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会者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难点及实践要点等展开深入研讨。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认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有一个系统的观念,重点聚焦内容教学系统谋划与教师队伍培养一体化,坚持技能、知识和价值三者统一,做到价值层面、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一体化;坚持多维度的一体化,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虚拟教学一体化结合起来,通过一体化互动进一步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质量水平。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沙军表示,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坚持久久为功。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思政课建设理论与实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循序渐进;要发挥关键作用,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用好关键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充分结合上海独特的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要强化关键保障,突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
为什么思政课建设要做到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兼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认为,就德育的终极目标而言,大中小学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因而在精神实质上必须保持一致性、一体化。但同时,基于大中小学学生年龄差别及其不同的知识水平,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优化设计、循序渐进、有机展开。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表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着眼于教师能力的提升,从育人能力建设、源头培养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助力,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只有把知识传授和价值传导这两个方面结合好,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齐卫平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际上包含了三个“一体化”。一是多维度的一体化,即不是平面化,而是立体化;二是多向度的一体化,即不是单调化,不局限于单一地区、学校和学科;三是多形式的一体化,即不是同一化,而是有丰富形式、各种手段。他特别强调要加强长三角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经验交流,丰富形式和手段,多组织大中小学学生共谈一个话题等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长三角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表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怎么融入?首先要进一步梳理六中全会《决议》的内容,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教材。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课程总体框架把握上要做好与之前内容的衔接。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许晓芳提出,一体化建设重点在课堂落实,要以学生状态作为育人的入手点,以课堂文化作为育人的融合点,以知行结合作为育人的操作点,以情感体验作为育人的催化点,还要通过常态化教研活动帮助大中小学教师落实思政课一体化,以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课研究》编辑部、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实训基地共同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王珍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sws100.com/baike/124414.html