道理可以,但缺乏实证,各大电视台鉴宝也是这个路数,全凭专家一张嘴。
对自己的藏品断代,我的方法是首先要根据藏品特征大致确定一个年代,然后找出能与藏品在原料及工艺上可以进行比较的、同时代的标准器,通过与标准器对比,分析瓷器的原料与工艺特征,就可以自己断代。
下面以笔者用自己手中的藏品大明万历年制款识青花仙人人物故事图大罐为例自鉴其是否到代。
一、藏品:明万历青花仙人人物故事图大罐
二、明万历青花瓷器的知识点
万历早期御窑青花瓷器的风格与嘉靖朝一致,若不各自署款,则二者很难区分。至迟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以后,可能因“回青”断绝而改用国产青料(称之为“土青”),其中以浙江所产“浙料”质量最好。使用“浙料”描绘的青花瓷器,图案蓝中略泛灰色,淡雅明快。
万历朝御窑青花瓷器造型繁多,堪称明代各朝青花瓷器之最。除常见的各式盘、碗、杯、碟、瓶、罐、炉、高足杯 等,还有各种成型难度较大的提梁壶、军持、绣墩、烛台、方 炉、笔架、笔管、壁瓶、调色盒、多格果盒、多层套盒、书桌插屏、莲花式盘、雕塑人像等。
在纹饰方面,万历朝御窑青花瓷器的装饰题材以龙、凤、缠枝花卉、婴戏、鱼藻、狮子戏球等传统图案为主,嘉靖御窑瓷器上盛行的与道教有关的云鹤、八卦、八仙人物等仍沿用。采用锦地开光装饰技法突出表现纹样,堪称万历朝青花瓷器在装饰上的特点之一。
明嘉靖青花的发色
成书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王宗沐撰《江西省大志·陶书》“回青”条载:“陶用回青,本外国贡也。嘉靖中遇烧御器,奏发工部,行江西布政司贮库,时给之,每扛重百斤……按:验青法。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算青者,止记回青数,而不及石青也。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青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然石青多,则色黑。真青澄底,匠愤不得匿,则堆画、堆混,则器亮而不青,如徽墨色。”[2]
典型嘉靖朝御窑青花瓷器以进口“回青”混以国产“石子青”料描绘纹饰,其色泽一反成化、弘治朝御窑青花瓷器纹饰蓝色浅淡和正德朝御窑青花瓷器纹饰蓝色稍浓、泛灰的色调,而呈现蓝中泛红紫的鲜艳色调,开创了明代御窑青花瓷器发展的新境界。随 着“回青”和“石子青”的配合比例不同、烧成温度的差异,纹饰的呈色深浅亦有变化。典型嘉靖朝御窑青花瓷器所绘纹饰所呈现浓重鲜艳的蓝色,正是成功掌握“回青”与“石青”配合比例和烧成温度的结果。
—引自吕成龙《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概述》
吕成龙,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文化部青年委员。
三、自鉴
1、青花发色及绘画工艺特征的对比分析
根据图1-5提供的信息:藏品有款识,大明万历年制,青花发色特征灰暗红紫偏黑,知识点指向本藏品是明万历回青料加入石子青的青花瓷器。
1)明万历青花瓷在各大博物馆中的藏品
2)青花发色的对比分析
右下藏品与馆藏品(左上见图2-2、右上见图2-1、左下见图2-3)青花发色的对比,发色较为一致,略有差异,可能是照片拍摄时光线的强弱所致,或是回青料与石子青料的配比不同所致,但青花发色比较接近,可以把他们视为同一时代的产品。
上为藏品,下为馆藏品(见图2-4),二者的青花发色最接近,可能是釉料的配方一致或是在相同光线下拍出同样效果的照片,二者是同一时代的产品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吕成龙先生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概述》中讲到:“万历早期御窑青花瓷器的风格与嘉靖朝一致,若不各自署款,则二者很难区分。”由于万历早期与嘉靖在青花瓷上所有的都是回青料与石子青料,只是在万历年间回青料用尽后,青花发色开始分开,故可以拿嘉靖青花瓷来做比对。
3)绘画工艺特征的对比分析
此大罐藏品从上到下通体青花纹饰,由蓝色双圈分割成四层,第一层回字纹纹饰,第二层由莲瓣纹二重组重复构成,第三层在缠枝纹中有八朵XX花及四个开光(不知道为什么叫开光,本人认为成为开窗更为合适),第四层由青花拔白及川字上加一横组成二重组重复构成。每个开窗都画有在远山之外(弹簧云外有山)的两位仙人,手持法器脚踏海水(海水纹)在一起交流着什么。画片的构图反映当时的文化气息,图片的内容和题材与明万历年间崇尚道教文化一脉相承,见图片1-1~3。
上为藏品与下为明万历青花开光仕女婴戏图水丞青花(见图2-1),二者的开窗均都是由三条线分出两个区域,窗外区域用淡色窗内区域用重彩填入,藏品与标准器开窗工艺相同。
左图为本藏品局部,右图来自故宫博物院藏品万历青花人物故事图梅瓶,详见《明代御窑瓷器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嘉靖、隆庆、万历瓷器对比展(八)》,本藏品与故宫博物院馆藏品万历青花人物故事图梅瓶上的人物画法在人物开脸上高度一致,其它如衣纹褶皱等也颇为一致,犹如出于同一画工之手。
2、瓷器胎质及器型工艺的对比分析
1)藏品的器型工艺
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审美观,首先是表现在器型上。只有在器型上合乎那个时代的美,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绘画,上釉,完成烧造,所以器型对否是断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左图藏品,右图清宫旧藏大明万历年制款青花缠枝莲托寿字纹罐。藏品与同朝代标准器器型的对比,引自故宫博物院院刊《北京市出土万历款青花缠枝莲托寿字纹盖罐》。
二者的器型:短颈、直口、园唇、弧肩、鼓腹,下腹斜直微内收,藏品与清宫旧藏大明万历年制款识的大罐在器型上高度一致。
2)修足工艺
平底露胎有粘沙,浅平宽足。
上图藏品,下图清宫旧藏大明万历年制款青花缠枝莲托寿字纹罐,引自故宫博物院院刊《北京市出土万历款青花缠枝莲托寿字纹盖罐》。清宫旧藏大明万历年制款青花缠枝莲托寿字纹罐是平底露胎有粘沙,浅平宽足,米糊底,由外向内旋削,藏品具备同样特征,不同的是藏品在胎底有旋削痕迹。
3)胎质特征
万历青花胎土淘炼不够精细,所以总体质地不如前朝,较粗松,制作工艺也不如前朝精细,特别是大器型瓷器。由图4-2不难看出此特征,从露胎的胎质看较为粗糙,藏品的胎质好像好于清宫旧藏的这个大罐,较之为细,或许反映同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质量。
3、上釉工艺的对比分析
上釉工艺给后人留下时代变化的痕迹,我们俗称包浆,也就是老旧感。从提供的对比图片看釉色的老旧感是比较接近,特别是图3-2达到几乎一致,说明本藏品应属明万历早期。
4、款识的对比分析
款识是皇家瓷器的知识产权,违者必究。同一朝代的瓷器中,没有人敢侵犯皇家专用的款识,侵犯了肯定会掉脑袋的,因此在鉴定中在其它特征符合,款识排除后代伪款的情况下具有一锤定音的效力。
左上一为藏品款识,其它来自于《明代御窑瓷器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嘉靖、隆庆、万历瓷器对比展(八)》。款识比较一致,尤其是在青花瓷颜色接近的瓷器中更为一致。
5、断代结论
根据知识点的内容:1)典型嘉靖朝御窑青花瓷器以进口“回青”混以国产“石子青”料描绘纹饰,其色泽呈现蓝中泛红紫的鲜艳色调,2)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3)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4)然石青多,则色黑;5)随 着“回青”和“石子青”的配合比例不同、烧成温度的差异,纹饰的呈色深浅亦有变化。6)万历早期御窑青花瓷器的风格与嘉靖朝一致,若不各自署款,则二者很难区分。至迟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以后,可能因“回青”断绝而改用国产青料(称之为“土青”),其中以浙江所产“浙料”质量最好。故藏品应该是明万历早期的作品。
藏品青花的发色,蓝中泛红紫、灰暗偏黑是其发色的特点,与回青钴料高锰地铁,颜色蓝中泛红紫吻合,藏品灰暗与石子青发色灰暗偏黑的特征相符合,回青与石子青以一定的比例配制可能是构成本藏品青花发色的特征。
藏品保持着蓝中泛红紫的回青料的特征但不鲜艳,并且淡颜色灰暗,重颜色偏黑,可能是石子青过多,“色沉而不亮”,不亮即暗,灰暗。石青多,则色黑,故藏品青花偏黑。由于回青料加石青,因配比上的差别,会呈现红紫和灰黑等不同色调,故本藏品显示灰暗黑红紫的青花色调。这种色调在明亮的光线下蓝色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蓝色纯正,可从同一物品中得到验证,见图6-1及6-2。
左右图为故宫博物院同一馆藏品,右图说明见图2-3,左图广见于网络,并为广大藏友熟知的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已找不到原始出处了。
从图6-1及6-2中,我们可以看到同一藏品在不同的光线下可以有不同的青花发色,因此在分析对比青花发色的图片上看到有些差异的青花发色,或是由于颜料所使用的原料配比不同所致,或是不同光线下拍摄所致,不论在什么光线下,如果能够看到蓝中泛红紫兼具灰暗、黑的特征,即可以认定其青花钴料为回青与石子青的混合料,瓷器必为明嘉靖至明万历前期的青花瓷。
故宫博物院学者吕成龙先生指出:万历三十四年(1606)以后,已没有可使用的回青钴料,另外古代对钴料的提炼工艺达不到现代的水平,含有大量的杂质在高温烧造中与瓷土、釉料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后世想要仿制那个时代的瓷器,由于颜料原料的限制,明嘉靖、万历那个期间的瓷器是仿不出来的,还有传世四百多年的包浆也是仿不出来的。
结论:根据青花颜料发色及绘画工艺特征、胎质及器型工艺特征、以及上釉工艺特征釉色表现出来的年代感及款识的对比分析,本藏品与明万历青花瓷器的高度一致,因此可以准确地鉴定本藏品是明万历青花仙人人物故事图大罐。
5、致谢
最后感谢在本文出现中的文章网络作者,由于他们在网络上的奉献,成就了此文。
欢迎广大藏友交流、质疑和提出不同的见解。交流可以促进相互学习与提高,质疑可以为藏品去伪存真,不同的见解可以开辟新的思路。不过反对那种什么依据都没有,上来就一句真的或假的,因为不给出判断的依据及理由,无法知道你说的是对还是错,等于什么都没说,也无法与之交流。
另外,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14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